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知识

2025-07-23 17:0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以下这些安全提醒请收好!以下是®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知识》,供大家参考。



1.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知识


  一、防中暑: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易引发中暑。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二、防溺水: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避免前往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同时学会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三、防雷电:夏季雷雨天气频繁,在户外时应远离高大树木和金属物体,及时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在室内要关闭门窗,切断电源。

  四、防台风:沿海地区需密切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台风来临前,备好应急物资,关好门窗,固定好室外物品。台风期间尽量避免外出。

  五、防洪涝:暴雨可能导致洪涝灾害,要远离低洼地带和河道等危险区域。如遇洪水,迅速向高处转移。

  六、防火灾:夏季电器使用频繁,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超负荷运行。同时定期检查燃气设备,防止火灾发生。

  七、防蚊虫叮咬:夏季蚊虫滋生,易传播疾病。可采取清除积水、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等措施来预防蚊虫叮咬。

  八、交通安全:高温天气下,车辆容易出现故障,驾驶员也易疲劳。出行前检查车辆状况,驾驶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遵守交通规则。

  九、食品安全:气温高,食物易变质。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加工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物,预防食物中毒。

  十、防范心理中暑:炎热天气可能使人情绪烦躁,易引发冲突。需保持心态平和,通过适当方式调节情绪,如听音乐、运动等。

2.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知识


  一、中暑预防与急救

  预防中暑采用通风、隔热、设休息室,采用短时轮岗等方法。高温作业者应多饮清凉饮料,生理盐水,备人丹和藿香正气水,配备防热服、隔热面罩、手套、帽子等相应防护用品。

  中暑病人要移至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仰卧,用凉湿毛巾、冰袋冷敷或擦拭;意识清醒的病人可饮绿豆汤、淡盐水、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患者要及时送医院抢救。

  二、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一是注意个人卫生,食用新鲜、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吃生冷或留放时间过长的熟食品。二是多吃瓜类蔬菜,夏天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可以多吃黄瓜、丝瓜、南瓜、苦瓜、西瓜等凉性蔬菜。夏季对人体影响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三是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大葱、蒜苗等,这类蔬菜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病原菌有灭杀和抑制作用。

  三、谨防电力安全事故

  夏季潮湿,绝缘材料受潮会丧失绝缘性能,人易汗,增大触电几率。电气设备要接地和接零保护,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场地必须保持干燥、清洁。维修设备要切断电源,并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有条件的要锁定电源。移动电气设备时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绝缘老化、短路、超负荷、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电器接近易燃物等易造成火灾。电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者应穿屏蔽服。电气设备起火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四、预防禁区伤害发生

  坑池沟、罐釜、地下室、井下管道等禁区可能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或缺氧危害,易发生死亡事故。因此在进入“禁区”前要采取预防措施,通过酸碱液体测试和烛火测试确定安全系数,进入过程中一旦感觉头晕要立即撤出。发生禁区事故时,盲目进入禁区救人会导致群死群伤,应通知专业人员,配戴齐有效防护用品方可进入救人。

  五、注重消防安全隐患

  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必须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易燃易爆、遇湿燃烧爆炸或反应的危险化学品不能露天存放。存放可燃、易燃品的场所附近严禁烟火。产生明火的作业需在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时,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应在产品上注明防火防爆的注意事项。加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知识教育、防止因不正确使用而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3.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知识


  防暑降温

  夏季天气高温,连续超负荷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建议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尽量减少超时加班生产,做到劳逸结合,保障身体健康。

  防疲劳作业

  夏天温度高,劳动强度加大,加上白昼时间长,员工容易出现困倦、过度疲劳的状况,容易发生事故。

  个体防护

  为了保护特种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等。一些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炎热放弃了防护穿戴,一旦危险来临连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使得原本不是伤害很大的事故变得比较严重。

  用电安全

  夏季是用电的高峰期,也是触电事故多发期。要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源;认真做好机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防火防爆

  夏季气温高,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要落实各项防火制度,配齐消防设施,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同时对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强储存和使用管理工作,特别是产生粉尘的车间和煤矿,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防止浓度超标发生爆炸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

  严禁携带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各企业要加强高温安全行车教育,严防疲劳驾车、超速超载。车辆要安全停放,严防自燃事故发生。

  危险化学品安全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安全管理,做好危险化学品装置和管道的防爆、防雷电、防泄漏等工作。针对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跑冒滴漏”的特点,妥善保管有毒物质和遇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不得放置在潮湿、透水和屋面渗漏的库房,避免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台风

  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频繁光顾地区,特别是夏季,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发生安全事故,更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大风过后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恢复生产。

  防雷雨

  夏季雷雨天气增多,企业要提前部署、检查、落实好防汛、防雷的设施材料;加强员工对雷雨天注意事项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防雷击安全防范意识。

  压力容器安全

  不少企业都涉及气焊、气割作业,由于夏天气温高,高压气体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上升,体积膨胀,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爆炸还会带来二次事故(比如火灾),使损失变大。

  防泄漏中毒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来临,有毒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接触有毒气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为此,要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有毒气体中毒防护工作。

  密闭空间作业

  夏天气温高,下水管道、检查井、化粪池、泵房集水池、污水处理构筑物等积存污水、污物的设施由于微生物作用、地势低且相对封闭,容易产生沼气。沼气浓度高时,不仅会引起人员中毒,而且有可能产生爆炸。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