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 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的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大禹治水和望夫石的图片,通过讲故事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浏览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讨论、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后期都城
教学难点
1.夏朝建立的标志教法与学法
问题探究法、课堂讨论法、数轴演示法、比较法、图示法、分析归纳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运用大禹治水和望夫石的图片,通过讲故事引入。旁白: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组图片,第一幅同学们都认识吧,第二幅可能有点困难了,它和第一幅有很大的关系,它叫“望夫石”,是大禹的妻子生了他的儿子启在家门口等他回家,一等等了13年,后化成了一块巨石,这块石头又叫“启母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担任了部落首领,而后面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内容“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翻书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两段正文部分,结合大屏幕出现的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生阅读教材,举手回答大屏幕的问题:
①夏朝建立的时间
(让生写写,特别注意“约公元前2070年”的“约”和“前”不能省,结合世纪和年代对比讲解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去区别。
②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儿子接位,继承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表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一个国家产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得出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④统治中心
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直观的认识。
⑤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但是后还是衰落了,这和后一个王有很大的关系。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结合教材给出的夏桀暴 政的表现,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的图片,得出夏桀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
⑥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战争叫什么战争?
⑦展示成汤灭夏的漫画,逐步讲解,进入到下一个子目商朝的建立和迁都的学习。
二、商朝的建立和迁都
①让生看大屏幕,打出商朝建立要掌握的时间(再次强调“约”和“前”,推算世纪、年代)建立者、灭夏地点。
(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举手回答。)
②商朝建立后,几经迁都,后让商朝都城稳定下来的商王是谁呢?都城后定在哪儿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盘庚迁殷”。
③请生看大屏幕,打出盘庚迁殷要掌握的时间,迁都君王,都城。
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回答问题。
④展示都城殷的地图,用着重号标注,以示强调。
三、商朝的盛衰
①运用都城殷的地图,提醒学生看图例,商朝都城稳定后,国力日益强盛,它的势力范围远比夏朝广阔,请学生找出商朝势力范围的“四至”。生看地图,找答案,举手回答“四至”。
②隐藏地图,请几个学生背着说商朝的势力范围“四至”,加以巩固。
③商朝的强盛不光是它的疆域辽阔,还表现在它的经济非常发达,让生自己阅读课文23页,找出商朝经济发达表现哪几个方面,归纳得出关键词。
④生回答,老师大屏幕打出商朝强盛在经济的四个表现,逐步讲解。
(1)用“五谷丰登”成语的“五谷”讲解农业方面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多。(2)用甲骨文的文字符号让生猜“六畜”,来说明商超的畜牧业的发达,进而提高学
生的兴趣。
(3)用商朝青铜器的杰出代表,还有玉器制作的图片,展示商朝手工业发达。(4)用赔钱的贝字旁,来说明古代人是把贝壳当做货币,展示商朝出土的贝壳图片,
得出商朝商业的发达。
⑤商朝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但后还是衰亡了,这与谁有关呢?
展示商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师讲解炮烙之刑的来源和残忍,进而得出商纣王的残
暴统治,后得出商朝灭亡的原因。
四、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
由生讨论得出,引导学生得出“得*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必须为人*着想,不
然必将被人*所弃之。
五、自我测验
让生关书,背着回答,加以巩固该堂课的知识要点,完成学习测评的作业。齐读自
我测验,再次加以巩固。
六、板书设计
一、夏朝
(一)、建立
1、时间2、建立者3、统治中心4、首先进入王位世袭制的王
(二)、灭亡1、亡君2、原因二、商朝(一)、建立
1、时间2、建立者3、灭夏地点
(二)、迁都
1、时间2、迁都君王3都城
(三)、商朝的强盛
1、势力范围2经济发达表现
(四)灭亡
1、亡君2、原因
三、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
1、原因
2、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