1.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一
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各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少分?答案与解析:
方法一:因为每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两班的总成绩相等,所以总成绩既是42的倍数,又是48的倍数,所以为[42,48]=336的倍数。
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高于80分,所以总成绩应高于48×80=3840分。
又因为是按百分制评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不会超过100分,那么总成绩应不高于42×100=4200分。
在3840~4200之间且是336的倍数的数只有4032。所以两个班的总分均为4032分。
那么甲班的平均分为4032÷42=96分,乙班的平均分为4032÷48=84分。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96-84=12分。
方法二:甲班平均分×42=乙班平均分×48,即甲班平均分×7=乙班平均分×8,因为7、8互质,所以甲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8倍,乙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7倍,又因为两个班的平均分均超过80分,不高于100分,所以这个数只能为12。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12×(8-7)=12分。
2.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二
把5、6、7、14、15这五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数的乘积相等。解:∵5=5,7=7,6=2×3,14=2×7,15=3×5,这些数中质因数2、3、5、7各共有2个,所以如把14
(=2×7)放在第一组,那么7和6(=2×3)只能放在第二组,继而15(=3×5)只能放在第一组,则5必须放在第二组。
这样14×15=210=5×6×7。
3.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三
找规律填空(1)47,43,39,35,(),(),()
(2)1,4,16,64,(),()
(3)60,50,(),(),20,()
(4)4,8,10,10,16,12,(),(),()
【答案解析】
(1)等差数列,公差为4,填31,27,23
(2)前一项乘以4得后一项,是等比数列,填256,1024
(3)等差数列,公差为10,填40,30,10
(4)双重数列,填22,14,28
4.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四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解题思路: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5.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五
甲、乙、丙三人用擂台赛形式进行乒乓球训练,每局2人进行比赛,另1人当裁判。每一局的输方去当下一局的裁判,而由原来的裁判向胜者挑战。半天训练结束时,发现甲共打了15局,乙共打了21局,而丙共当裁判5局。那么整个训练中的第3局当裁判的是_______。答案:
本题是一道逻辑推理要求较高的试题。首先应该确定比赛是在甲乙、乙丙、甲丙之间进行的。那么可以根据题目中三人打的总局数求出甲乙、乙丙、甲丙之间的比赛进行的局数。
(1)丙当了5局裁判,则甲乙进行了5局;
(2)甲一共打了15局,则甲丙之间进行了15-5=10局;
(3)乙一共打了21局,则乙丙之间进行了21-5=16局;
所以一共打的比赛是5+10+6=31局。
6.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六
一间屋子里有1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00盏灯排成一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编上号1、2、3、4、5……99、100,每盏灯都有一个开关,开始全都关着,把100个学生排在后面,第1个学生把1的倍数的灯全都拉一下,第2个同学把2的倍数的灯全都拉一下……第100个学生把100的倍数的灯都拉一下,这时有多少盏灯是开着的? 分析与解答:一盏灯被拉的次数是奇数,则灯是开着的,被拉的次数是偶数次,则灯是关着的,在1至100中,只有10个完全平方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其余的约数都是偶数个,所以有10盏灯是开着的,即12、22、32、42、52、62、72、82、92、102
7.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七
有人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自行车吗?”司机答道:“10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这人继续走10分钟,遇到自行车,已知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汽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 )倍
分析与解答:把步行者速度看作1,自行车速度看作3,汽车和自行车同时在A点,人在B点10分钟后,人、汽车相遇在C点,则自行车在10分钟前到达D点,再过10分钟后,人自行车相遇CD的长为(1+3)×10=40,AD的长为3×10=30,AC是汽车10分钟走的路程,AC=AD+CD=40+30=70。
汽车速度为70÷10=7
汽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7倍
8.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八
把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的小方格中,使三个等式都成立。□+□=□
□-□=□
□×□=□□
分析:在0~9这十个数中,因为A+0=A,A-0=A,A×0=0,所以,0不能填在加法和减法算式里,也不能填在乘法中作因数,0只能填在积的个位。因此,第三个等式一定是5×2=10、5×4=20、5×6=30、5×8=40中的一个。如果是5×2=10,剩下的3、4、6、7、8、9经计算不能使上面两个等式成立。同样道理,5×6=30和5×8=40这两个算式也应被排除,正确的填法是3+6=9,8-1=7,5×4=20。
9.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九
养鸡场的母鸡只数是公鸡的6倍,后来公鸡和母鸡各增加60只,结果母鸡只数就是公鸡的4倍。原来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分析:
养鸡场原来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6倍,如果公鸡增加60只,母鸡增加60×6=360只,那么,后来的母鸡只数还是公鸡的6倍。可实际母鸡只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因此,现在母鸡只数只有公鸡的4倍,少了2倍。所以,现在公鸡的只数是300÷2=150只,原来有公鸡150-60=90只,一共养了90×(1+6)=630只鸡。
10.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
(1)4×4×4×…×4[50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2)9×9×9×…×9[51个9]积的个位数是几?
