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一
关爱儿童-满足需求 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二
给宝宝提供丰富的刺激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脑部发育,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突触可以更多更好的增加联接,使得宝宝的“大脑互联网”更加密集、发达,从而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广阔、更畅达、奠定他们一生脑部发育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各种不同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比如:可以提供颜色鲜艳图片、形状多变,不同材质的玩具,听儿歌童谣,带宝宝到大自然中体验等。
3.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三
经常玩积木游戏积木是最为常见的开放脑力的工具了,和宝宝玩积木游戏是开发智力的早教方法之一。
宝宝天生喜欢玩游戏,积木由大小不一的的小零件组成,可以变换多种形状,且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于宝宝充满好奇和吸引力。
宝宝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我们经常陪宝宝玩堆积木游戏,他们会通过模仿学习,一步步掌握堆积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宝宝会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储存整合起来,促进大脑的开发。
4.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四
尽早进行绘本阅读阅读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婴儿学习语言,提高其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根据宝宝的月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尽可能每天坚持15~20分钟,给宝宝读绘本。我们通过每天给孩子读绘本、故事书等,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大脑发育。
5.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五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亲近阳光和空气,走近大自然,而且能满足孩子好动与探究的本性。我们经常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自然环境和新鲜事物,有助于开阔视野,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6.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六
给宝宝听儿歌、童谣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刺激,能够帮助宝宝发展空间感知和节奏感,从而刺激大脑发育。我们发现,宝宝对于音乐都有一种吸引力,当我们给宝宝播放音乐的时候,大多宝宝都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动起来。
根据宝宝天生特点,我们可以给宝宝多听儿歌童谣。儿歌童谣韵律感强、节奏明快,同时充满故事性,宝宝在听到儿歌的时候,大脑中很容易浮现出对应的画面,这其实是刺激大脑皮层活跃的过程,宝宝感受过的画面越丰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
7.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七
经常亲子互动亲子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玩耍,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交流和教育方式,经常和孩子亲密互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智力发育。
通过与孩子一起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亲子互动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8.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八
0~1个月1.发展指标
视力模糊,但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的物体;每天睡16~22个小时;俯卧时会试着抬头,仰卧时向两侧摆头;觅食、吮吸、吞咽、握拳等无条件反射较完善;四肢能笨拙地活动,上肢活动多于下肢。
2.内容与要求
让孩子在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洁净温馨、安静的房间里自然睡眠;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给孩子哺乳时要面带微笑;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勤洗澡,及时换尿布、衣裤;测查孩子的视听能力,经常观察其大小便,护理其脐带,防止感染;为孩子提供适量的视觉刺激,如在距离15~30厘米远处放置颜色鲜艳、会动的玩具或人脸图片,每隔4~5天轮流更换;经常抚摸和搂抱孩子,关注、理解孩子的哭声等表达需求的信息,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充分享受母爱。
9.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九
1~3个月1.发展指标
视力标准为0.02左右,眼能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180°,具有聚焦的能力;每天睡16~18个小时,白天觉醒时间4~5个小时,夜晚睡眠时间变长;抱时头能竖直向四周张望,并能随着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俯卧时抬头45°,逐渐能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手指能放开,能伸手摸东西;上肢能够伸展,两手能在胸前接触、互握。
2.内容与要求
睡前不过分逗引孩子,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及时给孩子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补充食品;天气良好时,带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进行“三浴”(空气浴、日光浴、水浴)锻炼,经常做被动健身操;提供便于抓握、带声响、颜色鲜艳、无毒、卫生、安全的玩具,引导孩子练习俯卧抬头、目光追踪、抓握、蹬腿等动作;与孩子交流亲切、柔和,经常抚摸、搂抱孩子,培育母婴“安全型”
依恋亲情,逐渐体验愉快情绪。
10.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
