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奥数>导航 > 最新信息

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2023-12-06 13:2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奥数思维训练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一

  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答案

  10.65*1%=0.1065(元)

  10.65*2%=0.213(元)

  10.1065+0.213=0.3195(元)

  0.3195+10.65=10.9695(元)

  13.86*1%=0.1386(元)

  13.86*2%=0。2772(元)

  0.1386+0.2772=0.4158

  13.86+0.4158=14.2758(元)

  14.2758-10.9695=3.3063(元)

  答: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3.3063元。

2.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二

  一列火车通过360米长的铁路桥用了24秒钟,用同样的速度通过216米长的铁路桥用16秒钟,这列火车长米。

  分析:这道题让我们求火车的长度。我们知道: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其中“通过时间”和“桥长”都是已知条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道题的解题关键:车速。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列火车通过不同长度的两个桥用了不同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桥的长度差和通过时间差求出车速。

  解答:解:车速:(360-216)÷(24-16)

  =144÷8

  =18(米),

  火车长度:18×24-360=72(米),

  或18×16-216=72(米)。

  答:这列火车长72米。

  故答案为:72。

3.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三

  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积比是8:7:5原来三个村计划按可灌溉的面积比派出劳力,后来因为丙村抽不出劳力,经协商,丙村应抽出的劳力由甲乙两村分担,丙村付给甲乙两村工钱1350元,结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问甲乙两村各应分得工钱多少元?

  答案

  根据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积比算出总份数:8+7+5=20份

  每份需要的人数:(60+40)÷20=5人

  甲村需要的人数:8×5=40人,多出劳力人数:60-40=20人

  乙村需要的人数:7×5=35人,多出劳力人数:40-35=5人

  丙村需要的人数:5×5=25人或20+5=25人

  每人应得的钱数:1350÷25=54元

  甲村应得的工钱:54×20=1080元

4.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四

  有一户人家,共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他们的独生儿子。妈妈比爸爸小两岁。说来真巧,今年全家的年龄加起来刚好是60岁,而四年前全家的`年龄加起来刚好是50岁。现在他们家每个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呢?

  解答:

  “这个问题的数字,听起来好象有点儿不对头。四年之前,每个人的年龄都应该比现在减少4岁,全家3个人,应该共计减少12岁。但是题目里却说,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60岁,4年前全家年龄的和是50岁,总共只减少10岁。怎么会少减2岁呢?毛病一定出在那小孩的身上。时间往前倒推4年,他的年龄并没有减4岁,而是打了折扣,少减了2岁。不是他不肯减那么多,是因为他不够减那么多,把他现在的年龄减光了,还差2岁,只好作罢。可见这个小孩今年只有2岁。这样一来,今年父母年龄的和是60-2=58(岁)。妈妈比爸爸小2岁,所以今年妈妈的年龄是(58-2)÷2=28(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28+2=30(岁)。

5.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五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它的不同,且轻重不知。请你用天枰称3次,把它找出来。

  解答:先在天平的两边各放4个零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坏的在另外的5个里,再称两次不难找到。如果不平衡,说明坏的在这8个中,此时要记住哪些是轻的,哪些是重的。剩下的5个是合格的,可以做为标准。然后把5个合格的放在天平的左端,取2个轻的,3个重的放在右端。此时如果右端低,说明坏的在重的3个里,一次即可称出。

6.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六

  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80千米/时和60千米/时。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4时、5时、8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卡车与甲车相遇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80-60)x4=80千米,即卡车再行1小时与乙相遇,卡车速度为(80-60x1)÷1=20千米/时,此时乙、丙间的距离为S=乙行驶的路程一丙行驶的路程(丙车的速度x5),丙车速度=S÷(8-5)-卡车速度

  解:设丙车速度为X。

  [(80-60)x4-60x(5-4)]÷(5-4)=20千米/时

  60x5一5X=(8-5)x(X十20)

  8X=240

  X=30

7.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七

  两地相距900米,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当乙到达目标后,立即返回,与甲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答案与解析:

  甲、乙二人开始是同向行走,乙走得快,先到达目标。当乙返回时运动的方向变成了相向而行,把相同方向行走时乙用的时间和返回时相向而行的时间相加,就是共同经过的时间。乙到达目标时所用时间:900100=9(分钟),甲9分钟走的路程:80x9=720(米),甲距目标还有:900-720=180(米),相遇时间:180(100+80)=1(分钟),共用时间:9+1=10(分钟)。另解:观察整个行程,相当于乙走了一个全程,又与甲合走了一个全程,所以两个人共走了两个全程,所以从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为:900x2(100+80)=10分钟。

8.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八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多少牌,小华得多少牌,小强得多少牌。

  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正确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进行分析。

  逻辑推理问题奥数竞赛题:

  解:

  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

  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符合题意。

9.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九

  用一批纸装订一种练习本。如果已装订120本,剩下的纸是这批纸的40%;如果装订了185本,则还剩下1350张纸。这批纸一共有多少张?

  答案与解析:方法一:120本对应(1-40%=)60%的总量,那么总量为120÷60%=200本。当装订了185本时,还剩下200-185:15本未装订,对应为1350张,所以每本需纸张:1350÷15=90张,那么200本需200×90=18000张。即这批纸共有18000张。

  方法二:装订120本,剩下40%的纸,即用了60%的纸。那么装订185本,需用185×(60%÷120)=92.5%的纸,即剩下1-92.5%=7.5%的纸,为1350张。所以这批纸共有1350÷7.5%=18000张。

10.六年级小学生奥数举一反三练习题 篇十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小学奥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