【思路导航】(1)我们先列举前几个4的积,看看个位数在怎样变化,1个4个位就是4;4×4的个位是6;4×4×4的个位是4;4×4×4×4的个位是6……由此可见,积的尾数以“4,6”两个数字在不断重复出现。50÷2=25没有余数,说明50个4相乘,积的个位是6。
(2)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51个9相乘时,积的个位是以“9,1”两个数字不断重复,51÷2=25……1.余数是1.说明51个9本乘积的个位是9。
11.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一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问:(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
(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二人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解:(1)设火车速度为a米/秒,行人速度为b米/秒,则由火车的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从车尾经过甲到车尾经过乙,火车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为甲已经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两人走还需(1485-135)÷2=675(秒)。
12.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二
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答案与解析:
分类讨论:
(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
(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
(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
(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
(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
这样,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59+29+38+28+44=198(个)。
13.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三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14.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四
有8个球编号是(1)——(8),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
第二次:(5)+(6)比(7)+(8)轻;
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分别是几号?
分析:从第一次看,(3)、(4)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看,(5)、(6)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看,(1)、(3)、(5)中有一个轻,(2)、(4)、(8)中也有一个轻。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4)和(5)。
15.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五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解:由题意得甲船速+水速=360÷10=36
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见(36-20)相当于水速的2倍,
所以,水速为每小时(36-20)÷2=8(千米)
又因为,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乙船速为360÷15+8=32(千米)
乙船顺水速为32+8=40(千米)
所以,乙船顺水航行360千米需要
360÷40=9(小时)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时。
16.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六
一只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手套,颜色有黑、红、蓝、黄四种,问少要摸出几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解:可以把四种不同的颜色看成是4个抽屉,把手套看成是元素,要保证有一副同色的,就是1个抽屉里至少有2只手套,根据抽屉原理,少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3只手套。再根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一副手套是同色的,以此类推。
把四种颜色看做4个抽屉,要保证有3副同色的,先考虑保证有1副就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下3只手套。根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1副是同色的。以此类推,要保证有3副同色的,共摸出的手套有:5+2+2=9(只)
答:少要摸出9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
17.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七
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答案与解析:
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
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2:3
时间比的差是1份
实际时间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18.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八
1、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765÷27×540=765×20=15300
2、(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个9000)
=4500000
19.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十九
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设上层书架放书x本,那么下层放书72-x本,依据(上层书的本书-9)-(下层书的本书+9)=4,列方程解答。
解:设上层书架放书x本,那么下层放书72-x本,
(x-9)-(72-x+9)=4,
x-9+x-81=4,
2x-90+90=4+90,
2x÷2=94÷2,
x=47;
72-47=25(本);
答:上层放47本,下层放25本。
20.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篇二十
1、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解析】周期循环问题,以2+3+4=9个一循环,600÷9=66……6,余数为6,所以第600颗是黄颜色。
2、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解析】绕树三圈余30厘米,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所以树的周长为30+40=70厘米,绳子长为3×70+30=2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