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一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二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会到处炫耀,是在必要的时刻施展出来。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漠》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3.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四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五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6.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六
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2.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7.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七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8.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八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去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9.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九
1.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2.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10.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
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上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1.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一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12.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二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3.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三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与此相反。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4.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四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15.小学生古代金句积累摘抄 篇十五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思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