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古今绝妙对联汇编(20篇)

2024-12-17 15:0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穿越古今,熠熠生辉。©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篇古今绝妙对联。这些对联或出自名家之手,笔力千钧,尽显文学造诣;或源于民间智慧,质朴自然,饱含生活情趣。从宫廷雅殿到乡野柴扉,从节庆佳时到日常雅趣,每一副对联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才情与巧思。它们宛如一扇扇通往历史与文化深处的窗扉,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的精神世界,领略文字对仗的奇妙神韵。让我们翻开这精美的篇章,一同沉浸于这场古今对联的盛宴,感受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1.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2.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二

  相传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3900多人。

  其中有一老者141岁,他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乾隆出了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乾隆听罢,连声称妙。此联妙在它是一道数学题。60岁(花甲)×2(重逢)+(增加)3x7(三七岁月)=141岁;70岁(古稀)×2(双庆)+l岁(一度春秋)=141岁。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构思奇妙的绝妙之联。

3.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三

  在康熙八十大寿的时候,有一个善于奉承拍马的大臣,进献了一副祝寿对联:

  天数五,地数五,五十五年,

  五世同堂,共仰一人有庆;

  春八十,秋八十,八旬八月,

  八方万国,咸呼万寿无疆。

  很显然,这副对联所用的是溜须拍马之词。但上联巧妙嵌入五个“五”,下联连用五个“八”,照应乾隆在位五十五年、五世同堂,八月生日、八旬大寿(“旬”指十年,“八旬”即80岁)的对联技巧运用,使该联平添了一番数字趣味、文化内涵。

4.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四

  戏答联

  下联对上联进行巧妙回应。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图内口皆从外口管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人能弹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5.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五

  歧义联

  一副对联有两种意思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明月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6.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六

  无情对

  上联和下联内容不相关,只有每个字之间互相对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洞

  一茶四碟二粉五十文

7.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七

  同韵联

  利用一词多词性或同音字出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酒不留零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书翰林书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8.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八

  难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9.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九

  谜语联

  上下联分别为一个谜面

  1.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词里有,诗里有,论语里也有;对东南西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上联谜底是:猜;下联谜底是:谜。合在一起是:猜谜。

  2.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挥六国一身荣。

  古代苏姓谜联。上句言宋代诗人苏洵、苏辙、苏轼一门三词人,在唐宋八大文学家中占其三。下句言战国苏秦先连横,后合纵,为六国君王所重用。二人均姓苏。

  3.

  灵隐寺失火;

  帅老爷丢巾。

  谜底:归

  4.

  烛尽油干,匡衡凿壁;

  秋高香残,黛玉葬花;

  古代口语谜联。寓“借光”“多谢”两句文明礼貌语。

10.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

  同字异音联

  用多音字组成对联

  1.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上联:趁眼睛好(hǎo)时,不要不好(hào)读书;下联:年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好(hào)读书,书也不好读(hǎo)了。

  2.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cháo】【zhāo】【zhāo】【cháo】【zhāo】【cháo】【zhāo】落

  浮云【zhǎng】【cháng】【cháng】【zhǎng】【cháng】【zhǎng】【cháng】消

11.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一

  回文联

  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1.

  静而修,修而静,静静修修,修修静静;

  空者悟,悟者空,空空悟悟,悟悟空空。

  清代安庆寺僧了凡对本悟。静修有道,空悟无为!

  2.

  吹吹打打,打打吹吹,虽隔墙邻居,一圈花轿十里远;

  笑笑啼啼,啼啼笑笑,本青梅竹马,片时装相众宾哗。

  3.

  中华传妙墨;

  墨妙传华中。

  4.

  异草奇花,花奇草异;

  青山绿水,水绿山青。

12.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二

  复字联

  指含有重复字词的联语。

  1.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2.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前人为面前人。

  3.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4.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5.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清代汪继之题安徽祁门关帝庙联。

13.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三

  同偏旁部首联

  对联每句内多字偏旁部首相同。

  1.

  闺阁闷,闻闾闹,開门闲问;

  官宦家,窈窕客,宜室安宁。

  2.

  万木争荣,李白桃红杨柳绿;

  京禾吐秀,黍橙秫紫稻稷黄。

  3.

  孔孟孜孜教学子;

  佛僧念念作仙人。

  4.

  客寓富室,寥守寒窗空寂寞;

  渔游滨海,漫沽浊酒渡沉沦。

  5.

  湖泊澄清波漾漾;

  江河混浊浪滔滔。

  

14.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四

  顶针联

  对联前一个分钟的句尾字和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相同。

  1.

  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

  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斑。

  2.

  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

  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

  3.

  闻名店,店闻名,名扬四海;

  迎客楼,楼迎客,客满一堂。

  4.

