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特性理论
(1)领导特性理论旨在揭示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据此来培养、选拔和考核。
(2)传统的领导特性理论和现代领导特性理论
传统的领导特性理论认为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天生的,由遗传决定的。
现代领导特性理论认为的素质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的。
(3)西方领导特性理论和我国的领导特性理论
西方有很多关于领导特性的理论。如美国学者包莫尔提出作为企业家应当具备 “合作精神、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九个条件。
我国的管理学者普遍认为应具有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
2、领导方式理论
(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① 专制式领导
单独做出工作中的决定,并以命令的方式指派给下属;
在工作中,很少与下属接触,靠纪律、奖惩等强制性的方式约束下属。
② 民主式领导
和下属通过讨论和协商共同做出决定;
在工作中,积极与下属接触,对下属采取鼓励与协助的态度。
③ 放任式领导
对下属放任自流,把权力完全赋予下属,让下属自行决定和执行工作。
试验结论:
专制式领导的工作效率较高,但组织气氛压抑,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
放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但人们心情舒畅、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
民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2)利克特(美国学者)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① 专制式集权领导
独自做出决策;
对下属不信任;
极少与下属交往;
以威胁、惩罚下属的管理方式为主。
② 开明式集权领导
独自决策时能听取下属的意见;
与下属之间有主仆般的信任关系;
对下属采用报酬与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③ 协商式民主领导
通过与下属协商做出决策;
对下属有相当的信任;
与下属有适度的沟通,以奖励下属、给予下属报酬的管理方式为主。
④ 参与式民主领导
与下属一起共同做出决策;
对下属充分信任;
与下属有良好的沟通,采用鼓励下属进行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
结论:
参与式民主领导的生产效率,专制式集权领导的生产效率最低。
(3)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①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提出。
② 主要观点:
判别领导行为特征的因素是“工作组织”和 “体贴人员”。
“工作组织”是指设计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职权,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规章制度等行为。
“体贴人员”是指倾听下属的意见,了解下属的要求,满足下属的需要,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对待下属等行为。
这两类因素可以相互组合形成高体贴与高组织、高体贴与低组织、低体贴与高组织、低体贴与低组织四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4)管理方格理论
①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② 主要观点:
该理论将“关心人”和 “关心生产”两类因素的程度分别均分为 9 个等级,组合成 81 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并在管理方格图中列出了 5 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 为贫乏型管理,用最少的努力完成任务和维持人际关系,对人员、对生产都不关心。
(1-9) 为俱乐部型管理,非常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 但不关心生产。
(9-1) 为任务型管理,高度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不关心人。
(9-9) 为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下级齐心协力、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5-5)为中间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一定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