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案>导航 > 热点专题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设计

2019-10-23 14:2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给文件建新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内容少的一课,在单元内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的文件移动做好准备。

  二、课前准备

  1、资料准备将本课的教学素材发放到学生电脑的D盘中。

  2、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掌握打开文件夹的操作能够快速准确地打开文件夹窗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件类型及其与扩展名之间的关系,认识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理解文件夹与文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文件夹的概念及其与文件的关系,了解文件的类型。

  2、教学难点

  认识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数文件都有扩展名,那么扩展名的作用是什么呢?

  2、创建文件夹

  创建文件夹的方法有很多种,窗口的左侧有一个“常见任务”窗格,单击其中的“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即可,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单击右键,使用快捷菜单也可以。指导学生对文件进行重命名:

  (1)、用鼠标选择中文输入法

  (2)、选择文件重命名命令

  3、输入文件名。

  在此过程中要强调不能更改文件的扩展名。

  六、知识扩展

  1、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2、文件的搜索

  3、文件的关联

  4、文件的图标

  5、常见的文件类型

文件之家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文件名的构成、文件的扩展名。

  2、了解文件的类型、大小、修改日期等属性,认识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

  3、理解窗口中文件的查看方式、排列顺序。

  4、使用WindowsXP系统的搜索功能搜索文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提出问题:你去过商场吗?商场里的商品多不多,要找到所需的商品难不难为什么?假如把它们放乱,会怎样?

  2、设计一个小游戏,比如,教师准备一些写有字的卡片,杂乱无章地摆放,让学生从中找出一张,计时。再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摆放,让学生从中找出一张计时。

  3、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情况下好找一些?为什么?

  4、你们的电脑里有哪些文件资料?都保存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看的、好听的能展示给大家看看吗?

  二、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打开“我的资料”文件夹窗口提示学生单击后退、前进按钮体会其作用。

  2、指导学生改变查看方式查看图片。

  3、指导学生改变文件的排列顺序。

  4、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何种情况下选择缩略图?什么情况下选择详细信息?

  5、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告诉学生: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只知道文件名,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不能找到?

  6、指导学生搜索文件,体会搜索文件的作用。

  三、动手实践

  1、指导学生继续完成“学一学”的操作任务。

  2、指导学生试着完成“做一做”的操作任务。

  3、巡视、监督、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提醒学生相互帮助。

  四、学习指导

  1、人有姓名,文件也有名称。请同学们观察电脑中的文件,看一下文件名的格式是什么?

  2、文件有大有小,如何表示文件大小呢?请同学们观察电脑中的文件,它是如何表示大小的?

  3、讲解表示文件大小的单位,要求学生观察各个磁盘的大小。

  五、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内容如查看方式有几种?如何搜索文件等、文件名、文件大小等问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完善美化倡议书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形、颜色以及字符间距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技能性目标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使颜色搭配合理、字号大小搭配适当。

  3、情感目标

  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3)字符间距的设置方法;通过“字体”对话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师讲解时间约15分钟,学生操作时间约25分钟。

  教学方式:教师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讲解、演示,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屏幕投影:未美化“环保倡议书”与美化后“环保倡议书”对比画面。教师活动:

  提问:两种不同的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学生1:字的大小粗细颜色不同,教师点评。

  学生2:字与字间的距离不一样,教师点评。

  学生3:字的位置不同,教师点评。

  学生4:……,教师点评。

  第二阶段:自主学习

  打开E:\中“环保倡议书”一文,根据老师演示的步骤,尝试进行设置、美化。

  教师巡视,解决部分学生问题,并对突出问题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教师讲解

  展示学生设置的优秀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针对本课重要知识点,以及刚才同学们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点评。

  1、打字时的正确坐姿重要。有些同学平时进行单独打字训练时,都能够注意正确的打字习惯,可是在操作时,就忘记了,一定要记住。相信同学们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

  2、操作时一定要先选中文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4、段前空两格时击空格键是不正确的。

  5、要注意养成随时保存的好习惯。

  第四阶段:协作学习

  选出每小组的小老师若干名,即先完成的同学,小老师协助老师帮助本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完成操作作业,后我们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完成速度快,效果好。

  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出好或快的小组)。

  第五阶段:评一评

  根据本课的学习情况,给自己打分。

教案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