  先是老亲,后是新亲,亲上加亲,亲亲嫡嫡;

  乾为男子,坤为女子,子又生子,子子孙孙。

  5.

  东山月,西厢月,月下花前,曲曲笙歌情切切;

  南岭天,北港天,天涯海角,樽樽桂酒意绵绵。

  6.

  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7.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8.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15.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五

  缺字联

  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含其间。利用空白寓意双关。

  1.

  断送一生惟有;

  破除万事无过。

  两联分别出自韩愈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和“破除万事无过酒”。两联都缺酒,意为“戒酒”。

  2.

  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上联缺“酒”,下联缺“水”。两名寒士对饮,无酒,以水喻情意。

  3.

  甲乙丙;

  丑寅卯;

  相传,明代翰林解缙出生前;其父撰此联,意为家里缺“丁”少“子”。真乃求子心切,感天动地,后生解缙,育子成名。

  4.

  吹彻玉笙寒,休去倚栏,絮絮说东风昨夜;

  生愁金漏转,偶来听雨,匆匆又深巷明朝。

  此联为赠“小楼”联。上联用南唐中主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下联用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可说是隐字嵌名联。

16.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六

  谐音联

  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1.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2.

  挖莲郎,盘根摸梗寻佳藕

  采桑女,摘叶留心等后生

  古代采桑女对采莲郎。谐寓郎“寻佳偶”,女“等后生”,心心相印,珠联璧合!

  3.

  削发又犯法;

  出家却戴枷。

  4.

  童子执桐木,撞铜钟,同声相应;

  妃嫔着绯衣,叩扉户,非礼勿言。

  5.

  洛阳桥,桥下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鹦鹉洲,洲上舟,水冲舟流洲未流。

  6.

  船装油漆桶,油七桶,漆八桶;

  手提葱韭把,葱九把,韭十把。

  清代湖南卖菜人对船夫。

  7.

  老鸦踏断老椏枝,鸦飞枝落;

  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

  明钦天监柱联。“酉逢”谐“有风”,“戊遇”谐“无雨”。

17.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七

  嵌字联

  对联里镶嵌着要表达的人名地名或事物。

  1.

  汉陈平,晋谢安,四方镇定;

  辛弃疾,霍去病,六脉调和。

  3.

  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

  3.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北宋诗人苏东坡挽侍女朝云联。嵌“朝云”“暮雨”二侍女名。

  4.

  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祖孙三代,三代三生,衣钵真传,箕裘永绍;

  言菊朋,言小朋,言慧珠,艺成一家,一家一业,声名远播,艺术高超。

  此为清末京剧界谭、言两家六大名人联。

  5

  齐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两石画坛齐突兀;

  许地山,欧阳山,前山后山,双山文苑互峥嵘。

  清末画坛文苑四大名人联。

  6.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巧嵌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苏东坡。

  7.

  郭子仪平乱,安顺;

  杨家将守关,辽宁。

  郭为唐代名将,平息了安史之乱。“安顺”既指叛贼安禄山降顺,又为地名;“辽宁”既指有杨家将镇守边关,辽邦宁静,又为省名。

  8.

  黄道婆衣被天下,原为织女;

  朱元璋牧放林中,本是牛郎。

  黄道婆为我国元代女纺织家;明太祖朱元璋幼为牧童。此联以巧嵌人名,又嵌牛郎织女,巧妙自然。

18.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八

  数字联

  对联中出现多个数字。

  1.

  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

  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2.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桥,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3.

  宝塔尖尖,七层四方八面;

  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

  4.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源上,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坡前,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5.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6.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二粉四碟五千文。

  7.

  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占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至,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

19.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十九

  合字联

  按偏旁部首组合成字。

  1.

  一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2.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

  上有心,下有心,上下同心,何必忐忑不安;

  左是人,左是人,左右皆人,定能佐佑逢源。

  4.

  羽户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

  圭革不正,江南女子趿歪鞋。

  5.

  少小欺大乃为尖;

  恶犬称王即是狂。

  6.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7.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羅汉;

  木门闲客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8.

  妙人兒倪家之少女;

  大言者諸位中一人。

20.古今绝妙对联汇编 篇二十

  拆字联

  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1.

  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有米;

  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添丁。

  “潘”字中有水、田、米;“何”字中有人、口、丁。

  2.

  伊一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宰相;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大夫。

  3.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诗”拆言、寺;“位”拆人、立。

  4.

  门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半夜生孩儿,我不知子时儿、亥时儿。

  “珠”拆为王、朱;“孩”拆为子、亥。

  5.

  道去走之旁,空悬其首;

  生少下一横,人变为牛。

  6.

  谢先生要钱,抽身便讨;

  吴学士饮酒,下口就吞。

  “谢”抽“身”为“讨”;“吴”下“口”即“吞”。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