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一>导航 > 备考辅导

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

2017-12-27 16:0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下面是©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

  4、多项式:;

  叫做多项式的项;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

  6、整式:;

  7、同类项:;

  8、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同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9、去括号:(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10、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次方程(组)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c=b–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主要依据

  1、去分母

  等式的性质2

  2、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

  3、移项

  等式的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5、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

  6、检验

  3、二元一次方程组

  (1)将二元一次方程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指导思想是转化的思想;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a2,a为边长,S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

  (2)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

  圆:L=2πr,r为半径,L为周长。

初一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