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2024-11-15 17:5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甲乙两码头相距560千米,一只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20小时到达乙码头,已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这船返回甲码头需几小时?

  答案与解析:船顺水航行20小时行560千米,可知顺水速度,而静水中船速已知,那么逆水速度可得,逆水航行距离为560千米,船返回甲船头是逆水而行,逆水航行时间可求。

  顺水速度:560÷20=28(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24-(28-24)=20(千米/小时)

  返回甲码头时间:560÷20=28(小时)

2.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

  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3.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

  1、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答案:20÷1×1=20盆

  2、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答案:30×(250-1)=7470米。

4.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

  1、一桶水,第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答案: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5.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答案: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6.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

7.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七

  【试题】56×3+56×27+56×96-56×57+56

  【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意,提走公共乘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

  56×3+56×27+56×96-56×57+56

  =56×(32+27+96-57+1)

  =56×99

  =56×(100-1)

  =56×100-56×1

  =5600-56

  =5544

8.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法一、分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

  =1+1+1+…+1+1+1(500个1)

  =500

  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9.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九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分析与解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两次分配数之差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15÷1=15(人),糖果的粒数为:4×15+9=69(粒)。

  解:(9+6)÷(5-4)=15(人),4×15+9=69(粒)。

  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

10.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

  原来将一批水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由于价格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会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来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百分之几?

  答案与解析:

  8%40%+x%(1-40%)=30.2%

  X%=25%

  (1+25%)(1+100%)=62.5%

11.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一

  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甲数=2个丙数+2。乙数=2个丙数-2。丁数=2个丙数×2。

  1296÷(2个丙数+2+2个丙数-2+一个丙数+2个丙数×2)=丙数

  即:1296÷(2+2+1+4)=丙数

  甲数=2个丙数+2=……同理可求……

12.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二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想: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13.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三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想: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

  90÷(4×5+10)=3(元)

  每个保温瓶的价钱:

  3×4=12(元)

  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14.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四

  有3个不同的数字,排列3次,组成了3个三位数,这3个三位数相加之和为789,又知运算中没有进位,那么这3个数字连乘所得的积是多少?

  答案:10或者12

  解析:由题意,3个三位数的百位之和为7,十位数之和为8,个位数之和为9,而在每个三位数里,3个数字都各出现了。所以我们把百位之和、十位之和、个位之和再加在一起,就应该等于把三个数字各加了3次,也就等于3个数字之和的3倍。由于7+8+9=24,也即3个数字之和的3倍为24,从而3个数字之和为8。

  又由题意,3个数字互不相同。而3个数字互不相同,其和又等于8,容易知道3个数字只能是1、2、5或者1、3、4。题目要求3个数字连乘的积,所以答案是1×2×5=10或者1×3×4=12

15.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五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16.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六

  找规律:1、2、3、2、3、4、3、4、5、()、()

  16、3、8、9、4、()、()

  答案:1、2、3、2、3、4、3、4、5、(4)、(5)

  16、3、8、9、4、(27)、(2)

17.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七

  找规律:①1、2、5、8、()、()、17

  ②8、8、10、6、12、4、()、()

  答案:①1、2、5、8、(11)、(14)、17

  ②8、8、10、6、12、4、(14)、(2)

18.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八

  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

  【解析】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速度比=6:9=2:3

  时间比=3:2

  3+2=5小时,正好

  S=6×3=18千米

  来回为18×2=36千米

19.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九

  幼儿园的老师们捧着3只纸箱,给大班的小朋友送来好吃的东西。大纸箱里有74只桔子,中等大小的纸箱里有200块饼干,小纸箱里有120颗糖。平均分发完毕,每种小食品都剩下些零头,纸箱里还有2只桔子、12棵糖和20块饼干。大班里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解答:带来74只桔子,还剩2只,发下去的是72只。可见大班小朋友的人数是72的。约数;带来200块饼干,还剩20块,发下去的是180块。可见大班小朋友的人数也是180的约数。带来120颗糖,还剩12颗,发下去的是108颗。可见大班小朋友的人数又是108的约数。所以,大班小朋友的人数是72、180和108的公约数。3个数72、180和108的公约数是36,其余公约数都不超过18。由于发到后来剩下的零头里有20块饼干,可见小朋友的人数大于20。所以大班的小朋友共有36人。幸亏饼干剩得多,如果剩下的饼干只有17块,就不能确定人数是36个还是18个了。

20.小学四年级上册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十

  有4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并且他们年龄的乘积是360,那么其中年龄的一个是多少岁?

  答案与解析:分解质因数方法

  从上面解答过程看,用代数的方法解答过程是复杂的,有时,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算术方法更为简便。这在中学处理有些问题中也经常用到。特别是在解答选择和填空题时。

  360=23×32×5;

  然后按照题意,把上面分解后的6个数进行组合成为4个数的乘积,即:

  360=3×4×5×6;显然的年龄是6岁。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