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一
宋徽宗赵佶,酷爱绘画,工花鸟。在位时广为搜集历代名人书画墨宝,并亲自掌管宣和画院,经常考察宫廷画师的画技。有一天,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画比赛。由于花之“香”气难用形象表现于画面,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独有一青年画师奇思巧构,欣然命笔。
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花‘香’,有形地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众画师一听,莫不叹服,皆自愧不如。结果,这幅笔精墨妙、构思奇巧的丹青妙作被选进内宫精裱镶挂。
你知道那年轻画师画的是什么?
谜底:画的是蜜蜂围着马蹄飞。
2.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二
宋代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吕蒙正,他在太平兴国年间考中头名状元,官做到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咸平年间授任太子太师,封蔡国公。可是他在考中状元之前,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少年,在过年的时候,眼看人家都张灯结彩,杀鸡宰羊,华堂盛筵,而自己却在饥寒交迫中苦读。悲愤之余,提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副对联贴出之后,很多人看了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甚至遭到工部侍郎的儿子倪兴官的嘲笑。这件事传到赵员外的耳朵里,又被赵家小姐黛菊知道了,黛菊姑娘说:“这位秀才太可怜了,十位数只写了八个,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又只有南北没有东西,这是在说他家“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啊!”她劝父亲对这个少年进行救济,后来发现吕蒙正很有才学和志气,就十分爱慕他。
3.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三
明朝的江南才子文征明和祝枝山,不但是丹青妙手,而且是谜坛名家。一年元宵节,祝枝山和文征明一同到苏州玄妙观赏灯猜谜。
二人走到文虎厅,只见一张桌子上放着只鸟笼,笼中有一只啁啁啾啾鸣叫的花鸟,笼子旁边放着一百文铜钱,注明“射衙门术语一句”。
才思敏捷的文征明,手疾眼快,将铜钱揣入怀中,然后开笼让鸟飞去。站在一旁的制谜者含笑点头,连声称赞:“高手,高手!”
祝枝山因眼睛近视,未及细看,见文征明抢先得彩,也跃跃欲试。制谜者见状,拱手笑曰:“祝才子莫急,那边还有一只鸟笼,也悬赏钱,请君一试。”
祝枝山一听,快步上前,和文征明一样,也将钱收入袖中,将笼门打开,伸手捉住小鸟,做出欲放之势。
制谜者连忙摇手:“一谜二底,岂能重复。”
祝枝山哈哈大笑,伸开五指,鸟已被他掐死了。制谜者点头微笑,称赞不绝。
文征明、祝枝山所猜的谜底各是什么
谜底:“得钱买放”、“谋财害命”。
4.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四
时迁刚上梁山时,以为自己技艺超群,常妄自尊大。一天,梁山好汉宴会,军师吴用决定想法子让时迁出出丑,教训教训他,便站起说:“时迁兄弟,今天大家都很高兴,咱俩来给兄弟们助助兴,行吗?”
时迁早就对吴用很不服气,认为他只凭一张嘴,一支笔坐上了这么高的交椅,也想灭灭他的威风,便满口答应。
吴用说:“今天咱俩不比什么技艺,只比坐。只要你能坐在等会我坐过的地方,就算你赢。”
时迁听了想:吴用既不会上梁,也不会钻地。而自己还有一身超群的轻功,于是满口答应。吴用便叫时迁好好看着,自己选了个地方坐了上去。时迁一看傻了眼,自己果真不能坐上去,只好认输。
您能猜出,吴用坐在哪里吗?
谜底:吴用坐在了时迁的大腿上。
5.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五
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天圣五年他任职西溪盐官。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贤官,见当地洪水祸害百姓,灾民常叫苦连天,惨不忍睹,十分不安。身为小小盐官的范仲淹,位卑而忧民,斗胆向泰州知府张纶呈书建议修筑河堤。张纶也是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立即同意了范仲淹的建议。
一天,张纶面对潮水奔涌的江面,不知何时动工为好。他听说对岸有位古稀渔翁,满肚水文气象,外号“浪里飞”。张纶于是派人前去请教那老者。
被派去的差官,带回了渔翁的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个斗大的“醋”字,张纶好生奇怪,召来府中幕僚解释其中含义,但无一能解。
正在此际,范仲淹来了,见知府愁眉摇头,上前问道:“大人何事烦恼?”