4~6个月1.发展指标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渐养成自然入睡、有规律睡眠的习惯;逐渐能从仰卧翻身到俯卧,独坐时身体稍微前倾,并能用手撑住;扶腋下能站直,双腿跳跃;能换手接物,稍显笨拙;能双手拿起眼前玩具,喜欢把东西放入口中;会撕纸,会玩手、扒脚。
2.内容与要求
按月龄给孩子添加辅食,每次添加一种,添加的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适应后再添加新的辅食;引导孩子乐意接受洗脸、洗手等;引导孩子练习主动伸手抓取颜色鲜艳、有趣的物品,鼓励孩子双手自玩、双手换物等动作;经常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寻找物体,并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经常搂抱、抚摸孩子,抱其走走、看看、听听,拓展其视野和活动范围。
11.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一
7~9个月1.发展指标
开始长出门牙;能双手扶着站立,会爬,见父母及熟人要求抱;会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玩具,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能独自坐稳,会自己拿饼干吃,喜欢用牙齿啃咬东西;会寻找掉下的玩具,会推掉自己不要的东西。
2.内容与要求
继续培养孩子定时睡眠、自然入睡的习惯;帮助孩子学习坐、躺、爬等动作;训练孩子拿起一个玩具,放下一个玩具,玩耍指拨玩具,练习食指动作;常带孩子到户外感知周围环境和物体,学习指认、寻找周围物品;指导孩子尝试学习用杯子喝水;引导孩子感知和体验他人高兴、喜欢、生气、痛苦等各种情绪情感。
12.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二
9~12个月1.发展指标
会用四肢爬行,且腹部不贴地面;自己能扶栏杆站立、坐下及蹲下取物;独自能站稳片刻,扶物会走,能独走几步;会从大罐子中取物、放物;喜欢扔东西;会将大圆圈套在木棍上。
2.内容与要求
提供种类多样的适宜食物,学习咀嚼、吞咽较软的固体食品,指导孩子尝试用勺进食;逐步培养孩子爱清洁的意识,学习配合成人为其穿衣、剪指甲、理发和盥洗等活动;逐渐养成一定的排便规律,逐步学会有便意就向成人表示,在固定的地方排便;经常让孩子练习爬行、扶着行走,学做简单的模仿动作;提供各种安全的玩具,鼓励孩子自由捏拿、摆弄、敲打等,满足其探索欲;引导孩子感知、分辨高兴、生气、痛苦、严肃等表情和不同情绪情感的语调。
13.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三
13~18个月1.发展指标
会独立行走,喜欢走路时推、拉、拿着玩具;不用扶物能蹲下、复位,在成人帮助下会上楼梯,会跑但不稳;会做简单的手势,会滚球、扔球,但无方向;会用两三块积木垒高,能抓住蜡笔涂鸦;会用水杯喝水,吃饭时自己学用小勺进食,形成定时、定位、专心进餐的习惯。
2.内容与要求
继续培养孩子按时入睡与起床、醒后不哭闹、保持愉快的情绪;引导并帮助孩子学习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进食,形成定时、定位、专心进餐以及饭前洗手、洗脸,饭后擦嘴、漱口的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学习用动作或语言表示大小便要求,养成在卫生间坐盆便溺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练习独立行走、转弯、下蹲,学习扶栏杆上、下楼梯,通过游戏活动练习滚球、扔球的动作;引导孩子感知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尝试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14.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四
19~24个月1.发展指标
会主动表示大小便,白天基本能控制小便;会自如地向前、向后走,自己扶栏杆能走几步楼梯,能连续跑3~4米,但不稳;能蹲着玩,能举手过肩扔球,能踢大球,能弯腰捡玩具;会用五六块积木垒高,会随意折纸,会穿串珠;自己能够用汤匙吃东西;能搭5~7块积木,会倾倒容器中的物体,再将物体装入容器中。
2.内容与要求
让婴幼儿逐步养成睡眠、进餐、盥洗的好习惯,生活有规律;在盥洗时帮助婴幼儿学着使用肥皂、毛巾,学脱鞋子、裤子、袜子和外衣;鼓励婴幼儿养成用餐时吃一口、嚼一口、咽一口和口渴时喝水的习惯;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自如地走、跑,进行举手扔球、玩叠高积木、穿串大珠子等游戏,并学着收放玩具;帮助孩子学习穿脱/衣裤、鞋袜等;提醒孩子与人打招呼,引导孩子逐渐学习与同伴玩耍、游戏,学习遵守简单的规则。
15.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五
25~30个月1.发展指标
行走自如,走路时能看着要去的地方,会主动避开障碍物;能双脚离地跳,会踮起脚尖走路,能自己上下楼梯;跑得很好,能单腿站立两秒钟左右,能手脚基本协调地进行攀爬;手和手指的动作日渐灵活、协调,会转动把手开门,旋开瓶盖取物;能叠放多块积木,能用积木搭桥、火车等简单的物体,能两手配合做事;能滚球、扔球,会举起手臂有方向地投掷;会骑三轮车和其他大轮的玩具车。
2.内容与要求
培养孩子正确的睡眠姿势,巩固按时、自动入睡的习惯;引导孩子学习自己进餐,饭后自己用毛巾擦嘴;引导孩子学习自己用水、肥皂洗手,知道用自己的毛巾擦干手和脸,培养主动要求大小便的习惯;引导孩子模仿成人做事,尝试学习自己穿脱简单衣服;引导孩子继续练习走、跑、跳等动作,玩简单的运动器械,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孩子用积木搭火车、房子等简单物体,利用多种玩具材料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引导、提醒孩子与人打招呼,创设条件多让孩子与同伴玩耍、游戏,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16.0~3岁婴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篇十六
31~36个月1.发展指标
能走直线,跑步平稳,能双脚/交替灵活走楼梯,能手脚基本协调地攀登;能双脚离地连续跳跃2~3次,能跨越一条短的平衡木,能单脚站5~10秒;能随口令做简单的操;会用积木(积塑)搭(或插)成较形象的物体;会穿鞋、袜和简单的外衣、外裤;向杯中倒水时能控制流量,能够完成简单的拼图。
2.内容与要求
引导孩子自己睡觉,醒后不影响别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引导孩子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主动喝水,养成进餐的卫生习惯;引导孩子自己用肥皂洗手、毛巾擦脸,学会主动上厕所;继续指导帮助孩子学习穿脱/衣服、鞋袜;引导孩子继续练习钻爬、上下楼梯,学走小斜坡、平衡道,促进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的发展;引导孩子操作摆弄积木、珠子、纸、橡皮泥等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引导孩子多与同伴玩耍、游戏,学习礼让、同情、关心和安慰别人,对人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