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技能目标: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询问孩子们喜欢哪些小动物?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他们是怎样练就的?小黄莺是怎样练唱歌的?
出示课题“小黄莺唱歌”。
二、启发质疑
小黄莺第是怎么唱歌的?从此它是怎么努力的?后来唱的怎样?
三、配乐听读感知,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在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师指名读课文(2—3名)。
4.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识或认不好的字。
5.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6.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7.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
四、精读理解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
1.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小黄莺第失败后的灰心丧气;妈妈亲切、和蔼、鼓励的话语;小黄莺经过努力后,又上台,表现出的轻松和欢快的心情等等。
2.小组讨论小黄莺唱了几次歌,为什么后能唱好?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黄莺努力练歌时,它是怎么想的?从那以后,它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有感情朗读。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
1.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
2.给学生一定时间,练习讲这个故事。
3.指名讲,佩戴头饰。
4.其他的同学自由发言,可以讲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问,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二、讨论交流
你有过小黄莺那样的经历吗?你想向那些胆怯的同学说些什么?
三、识记,书写生字
1.让学生认真观察这5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让学生先描红,再仿写,把字写工整,写准确。
3.同桌互相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字还要进行修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指导背诵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
2.教师指名复述课文(2—3名)。
3.自由背诵课文,教师进行指导。
五、总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请写到小本本上。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12个生字。
★借助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会讲故事。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听。
师:很久很久以前,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天上飞的、又地上跑的。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为了增进彼此的友谊,他们决定隔一段时间就举行联欢会。接下来的故事是围绕小黄莺讲的,老是想学完这节课由你们来讲故事,好吗?(出示小黄莺头饰)
导入环节老师吸引人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讲故事的语气、方法,同时激发孩子讲的欲望。
生;好
师:打开书第24课《小黄莺唱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同组交流难记的字,并正确认识12个二类字。
第读课文要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交流字的记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多种字的记忆方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划出了二类字。本次读课文也是让学生在熟悉一下二类字的字形及字音。
接下来就是老师出示几只带有二类字的小白兔,让孩子们帮小白兔找到写有字音的小房子。可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孩子认字的兴趣。
老师范读课文,让孩子从老师合理的语气中感受朗读技巧。
让学生再读课文,模仿老师的语气,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唱歌是后一个上台的。
师:为什么小黄莺后一个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不敢上台表演,所以后没办法才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所以后上台。
师:她唱得怎么样?
生:唱得不好听。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害怕了声音抖了,所以唱得不好听。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二次唱歌唱得非常好。
师:为什么第二次唱得好听了?
生:小黄莺胆子大了,唱得就好听了。
生:因为小黄莺练习了很多次,所以就唱得好听了。
生:我还知道第小黄莺没唱好,是因为它缺乏自信,后来经过练习就有自信了,所以就唱好了。
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预习非常到位,所以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快就树立出来了。此时老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适时知道朗读。
师:小黄莺两次唱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生:因为这都是妈妈鼓励的结果。
师:找到妈妈鼓励的话语读一读。(指导朗读)
从朗读中指导记忆两次唱歌的时间,及唱的结果。
师:故事学完了,你能把故事试着讲出来吗?现在小组内讲一讲,可以小组成员帮一帮。
组内讲故事时,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达到了每组由至少一名同学会讲了。
接下来在全班面前讲的同学,老师给戴上了小黄莺头饰,讲得好的老师发给了一个由老师制作的小黄莺的精美图片。
本节课教学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尤其在交流主要课文内容阶段,使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所有的学生思考和参与交流的机会。而且老师就是通过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肯定孩子能力的同时,更激发孩子探究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施交互式学习,让我体会到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老师千万不能代替。如果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由我讲解给孩子们的话,我想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不会那么深刻,而且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孩子当堂就能讲出故事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和获取知识,锻炼技能,体验情感,使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