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一
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都在奥林匹斯山的庇厄里亚出生和居住。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2.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二
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3.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三
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要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
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4.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四
美狄亚:希腊神话中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帮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当她跟随伊阿宋从亚尔古船上逃走时,看见父亲追来,她便把兄弟的身体砍成碎块,抛入海中。她父亲忙于收尸,没有追上他们。
几年后,伊阿宋变了心,娶了新妻。她叫儿子将一件遍染磷火性毒药的新衣送给伊阿宋的新妻,新妻着衣,即被烧死。美狄亚亲手杀死了自己两个孩子,带着他们的尸体到了雅典。雅典国王给了她一个避难所。
喻指阴险、毒辣的女人。
5.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五
堂·吉珂德: 西班牙作家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上了年纪、瘦弱可笑的乡村小贵族,因看骑士小说入迷,便也想做个骑士,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结果做出一系列荒唐的事情。比喻那些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因而做出错误判断、一味蛮干,荒唐可笑的人。这种人的做法成为“堂·吉珂德式的行为”。
6.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六
哈姆雷特之辈: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同名悲剧中的主人公。他父王被其弟弟毒死。为了复仇,他以装疯为掩护。但由于过于审慎,一再延宕,最后落得玉石俱焚的结局。比喻遇事犹豫不决、疑虑重重、迟迟不采取行动而坐失良机、一事无成的人。
7.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七
豌豆公主:出自丹麦安徒生的同名童话。一个公主能觉出在20层垫子和20层鸭绒被下放的一粒豌豆。
讽刺那些娇嫩无比,弱不禁风的小姐。
8.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八
滑铁卢的拿破仑: 1815年拿破仑亲率12万大军同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作战,惨败。拿破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病故。正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因此此语借指英雄末路。
9.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九
酸小姐:出自作家波米亚洛夫斯基的小说《小市民的幸福》。
女主人公莲诺奇卡是一个目光短浅,精神空虚的“千金小姐”。由于失恋而成为忧心忡忡,痛苦悲伤的“酸小姐”。
后比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浅、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的人。
10.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
超人: 出自尼采《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那些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11.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一
出走的娜拉: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
她本是一个思想单纯、满足于家庭幸福的少/妇,但丈夫海尔茂仅仅把她当作一个玩偶。后来,娜拉看清了丈夫自私卑鄙的本性。觉醒后的娜拉在圣诞节的深夜毅然离开了“玩偶之家”。
后多形容那些反抗丈夫的家庭专/制,追求自己独立人格和幸福的女人。
12.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二
哈洛尔德式的冷漠: 出自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具有自由民主思想的英国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厌恶过去,不满现实,却又没有勇气去斗争,他的心始终是冷冰的。比喻知识分子对腐/败的社会现实既不愿调和又不屑抗争的冷漠态度。
13.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三
鲁滨孙和星期五:“鲁滨孙”和“星期五”都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
鲁滨孙乘船去非洲时在海上遇到风暴,漂流到一个孤岛上,为了活下去,他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在孤岛上整整生活了28年,并养成了一种对任何事情都不失望的精神。他在孤岛上的第24个年头的一个星期五,还在海里救起了一个“野人”,并为其取名“星期五”。3年后,二人逃离孤岛。鲁滨孙回到英国并成为巨富。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鲁滨孙和星期五”这一典故来批评那些企图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幻想。
14.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四
山姆大叔: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
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的标记。
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15.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五
浮士德式的人物:浮士德原指15、16世纪德国的炼金术士。传说中的浮士德学识渊博、精通魔法,努力探索。
德国诗人歌德创作了长诗剧《浮士德》。在诗人笔下,浮士德战胜了魔鬼摩非斯特的千方百计的引诱,克服挫折,奋斗不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渴望争取自由和生存。
比喻学识渊博、精通魔法、有奇特本领及永不满足的追求者。
16.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六
客里空:“客里空”是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他根据听来的消息,即前线总指挥的儿子阵亡,就编造了总指挥的儿子在牺牲前如何发誓、总指挥听说儿子牺牲后如何痛哭流涕等情节。
于是,客里空就成了新闻写作中弄虚作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专用词。人们在写文章时把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消息称为“客里空”。
17.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七
和平鸽:《旧约·创世纪》:上帝降洪水于大地,大雨下了40昼夜,遍地汪洋,只留下挪亚方舟里的人和动物。雨停后,挪亚放出一只鸽子去探测外面的消息。直到黄昏,鸽子才飞回来。嘴里衔着一枝翠绿的橄榄叶,挪亚洪水已退,平安来到了。
后将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18.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八
斯芬克斯之迷: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
他对俄底浦斯的提问是,有一种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俄底浦斯回答是“人”,他猜中了,斯芬克斯羞愧地跳下悬崖摔死了。
比喻复杂、神秘、难于了解的问题。
19.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十九
奥吉亚斯的牛圈: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堆积如山。
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20.西方文学典故有哪些 篇二十
布利丹毛驴: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那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
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