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是浸在星子与诗里的东方浪漫,也是藏着古人生活智慧的民俗密码。它的源头,藏在遥远的星象崇拜里。《诗经・小雅》便记下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那时的织女与牵牛,还只是银河两岸的星宿。直到汉代,神话逐渐丰满 —— 相传天帝之女织女擅织云锦,与人间放牛郎相爱,却被银河阻隔,唯有每年七月初七,万千喜鹊搭桥,二人方能相会。这鹊桥相见的传说,让七夕有了最早的情感注脚。而更贴近平民生活的,是它 “乞巧节”“女儿节” 的底色。古代女子会在这夜摆上瓜果、针线,向织女 “乞巧”:穿针引线比快慢,看喜蛛在盒中结网疏密,或把绣针轻放水面,观针影形状卜巧拙。若得巧兆,便是织女 “授艺”,寓意此后女红更精。北方有 “丢巧针”,南方有 “储七夕水”(传说此日之水久存不腐,用来染布更鲜亮),种种习俗里,藏着女子对技艺与生活的郑重期盼。文人笔下的七夕,更添几分缠绵。杜牧写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七夕夜色的清幽;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则将鹊桥相逢的短暂,升华为对永恒情感的哲思。如今,七夕被赋予 “中国情人节” 的新意,玫瑰与情话渐成主角,但那些穿针乞巧的旧影、星河遥望的诗意,仍在提醒我们:这一天,不仅是爱侣的相会,更是古人对星辰、对技艺、对人间深情的温柔致敬。本文《1~3年级七夕古诗(18首)》由®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1.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一
《鹊桥仙·七夕》
清·袁克文
盈盈碧落,迢迢银汉,料有双星暗渡。
休从天上问人间,又却被、纤云遮住。
华年似水,尘欢如梦,莫使它生重误。
今宵纵是负佳期,却种得、相思无数。
2.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二
《和大姊诗七夕》
清·朱佩兰
序入新凉四壁秋,银河缥缈夜悠悠。
香融粉席陈瓜果,彩舞瑶阶拜女牛。
若道人间能乞巧,不教天上有离愁。
笑他年少璇闺里,对月穿针静倚楼。
3.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三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清·顾太清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4.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四
《东郡七夕立秋》
清·张惟赤
光岳楼前暑气收,断云疏雨送扁舟。
关河暝色催砧近,海岱烟岚入树浮。
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
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
5.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五
《七夕微雨》
明·张煌言
碧汉生波荡素秋,良宵又向客中流。
银钩暗处虚穿巧,玉玺分来总织愁。
天上何尝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
故乡风物空回首,谁买罗㬋戏綵楼?
6.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六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7.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七
《鹊桥仙·月胧星淡》
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8.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八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宋·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9.1~3年级七夕古诗 篇九
《鹊桥仙·七夕》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10.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
《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11.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一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2.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13.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三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五代·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
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
今宵嘉会两依依。
14.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四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15.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五
《菩萨蛮·七夕》
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16.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六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7.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七
《西江月·新秋写兴》
宋·刘辰翁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18.1~3年级七夕古诗 篇十八
《菩萨蛮·七夕》
宋·陈师道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
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
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