张纶叹了一声,递上怪翁捎来的纸条:“老弟你看,真急煞人也。”
范仲淹见是个“醋”字,细细琢磨推敲,恍然大悟,立即说出了下基足的日期,直至足成未遇涨潮。
你知道渔翁说的是何时下基足吗
谜底:“醋”暗示“廿一日酉”时下基足。
6.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六
据说战国时期,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初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文才。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这时相国就给他出了个字谜: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
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
伍子胥当即答了出来。接着他又回敬相国一个字谜:
出东海,入西山,
写时方,画时圆。
其实谜底都是一个,却难住了相国。猜一猜是什么字?
谜底:“日”字。
7.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七
明朝朱元璋时期,江西吉水县出了个才子,此人叫解缙。他才思敏捷,出口不凡,且生性风趣,常令人啼笑皆非。有一天,他正在家绘画,忽有人来报喜,说他考中了进士。
年轻的解缙一听,喜上心头,马上向他的亲朋好友传达喜讯。但天公不作美,没想到半路上下起了雨,脚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把长袍撕开了一个口子。但他自己并未发觉,右脚一跷一跷地走进一瓷器店躲雨。正好店里有几个人也在躲雨,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得哄堂大笑。店老板本来就认识解缙,忙请他坐下,还给他泡了杯茶。解缙兴冲冲把考中之事告诉了店主。
店主心想:机会难得。忙拿纸笔,请他题诗一首,留作纪念。解缙客气了几句,便大笔一挥,写了四句这样的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大伙儿看到最后一句,知道是挖苦大家的,不由得怒火中烧。店主连忙打圆场说:“大家不是笑你摔跤,而是笑你的长袍后面裂了一个口。”解晋回头一看,果然如此,感到怪不好意思的。店主说“没关系。”便叫站在旁边的大女儿快拿针线来缝。
这位姑娘叫赵秀娟,知书识礼,才智过人。秀娟拿来针线对解缙笑笑说:“恭喜相公,金榜题名!你的即兴诗真好,特别是‘笑煞一群牛’一句,也把我笑在内了。现在你要我缝袍,我也有一诗要念,并且是个字谜,你若猜中,我就遵命。”
解缙见姑娘说的有理,忙说:“请念吧!”那姑娘说:“天雨路成沟,跌跷一只狗。此谜若得解,任你骂我牛。”
解缙毕竟是江西才子,略一思索,便把这个字猜中了。
您知道解缙猜中的是个什么字?
谜底:“尤”。
8.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八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23岁时喜得一子,取名王天。王天资巧慧,幼有俊才,加之常随父亲与文人、名流交往,学问大进,出口成诗,王安石心里十分高兴。
一天,王安石正与诗友饮酒作赋,忽报有位远亲送来幼獐、幼鹿各一只。大家走近铁笼一看,两只活蹦乱窜之物容貌体形竟一模一样,难于分辨。
一位诗人笑曰:“相公,素闻令郎才情超卓,能否请出辨认一下。”
王安石还没答应王天就早已闻声赶来后花园。王安石只好令儿“应试”。
王凝视片刻,巧言以答。那诗人听了,叹曰:“令郎有奇才!令郎有奇才!”
你能猜出王安石之子是怎么回答的吗
谜底:回答“獐旁为鹿,鹿旁为獐”。
9.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九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得力的大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要峻工,就前去观看。谁知刚跨进宫殿,只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
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碰上朱元璋一人来游殿。他看到这豪华的新殿,好不得意,禁不住“哈哈哈”狂笑起来。
就在这当口,突然梁上传来一阵咳嗽声。朱元璋抬头一看,见殿梁上有一老工匠在干活,顿时显得十分尴尬。心想:堂堂皇上,如此轻狂,传扬出去,岂不有失尊严。但又不便马上发作,便一脸怒气地离开了新殿。这下可吓坏了梁上的工匠,心想,皇上的轻狂,怎能让平民知道?
