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腊月手抄报内容(精选20篇)

2024-12-25 14:0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岁末之际,腊月带着独有的岁寒韵味悄然而至。这是一年收尾的关键时段,承载着丰富深厚的民俗记忆。®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篇手抄报内容,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飘香,开启年节的序章,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虔诚祈愿;从忙碌筹备年货时的市井烟火,到掸尘扫舍迎新春的质朴习俗。每一篇知识都细致勾勒出腊月的轮廓,邀您深入其中,感受传统习俗的温度,探寻古老腊月背后蕴藏的文化宝藏,开启一场别具风味的腊月文化之旅。

1.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一

  打扫房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在北方到了腊月下旬,人们就会念上这么一首顺口溜来提醒自己腊月里需要遵守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大家就会勤快的打扫起家中的卫生,做年终大扫除,彻彻底底的把家中打扫干净,拆洗被褥窗帘、除去灰尘、清扫蛛网等。除尘也叫做“除陈”,意思是把陈旧的东西清扫出去,所以这一天扫房子、掸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安康之意,也有准备过年开门纳新,迎福气的美好愿景。

2.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二

  藏冰

  我们知道,夏季在清朝时,皇宫里会取冬天储藏的冰块,用来纳凉。这些用来纳凉的冰块,就是在腊月时节开采并储存的。

  在清朝的工部都水司专门有个采冰差役,负责在腊月八日前后,把河里的冰块采回来,存放在冰窖里。朝廷的采冰是有程序的,他们每年冬至后半个月开始,在故宫护城河、北海、御河等处采冰。在河湖封冻之前,还要先“涮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

  采过冰的水面待再次封冻后,还可以再采。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茬”到“四茬”。采冰时,采冰人手拿钩连枪、绳子和运冰用的排子车,到湖面取冰。采冰人先画好线,再用钩连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相同的冰勾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采来的冰块,由短工运至冰窖,再由差役码放,要从冰窖最里边码起,一直码到窖顶,然后封门待夏天取用。

  《燕京岁时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打冰。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夜内凿之,声如錾石,曰打冰,三九以后,冰虽坚不能用矣”。采冰也有讲究,三九之后采的冰就不能用了。

  据《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记载:当时北京城共建有4处官窖,总计达18座之多,包括“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之用”。

3.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三

  休学与封印

  进入腊月,人们都要为祭祀和过年作准备,所以官府要封印(即不再办公)、学子要休学,游子要归家。

  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

  与现代相比,古人在春节前的放假时间比现在要早很多,腊月十九就放假回家准备过年。学生则“放年学”,就是如今的寒假。

4.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四

  腌腊肉

  腌腊肉多见于南方,主要是一些气候湿润的地区。在年前,各家都会杀过年猪,除了吃鲜肉以外,大都会把一部分猪肉进行腌制,存放到年后食用。除猪肉外,还会有腊鸭、腊兔、腊肫干、腊肠等。

  现在的家庭很少养猪,但腌腊肉的风俗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人们只是去菜市场去购买鲜肉回来,自己腌制罢了。

5.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五

  置年货

  腊月购置年货,是这个月最重要的一件事。无论南北,从古至今,腊月里逛市集和赶庙会,采办年货一直都是这个月的重头戏。所以,无论商家和人民,都会积极参与其中。

  清人让廉所著《京都风俗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棋布星罗,如桌几笔墨。人丛作书,则卖/春联者;五色新鲜,千张炫目,则卖画幅者;以及芦棚鳞次,摊架相依,则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积满道,各处皆然。人家铺肆,择日撢扫房屋,谓之扫房,整顿内外一切什物,买麻秸、栢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鸡鱼,凡食用之物,置办一新,以预过年。”

6.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六

  理发

  腊月里剪头发也是一件要做的事情,这是因为很多地方流传有“正月不剪头”的说法,家中有舅舅的十分忌讳在正月里去剪头,正常留短发的人一个月就需要剪一次头发,不然头发长了就会不舒服,要是想做到正月里不理发,那么就需要在腊月里提前剪好头发。腊月把头发理好,也有辞旧迎新、从“头”开始过新年的寓意。所以在腊月里要记得找时间去理发,有一个好形象去和家人、朋友见面、团聚过新年。

