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一
一提到甘肃,我就会想到鸣沙山、月牙湖、茶卡盐湖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了。到达景点以后,我看到了它的简介: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而且规模巨大,洞窟735个,壁画45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内容也是最丰富的佛教艺术之地。莫高窟现在保存非常良好,依然可以上那顶上,它也在1987年就被列入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了。除了莫高窟、还有山西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在敦煌的莫高窟中洞容中都有200多平方米,而最小的也不足1平方米。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佛坐像为,小则10余厘米。
它的石窟壁画不仅富丽多彩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劳动人民生产的各种场面,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历史,雄伟魄力。
最后请大家不要伤害或刻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要好好的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
2.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二
南靖土楼,又称为福建土楼,遍布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龙岩、永定、诏安一带,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南靖土楼还有一个别称——客家土楼。此称号来源于居住在土楼的客家人。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从中原来到这个气候、土壤都很利于生存的地方,成了这里的客人。渐渐地,这群自称客人的人,变成了今天的客家人。
土楼的外墙是由黄土沙、小石头混合建成的,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它的外墙依然如石头一般坚硬。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客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宏伟而坚固的“堡垒”来抵御匪徒的侵犯。走进土楼内部,可以发现里面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木桩构成的楼层,古老的木房历经了岁月的打磨,流露出别样的古韵。
一般的土楼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仓库,第三层则是卧室。只有在土楼的最上层才能开窗,为的是防盗贼、火攻和水淹。客家人想尽一切办法,让亲族在里面安居乐业。
南靖土楼的主要景点之一——田螺坑土楼群,又称“四菜一汤”。“四菜”是四座圆形的土楼,“一汤”是中间的方土楼。土楼主要是由土、石粉、木头和瓦建成,墙体有1.2米厚,这可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同学的身高啊!土楼一共有五层,一、二层是没有窗户的,三至五层才有窗户。根据南方潮湿的气候特点,客家人将窗户设计成了外小里大的喇叭形。每个土楼里还建造了防备失火的水井。从山顶向下看“四菜一汤”,就像一朵绽开的梅花,很是壮观!
南靖土楼中有一座堪比“比萨斜塔”的楼,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楼内一、二层的柱子不歪,三到五层的柱子是东倒西歪的。三层的柱子都向右斜,四层的都向左斜,五层的柱子更稀奇: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裕昌楼历经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稳稳地屹立在青山绿水之间。
南靖土楼不仅在中国民居中是非常奇异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神奇而又美丽的古代建筑。
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三
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说的就是我国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短兵相接,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恰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李冰及其子二郎率众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了人民。该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灌溉田畴,造福着一代又一代四川人民。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穿过伏龙观,放眼望去,山上树木郁郁苍苍,几处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林中。碧绿的岷江水像一块翡翠,微风吹过,江面上泛起鱼鳞似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又像撒下了一层碎金。
来到分水亭,只见远处重峦叠嶂,正前方是岷江出山口。可想而知,岷江水是经过了多少曲折才流出山口的。在分水亭左边也有一条江,干涸的河床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突然,左边的江打开了一个闸门,岷江水蜂拥而至,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霎时,鹅卵石就被江水吞没了。
踏上长两百多米的安澜索桥,往下看,岷江水翻滚着,奔腾着,如同川剧里的变脸,又似被谁染上了色,从碧绿色变成了土黄色。
走到岷江右岸,登上了秦堰楼,俯瞰都江堰。岷江水在都江堰内的流程是个横卧的英文字母“Y”。中间那块将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的叫“鱼嘴分水堤”,从宝瓶口流出的这边是内江,另一条是外江。你还别说,鱼嘴分水堤既像一条大鱼在向远处眺望,又像一艘巨轮在岷江上乘风破浪。再向对岸望去,对岸山峰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
“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啊,都江堰,你真是太美了!
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四
在甘肃省敦煌境内鸣沙山1600多米长的陡崖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700多个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敦煌艺术的发源地。敦煌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工匠高超的技艺。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西方学者称其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壁画画在洞窟的四面墙壁上、佛龛内,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彩带飘飞,漫天遨游;有的闭目凝视,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如今,飞天已成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5.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五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各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的景点当属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仑湖,长700多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分为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开放的颐和园也曾多次遭到破坏。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大体修复。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它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现在,我们在感受颐和园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保护它!