看来凶多吉少,命儿难保了!顿时急得差点从梁上掉下来。他早就听说刘伯温对人宽厚,因此看到刘伯温进殿,便跪倒在地,叩头求救。
刘伯温听后,捋着胡子稍加思索,便凑近工匠耳边轻声嘱咐了一番。
过了几天刘伯温装着不知朱元璋已去过新殿,启奏道:“臣闻皇上的新殿已快落成,何不前去审视一番。”朱元璋因恐泄露了“天机”,不好说自己已经看过,便君臣一同来到了新殿。
两个人在殿内转了一圈,正待离去。忽听梁上传下一阵咳嗽声,朱元璋抬头一看,又是那名工匠,顿时脸沉了下来。这时刘伯温大声喝道:“大胆刁民,为何见了皇上还不回避?”这时工匠按刘伯温所教的办法做了个动作,朱元璋见了就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您能猜刘伯温教给工匠是什么办法吗?
谜底:“装哑”。
10.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但诗文豪放畅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非常幽默,爱开玩笑,常出些有趣的难题考别人。有一年,苏东坡从湖北黄冈应召回京城,任翰林院学士。
当时,有位江西才子黄庭坚,喜欢写诗,想登门拜苏东坡为师,但又担心他不肯接见,于是先写了一封信,试探苏学士的反应。
不久,黄才子便接到了苏东坡的回信,但纸笺上只写了个“笕”字。聪明的黄庭坚一看,笑逐颜开,第二天,便带着自己的诗稿去苏学士的官邸求教苏东坡。
结果,黄庭坚成了苏东坡的得意门生,与秦观、晁补之、张耒三位书生共称“苏门四学士”。你能猜出“笕”字何意
谜底:把“笕”拆开就是“个个见”。
11.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一
相传唐伯虎为救南昌才女崔素玉来到宁王府。宁王手下的一帮人靠着宁王的*威权势,成天无恶不做,鱼肉百姓,唐伯虎对此很痛恨。一天,有个名叫李自然的人带了他的把兄弟李日芳到阳春书院来找唐伯虎。这两个家伙先扯了半天闲话,然后才从袖筒里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闻大名,今日有劳大笔,画张扇面吧。”唐伯虎本想骂走这这两个混帐东西,可一想自己身在宁王府,不便得罪他们,只得强忍着和他们敷衍一番。
只见唐伯虎调好丹青,落笔画了家庭中的一枝丹桂。这时,李自然冒充斯文赶紧奉承:“唐先生真神笔也,我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一旁李日芳也说:“真的好香哪!”唐伯虎一看两人丑态,灵机一动,心想,待我借画来骂骂这帮无耻之徒。于是提笔在桂花旁又画上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画毕,拂袖而去。
请你想一想,唐伯虎这幅扇面画上隐藏着一句什么话?
