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法干警>导航 > 模拟试题 >江苏

2016年江苏省政法干警考试非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2016-04-21 14:26:00 来源:无忧考网
二、非选择题:
  30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参考答案】
  背景: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拥有私田的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实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此社会背景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内容:(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按爵赐给田宅。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
  (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旧制度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一个,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1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的自我发展是内在根据,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条件,对其发展起推动作用。
  (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经营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予以说明,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2)材料二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从这段材料中引用一句和材料四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
  (4)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策倾向于哪一材料中的观点?结合这则材料阐述被选择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主要治世之道:德、礼。引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缺陷:忽法治的作用。
  (2)苟子思想:儒法兼用。主张“礼义”、“法政”和“刑罚”三者并用治理天下。
  (3)采用了材料三的主张。“知威势可以禁暴”“以刑杀为威”。
  (4)材料二。因为这段材料主张既重视思想教育,又重视法制建设。
  33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水库调水,经过 、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参考答案】
  (1)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2)长江华北
  (3)京杭大运河江苏 山东 河北 北京 天津
  (4)丹江口郑州石家庄
  (5)能够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法干警江苏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