6.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六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会想到美丽的骊山、杨贵妃沐浴过的华清池、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而我却更喜欢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妈妈游历西安,并参观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什么呢?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类别之一,是用陶土做成的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一进展厅,我一下子就被一号坑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了电视剧里两军对阵、厮杀、混战的场面……我估算了一下,这里有超过6000个兵马俑。走近细看,这些兵马俑和真人一样高大,模样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
二号坑虽然不如一号坑大、兵俑数量多,但布局像八卦阵一样复杂,兵种也更加齐全。这里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及大量金属兵器。其中的一辆铜车马,像是当年三军统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使用的,被称为“青铜之冠”。铜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等图案,红、绿、蓝、紫等色彩丰富艳丽,其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不已。
三号坑呈“凹”形,面积不大,像是供统帅和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让人伫立良久,浮想联翩。
据解说员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啊!
看完兵马俑,我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这些记忆和感动将永远留在我心间,激励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七
小时候,就常听妈妈讲起《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我也因此知道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有一个世界奇迹——万里长城!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一览北京八达岭长城的雄姿。天还蒙蒙亮时,我们就站在了长城脚下。仰头望去,长城像一条青色长龙,隐隐约约地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登上长城,极目远眺,长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又似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它仿佛有生命,正在奔腾似的,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远望长城内外,林木耸翠,青烟笼罩。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6300千米,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上的外延部分是两百多米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瞭望口和射口,在古代供瞭望和射击使用。城墙的顶上是方形的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在古代,长城帮助统治者们一次又一次地抵御了外敌的攻击。秦朝时就开始修筑长城了。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固,以抵御外族的入侵。据记载,秦始皇耗费了近百万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在当时,他们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时没有任何先进的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且很大一部分城墙都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之间,修筑起来极其困难。没有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和智慧,怎么可能完成如此宏伟壮观的工程呢?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长城“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是啊,亲临长城,我感受到了它的伟大,更感受到了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八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是中国名山之一。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的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其中三叠泉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泉水由庐山五老峰北崖倾泻而下,分三叠跌下。其声万谷震响,其形似玉龙走潭,十分壮观。
庐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庐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约40种。庐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多珍稀品种和新品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昆虫有33种。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外,庐山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庐山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据相关记载,有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
庐山风景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9.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诗里守护边疆的防线是什么吗?对啦,就是长城!它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特别长,总长度有21196.18千米呢,就像一条巨龙穿梭在群山之间,壮观极了!它的历史也很久远,从西周时期就开始修建啦,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
春秋战国时,各个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修建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把这些城墙连在一起,这就是早期的万里长城。到了明朝,又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长城段落,都是明朝时留下的,明朝修的长城有8851.8千米,可长啦!
长城的作用可大啦,在古代,它主要用来防御敌人入侵。城墙上有瞭望口和射口,士兵们可以在这儿观察敌情,还能向敌人射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烽火台,遇到紧急情况,士兵们就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传递消息。
站在长城上,抚摸着古老的城墙,我仿佛看到古代的劳动人民,用肩膀扛着沉重的石块,一步一步艰难地修筑长城。他们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洒在这片土地上,才有了今天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长城,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让更多人领略它的魅力!