谜底:横行乡(香)里。
12.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二
苏轼在杭州时,江西才子黄庭坚专程来到杭州拜望自己的老师。苏轼见到了门生,十分高兴,便邀上秦少游,三人一同去游西湖。游船上摆了许多酒菜,还找来梨园弟子和琴师、鼓手演唱助兴。三人边听边喝,欣赏着西湖美景,十分惬意。这时,高邮才子秦少游来了谜兴,口占一谜:“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轮转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猜谜行家苏轼马上就猜到了,但佯装不知,笑问黄庭坚。黄庭坚知苏轼之意,便随口说了一谜:“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拉纤走,归时摇橹还。”苏轼听后诙谐地说:“你们二位有房有船,过得不错,和你们相比,我可寒酸了。”说罢,也口占一谜:“我有一张琴,一根琴弦腹中藏;为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三人会声大笑,举杯同饮。原来三人所作的谜面是同一个谜底:木匠用的“墨斗”。
13.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三
唐朝时期,湖北有位诗人孟浩然,和王维是好友,两人都擅长以五言诗吟咏自然景物,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世称王孟诗派。但就是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在科举应考中屡遭失败,年过四十,还是一介布衣。一天,王维邀孟浩然到翰苑读诗论文,恰遇玄宗皇帝驾到,孟浩然一时不及回避,便在床侧躲避。王维见了玄宗,不敢隐瞒,便将浩然来访事相告,玄宗微微笑曰:“朕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了,愿赐一见。”
玄宗当即召见了孟浩然,并要他当面吟诗,孟浩然于是以悠扬缓慢的声调吟咏了自己的一首近作《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冷笑不语,未置可否。
时值盛夏,玄宗略一沉吟,嘲笑道:“孟才子在诗中自伤不遇,朕倒想当面试才。”说罢,笑吟诗谜两句:“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
孟浩然沉思片刻,以诗作答:
“一户没有墙,好汉内中藏。
人说像关公,吾云是霸王。”
玄宗点头称是,一笑而去。
你知道二人所咏何物吗?
谜底:“扇”。
14.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四
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过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的是一人牵狗,逍遥自在。唐伯虎对顾客说:“这是一则字谜。要买,须付30两银子;如果猜中了,则以画相赠,分文不收。”过了半天,仍无一人猜中。
这时有一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只蹲下身子,作个匍匐状,取下画便走。
唐伯虎望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说:“他确是猜中了!”
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谜底:“伏”。明朝嘉庆年间*臣严嵩造了一座用巨鱼骨头当梁的新客厅,新屋落成那天,特设筵庆贺。许多阿谀奉承之辈都早早来到,独有他的亲家罗洪先却迟迟未来,引起了严嵩的不满。
罗洪先是嘉靖状元,他为官清廉刚正,深受大家尊敬,严嵩为了网罗党羽,想拉拢他,竟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但罗洪先并不买这个账。今天他又迟到,严嵩认为亲家怠慢了自己。
宴会前,严嵩特邀众宾客参观新客厅,并得意地问大家客厅造得如何。众人赞口不绝。唯独罗洪先不知道客厅的正梁是用巨鱼做的,因此淡淡地说:“美中不足的是材料小了些。”严嵩听了,心里更加生气。
当晚,严嵩留罗洪先在书房歇息,然后连夜赶写奏章,罗织罪状,准备明天早朝参本陷害他。但这事却被他的女儿知道了。他的女儿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早就不满,今夜又见父亲要加害自己的公公,更是气恼,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叫侍婢到书房给公公送茶,在茶杯中偷偷放进两颗红枣和一撮茴香,并嘱咐丫环说:“望公公体会这茶的意思。”
儿媳妇献茶,这原是礼节,但为什么要体会这茶的意思呢?
罗洪先觉得奇怪。等他掀开茶杯盖一看,见到两颗红枣一撮茴香,更觉得惊奇,他沉思了一会,才恍然大悟:儿媳妇是在救我!一定是*相严嵩要害我。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骑着马,急向故乡奔去。天亮以后,严嵩听说罗洪先已逃走,也只好作罢。
请猜一猜,罗洪先儿媳妇送的茶是什么意思?
