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力资源考试>导航 > 备考辅导

2011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初级经济基础之领导权变理论

2011-11-09 14:19:00 来源:人事考试教育网
2011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学习资料初级经济基础之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的领导方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的领导方式。

  (1)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①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由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

  ② 主要观点:

  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在这两 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还存在着多种过渡型的领导方式,这些领导方式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③ 结论: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错误的,应当根据情况,选择对自己有效的领导方式。

  (2)费德勒模型

  ① 费德勒模型是由美国学者费德勒提出的。

  ② 主要内容:

  影响领导方式的情境因素:

  上下级关系:即是否受到下级爱戴、尊重和信任。

  任务结构:指要完成的任务是否明确,工作的程序化程度如何。

  职位权力:的职位权力是否明确、充分。

  任务导向型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

  关系导向型领导:一个如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仍能给予较好评价,其 LPC 值较高;

  任务导向型领导:一个如果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给予较低评价,其 LPC 值较低。

  ③ 根据不同情景选用有效的领导方式:

  费德勒将三个情境因素组合为八种情况,提出了在不同情况,应当选择的领导方式。

  处于有利的情景 ( 第1、2、3种 ) 和对最不有利的情景 ( 第 8 种 ) 时,应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

  处于中间状态 ( 第4、5、6、7种 ),应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3)途径——目标理论

  ①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在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② 主要内容:

  选择领导方式有两个标准:

  一是能激励下级实现组织目标;

  二是能使下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和完成目标以后得到满足。

  领导方式可分“高工作”和 “高关系”。

  “高工作”是指明确下级的工作目标,指明下级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 ,协助下级排除通往目标道路上的障碍,提高下级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高关系”是指在工作中增加下级需要的满足程度。

  领导方式的选择

  该理论认为,高工作和高关系的组合,不一定是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应当依具体情况而定。

  “高工作”的领导方式: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不明确时,下级希望领导明确工作任务,传授工作方法,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以便更容易地获得工作报酬。

  “高关系”的领导方式:当下级已经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后,下级希望领导关心、同情和赞扬他们的工作。

人力资源考试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