10.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
在我国首都北京,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宫殿建筑群,它就是故宫,也叫紫禁城。故宫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呢。故宫的建造十分讲究。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到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前后花费了14年时间。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走进故宫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里最气派的建筑,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朱红色的柱子又粗又壮,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殿内的天花板上,精美的彩画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
再往后走,就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一座四角攒尖顶的方形殿堂,它比太和殿小一些,像是一位谦逊的“小弟弟”。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会先在这里休息。
保和殿也不甘示弱。保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屋顶是重檐歇山顶,显得庄重又大气。这里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贵族的地方。
故宫的宫殿建筑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分布,就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故宫不仅有宏伟的宫殿,还有珍贵的文物,像书画、陶瓷、金银器等,每一件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故宫,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了解和保护。
11.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一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是世界现存规模、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走进故宫的大门,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故宫的建筑十分壮丽。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它建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面积约2377平方米。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殿内的金龙和玺彩画精美绝伦,6根巨大的蟠龙金柱威严地矗立着,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保和殿也别具特色,它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贵族的地方。这座宫殿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殿内装饰华丽。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多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云图案,那栩栩如生的龙仿佛要腾空而起,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故宫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书画、陶瓷、金银器等各类珍贵文物琳琅满目。这些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朝代的更迭。
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让人们领略到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永远闪耀光芒。
12.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长城,这颗闪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长城历史超悠久啦,从西周就开始修建,算一算有两千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修起了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各国的长城连起来,就有了最初的万里长城。
长城特别长,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所以叫万里长城。长城的城墙又高又厚,平均高度有7到8米,相当于两三间房子那么高,底部宽大概6到7米,能并排走好几个人呢。
长城有好多烽火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古代打仗时,要是有敌人来,士兵们就在烽火台上点火冒烟,一个接一个传递消息,这样远方的军队就能很快知道有危险啦。
修建长城可不容易,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全靠无数劳动人民用双手,把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和砖头搬运到山上,再一块块砌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才有了今天壮观的长城。
如今,长城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好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大家站在长城上,望着那绵延的城墙,仿佛能看到古代战争的场面,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城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1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三
瞧!那一片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便是闻名遐迩的故宫啦,它以前还叫紫禁城呢。走进故宫的大门,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故宫始建于1406年,到1420年才建成,历经14年的时光打造。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更是多达九千余间。
沿着中轴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和殿。它是故宫里最壮观的建筑,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给大殿戴上了一顶华丽的皇冠。殿内有一座金色的龙椅,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张牙舞爪,仿佛要腾空飞起。据说,这里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那场面肯定超级威风!
再往后走,便是中和殿。它的规模比太和殿小一些,四角攒尖顶,就像一个精致的小亭子。这里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也紧挨着,它在明清时作用可大啦,殿试、宴请王公贵族都在这儿。
故宫的建筑不仅宏伟,还十分精致,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座古老的宫殿,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开、去探寻。
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四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像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华大地,全长约2万多千米,跨越中国北方多个省市。它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修建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把这些城墙连接起来,就有了最初的万里长城。之后,很多朝代又继续对长城进行加固和修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代修建的。
长城的城墙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用来传递军情的,一旦有敌人入侵,士兵们就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远处的人看到烽火,就能及时做好防御准备。
修建长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机器,全靠无数劳动人民用双手,把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和城砖搬运到山上,再一点点砌起来。这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呀!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站在长城上,抚摸着古老的城墙,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让人不禁对古人的伟大创造肃然起敬。
15.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五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进入颐和园园区,首先看到的是十七孔桥。桥两边的栏杆上有500多只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威猛雄壮虎视眈眈地盯着前方;有的身材矮小,戏耍着石球,栩栩如生;还有的弓着身体,好像随时都要捕抓猎物,鲜活而灵动。
往前走,昆明湖的水碧波荡漾,像一块绿宝石,闪闪发光。湖的一侧有一大片美丽的荷花,翠绿的荷叶把湖面点缀得更加美丽。从远处看,青山绿水和雕梁画栋浑然一体,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沿着湖边继续走下去。我们便走进了长廊。这个长廊雕梁画栋。石柱上画着花鸟鱼虫等,墙壁上、屋顶上画着梅兰竹菊等,每幅画都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整个长廊共有画作万余幅,每一幅都令人啧啧称奇。
登上万寿山,站在山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让人如痴如醉。
颐和园是古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我们在感受颐和园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好好保护它!
16.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 篇十六
一提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一定会想到长城、故宫、兵马俑……而我要介绍的是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依原有的自然地势而建,因山就水,整体的格局明确。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寺庙群组成,面积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它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避暑山庄在不同季节有不同景色。秋季的避暑山庄是梦幻的,一片片树叶飘到路边和湖中,从湖岸眺望远处的关帝庙,还能隐约看见乾隆皇帝题写的御匾“忠義伏魔”。冬天的时候,河面上笼罩着薄薄的雾,在河边站立,如同在仙境一般。不仅如此,避暑山庄的外围也十分美观。避暑山庄周围有许多庙宇,这些庙宇环绕在四周,就像众星捧月般托着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湖区也十分美丽。夜晚时,一轮明月高悬在深蓝的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湖面上,熠熠生辉。山庄内万籁俱寂,时而有几声鸟鸣,倒有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承德避暑山庄的美,美在恢宏的建筑,美在清爽的湖泊,美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只有身临其境,方知有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