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15篇)

2025-03-05 12:1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忧考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1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一

  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2厘米,则体积增加4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则体积增加9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则体积增加96立方里,求原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我们知道:体积=长×宽×高;由长增加2厘米,体积增加40立方厘米,可知宽×高=40÷2=20(平方厘米);由宽增加3厘米,体积增加90立方厘米,可知长×高=90÷3=30(平方厘米);由高增加4厘米,体积增加96立方厘米,可知长×宽=96÷4=24(平方厘米)。而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0+30+24)×2=148(平方厘米)。即

  40÷2=20(平方厘米)

  90÷3=30(平方厘米)

  96÷4=24(平方厘米)

  (30+20+24)×2

  =74×2

  =148(平方厘米)

2.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二

  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的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如果用12人舀水,3小时舀完。如果只有5个人舀水,要10小时才能舀完。现在要想2小时舀完,需要多少人?

  已漏进的水,加上3小时漏进的水,每小时需要(12×3)人舀完,也就是36人用1小时才能舀完。已漏进的水,加上10小时漏进的水,每小时需要(5×10)人舀完,也就是50人用1小时才能舀完。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1小时内漏进的水及船中已漏进的水。

  1小时漏进的水,2个人用1小时能舀完:

  (5×10—12×3)÷(10—3)=2

  已漏进的水:(12—2)×3=30

  已漏进的水加上2小时漏进的水,需34人1小时完成:

  30+2×2=34

  用2小时来舀完这些水需要17人:34÷2=17(人)

3.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三

  李叔叔下午要到工厂上3点的班,他估计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就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停在了12点10分。他赶快给钟上足发条,匆忙中忘了对表就上班去了,到工厂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回到家一看,钟才9点钟。如果李叔叔上、下班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长时间?

  解答:这道题看起来很乱,但我们透过钟面显示的时刻,计算出实际经过的时间,问题就清楚了。钟从12点10分到9点共经过8时50分,这期间李叔叔上了8时的班,再减去早到的10分钟,李叔叔上、下班路上共用8时50分-8时-10分=40(分)。李叔叔到工厂时是2点50分,上班路上用了20分钟,所以出发时间是2点30分。因为出发时钟停在12点10分,所以钟停了2时20分。

4.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四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

  这时,甲有:(5760+120×2)÷2=3000(元)

  甲原来有:3000÷(1-40%)=5000(元),

  乙存款:9600-5000=4600(元)

5.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五

  (1)一个两位数加上3能被5整除,减去3能被6整除。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两位数是()。

  答案:27、57、87。

  (2)求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它除以3余1,除以4余2,除以5余3,除以6余4。这个数是()。

  答案:58。

  (3)如果某数除492、2241、3195都余15,那么这个数最小是(),是()。

  答案:53、159。

6.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六

  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7.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七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8.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八

  排好队,来报数,正着报数我报七,倒着报数我报九,一共多少小朋友?

  答案与解析:

  站成一排,如果规定“正着报”是从左手边

  报起,那么倒着报是从右边报起。正着报数“我”报7,则“我”的左手边有6个人;倒着报数“我”报9,则“我”的右手边有8个人,算上我,共有6+8+1=15(人)

9.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九

  商店有水彩笔和铅笔一共163支,如果水彩笔拿走19支后,水彩笔的支数就正好是铅笔的5倍.原有水彩笔和铅笔各多少支?

  解答:原有水彩笔139支,铅笔24支。

  分析:水彩笔拿走19支后,正好是铅笔数量的5倍.此时水彩笔和铅笔的总数也应减少19支,列式成163-19=144(支),且正好是铅笔支数的1+5=6倍。

  铅笔有:144÷6=24(支),水彩笔有:24×5+19=139(支)。

10.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67.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11.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一

  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答案与解析:11月份有30天。由题意可知,总厂人数每天在减少,最后为240人,且每天人数构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相当于8070÷15=538也就是说第一天有工人538-240=298人,每天派出(298-240)÷(30-1)=2人,所以全月共派出2*30=60人。

12.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二

  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答案与解析: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250-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13.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三

  标有A、B、C、D、E、F、G记号的七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安装着一个开关,现在A、C、D、G四盏灯亮着,其余三盏灯是灭的。小方先拉一下A的开关,然后拉B、C……直到G的开关各一次,接下去再按A到G的顺序拉动开关,并依此循环下去。他拉动了1990次后,亮着的灯是哪几盏?

  答案:B、C、D、G

  解析:小方循环地从A到G拉动开关,一共拉了1990次。由于每一个循环拉动了7次开关,1990÷7=284……2,故一共循环284次。然后又拉了A和B的开关一次。每次循环中A到G的开关各被拉动一次,因此A和B的开关被拉动248+1=285次,C到G的开关被拉动284次。A和B的状态会改变,而C到G的状态不变,开始时亮着的灯为A、C、D、G,故最后A变灭而B变亮,C到G的状态不变,亮着的灯为B、C、D、G。

14.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四

  在甲、乙、丙三个酒精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分别占48%、62.5%和2/3。已知三个酒精溶液中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酒精溶液量等于乙、丙两个酒精溶液的总量。三个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中纯酒精的量是几千克?

  解:设丙缸酒精溶液的重量为x千克,则乙缸为(50-x)千克。

  50×48%+(50-x)×62.5%+x×(2/3)=100×56%,

  解得:x=18,

  所以丙缸中纯酒精含量是18×(2/3)=12(千克)

  答:丙缸中纯酒精的量是12千克。

15.小学六年级简单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五

  一只青蛙在深为5米的井里面,它想跳上井来,已知青蛙每次可以跳上来2米,但由于井壁很滑,他每次跳完后要滑下去1米,问青蛙要跳几次才能跳出这口井?

  分析:青蛙每跳一次跳上来2米,又滑下去1米,相当于实际跳上去了1米。但是要注意最后一次例外,它跳上去2米,已经到了井口,不会再滑下去了。

  (1)除了最后一次可以跳2米,则青蛙还需跳

  5-2=3(米)

  (2)青蛙每次可以实际跳1米,则3米需要跳

  3÷(2-1)=3(次)

  (3)加上最后一次,则青蛙跳上井要

  3+1=4(次)

  答:青蛙要跳4次才能跳上这口井。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