谜底:早早回乡。
15.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五
有一次,佛印来访苏东坡,他从窗子里看见苏东坡正把一盘鲜鱼端到桌上要吃,他便故意咳嗽一声,苏东坡一听是佛印的咳声,便急忙把鱼藏在了身后的书架顶上。佛印偷看他把鱼藏好,才走了进来说:“我今天有个字来向先生请教。”东坡问:“但不知何字?”佛印说:“就是尊姓'蘇’字,究竟应该有几种写法?”苏东坡知道佛印是开玩笑来了,便装着一本正经地说:“以楷书来说,只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草字头下鱼在左边,禾在右边,一种是草头下鱼在右边,禾在左边,这两种写法都可。”佛印说:“要是把鱼放在上头行不行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笑了起来说:“既然放在上头不行,何不取下来咱们吃掉?”东坡这才明白中了佛印的圈套了,便笑着把鱼拿下来,与佛印开怀畅饮起来。16.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六
新春游艺会上,许多人围着看一幅画。画面是:一轮红日正挂西山之巅,座座青山,峰峰相连,沐浴在落日的余辉之中,显得很有气魄。在画的旁边写着:“此画打诗一句,猜中者,将些画相赠。”
围观的人一边啧啧称赞,一边默默寻思。
这时,有个上了点年纪的男同志说:“我猜此画所射之诗,是李商隐的《乐游园》中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突然有个小青年挤到前面说:“并不十分贴:一则,人家让你打一句诗,而你说了两句;二则,并非画中之意,刚才说的两句诗调子未免有些低沉。
”那个上点年纪的人说:“看来你已胸有成竹了?”
小青年兴致勃勃地高声朗诵了一句……
主谜人笑着说:“猜中了!”便把这幅画赠给了这个小青年。
这句诗是什么?请你想一想。
谜底:满目青山夕照明
17.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七
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到妹妹苏小妹家去作客。饭后,妹夫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苏轼看见书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
苏小妹听了,也进书房,问道:“什么东西如此之妙?”俯身看罢,也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妙极!”
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你能猜出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吗?
谜底:“鲜”字
18.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八
古代有一个皇帝十分庞爱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姓李,常常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为所欲为。凡朝中要想升官的官员,都会走她的门路,这在宫里也已经不是陌生事了。有一天,宫里设宴,观看伶人演出。剧中有两人对白,甲问:“我们国家有何喜事?”乙答:“你未听说有凤凰出来飞翔吧?”甲又问:“听说过,但不知详情?”乙说:“凤凰飞翔有四种情况,它的预兆也不相同。向上飞是预兆风调雨顺,向下飞是预兆天下太平,向外飞是预兆四方来朝,向里飞是预兆加官进禄。”皇帝听后,知道这话里有话,是在挖苦他,但由于这表面上只是伶人的表演台词,也就不好发怒。
你能说出伶人乙话里的另一层含义吗?
谜底:“向里飞”,实际上是指官僚们“向李妃”。
19.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十九
唐伯虎的画很有名,人们愿意出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画。于是,他就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画廊。这一天,画廊里又挂出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了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可是谁要是猜错了,罚10两银子!”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并把画取下来,送给了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谜底:“伏”字。
20.谜语故事简短有答案 篇二十
从前,有个人从小就好吃懒做,长大以后仍然恶习不改,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逛。后来,他把父亲的遗产都糟蹋得干干净净,连吃饭都没辙了。就这样,他还宁可饿着肚皮,也懒得去干活。有一天,他听人家说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这种树,用手一摇,那钱就哗哗往下掉。懒汉心想:我一定要找到摇钱树,找到它,这辈子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于是,他见人就打听:“摇钱树在哪儿?你们这儿长摇钱树吗?”人们被问得莫名其妙,都以为碰到神经病人了,谁也不搭理他。
就这样他问了九十九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但他还是不死心。
到了第一百天头上,他见到了一位精神饱满的老农夫在田里干活,就拱手问道:“老大爷,您知道哪儿有摇钱树吗?”老人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笑着对他说:“你要找的这摇钱树啊,到处都有。”懒汉一听,急忙说:“老大爷,您赶紧带我去找一棵。”老人家一摆手,说:“你先别着急,让我把摇钱树的样子告诉你,你自己就可以找到它了。你听着: “摇钱树,两枝杈,两枝杈,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柴米油盐全靠它。” 懒汉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向老人道谢。
从此以后,他按照老人的指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你们说,老人说的摇钱树是什么呢?懒汉后来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了?
谜底:老人说的“摇钱树”就是“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