7.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七

  记住民俗节日

  腊月里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很多,比如咬灾节、五豆节、腊八节、祭灶节以及除夕,每一个民俗节日,都有一一对应的习俗与忌讳,咬灾要吃炒货、腊八要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祭灶则要祭拜灶神吃灶糖,记住这些节日,遵守传统,吃节日食物、做好应做的事,有禁忌的则要多加避讳,这样才能顺利安康迎新年,过新年,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8.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八

  准备祭祀用品

  腊月又被称为“祭祀之月”,古人在过节之时,向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以显孝道,并表示对祖先的怀念,祈求祖先庇佑后辈,而腊月里节日众多,除了要祭拜自己的祖先,也要祭拜神明。祭祀自然就要准备好祭祀用品,其中民以食为天,祭祀时要供奉与节日相照应的传统食物,如腊八记得供上熬好的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则要供上灶糖来祭拜灶神,除此之外水果、鲜花、香烛、祭纸等这些用品都需提前准备好,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9.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九

  准备新衣

  古时候,新春吉日人们通过新年穿新衣表达辞旧迎新和驱邪除灾、迎接吉祥之意,有钱人家会穿上用好的毛呢绸带做的新衣服,而穷困人家即使没钱买好的新衣,也会穿上干净整洁的粗布旧衣。时至今日,生活条件转好,平日也常会买新衣服穿,但如果过年没准备新衣服,总会觉得这样过新年不完整,还是要备上一套喜庆、正式的新衣在新年的第一天穿上才好,这样才能有好运,也让春节的气氛更加浓烈。

10.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

  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是家家户户团圆欢聚的时刻,因此年夜饭是极其重要的一顿晚餐。以往家中长辈们通常会在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后就开始着手准备除夕夜里的年夜饭,拟定菜单、购置食材,因为年夜饭的呈现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有好的寓意,就为了能够在除夕给一大家子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让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吃得开心和尽兴,也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11.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一

  腊月的起源与寓意

  腊月,又称为“蜡月”、“腊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便有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而腊月就是祭祀最为集中的月份。在古代,人们认为腊月是岁末年初之交,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因此特别重视这个月份,形成了许多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

12.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二

  喝腊八粥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丰富多样,包括糯米、红枣、莲子、桂圆等多种食材,寓意着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喝腊八粥不仅是一种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13.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三

  扫尘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清除房屋内外的灰尘和垃圾。这一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扫尘的同时,人们还会清洗家具、换上新床单被褥等,让家里焕然一新。

14.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四

  贴春联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腊月里,人们会贴上春联和年画,为家里增添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多为吉祥话语,寓意着祈求来年平安顺利、事业有成。

15.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五

  腊月二十五接玉帝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是玉帝在灶神上天后下凡视察人间善恶的日子,根据视察的情况来判定来年的祸福。所以,在这一天的民间习俗是,说话做事要格外小心,家家户户祭祀祈祷“接玉帝”,说好话,做好事,以博得玉帝的好感,希望来年可以降福。

16.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六

  腊月二十六打牙祭

  古代祭祀土地,称为“牙祭”,每月祭祀两次,腊月二十六是最后一次,又叫“尾牙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因为以前人们很穷,很少吃肉,所以,人们把能吃到肉的日子叫“打牙祭”。

17.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七

  赶大集

  “鸡”音似“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腊月二十七杀好的鸡,不能在当天吃,要放到除夕才能吃,且不能全部吃完,寓意来年也是大吉大利。这一天也是上街置办年货的好日子,各地的集市都是红火热闹。

18.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八

  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这一年来家庭情况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送灶神,吃灶糖,传说古人们为了不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乱说话,就准备很多灶糖给灶王爷,用糖黏住他的嘴。

19.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十九

  腊月二十八

  这一天古代人就要开始做各种花色样式的糕点、馍饼了,不同于现代人有发酵粉这种神器,古代人只有老老实实的等着面粉自己发酵,所以得等上好几天时间,这天开始制作的发面会在正月初一派上用场!

20.腊月手抄报内容 篇二十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即为除夕夜,这一天人们要吃“大鱼大肉”的年夜饭,放爆竹,守岁等等。古代关于除夕有这样一个传说,即:年兽在年末时都要出来捣乱,但是人们知道它害怕爆竹,于是家家户户放爆竹来驱赶年兽,年兽被吓跑后人们就会说:“又熬过一年了!”当然为了空气环境,子曰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因为手机太好玩儿,年兽可能也躺在家舒舒服服过除夕了!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