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页至6页,第Ⅱ卷7页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命题: 王桂林 杨德生 刘凌靖
第I卷 (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快 速、准确地计算,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梦想。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岁月。我国科技人员在“银河”系列计算机、“天河 一号”计算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研制出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回答19-20题。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
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魅力无穷 ② 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的根源
③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 珠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之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从珠算的发明到“银河”系列、“天河一号”再到“天河二号”的研制成功,证实了
①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 认识不断完善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亚洲艺术节在云南昆明举办。本届艺术节以“魅力亚洲、文化中国、七彩云南、美丽春城”为主题,学习借鉴亚洲各国文化的精髓,并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手法,让多彩多姿的云南传统民族艺术焕然一新。这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④ 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孙子兵法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哲理相符的是
A.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呐
B.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C.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
D.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由于
①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② 符合规律的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 精神是万能的,则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④ 实现美好梦想需要正确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
A.商朝 B.原始社会 C.秦朝 D.西周
25.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汉朝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C.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26.《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中写道:“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同的法律。”其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B.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基础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27.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 “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这句话反映的核心思想或精神是
A.理性精神 B.宽容精神 C.和谐思想 D.民主精神
28.有学者指出,充足的劳动力本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却是例外的,其工业领域劳动力的相对不足,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其理由是
A.劳动力多寡并不影响生产 B.有欧洲大量移民作为补充
C.促使生产中机器的采用 D.美国经济发展自成体系
29.如下图,如果用它来表示西欧历某一现象的大致变化情况,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
30.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该学者
A.推崇尊孔复古 B.建议完善代议制民主
C.不认同《临时约法》 D.肯定加强中央权力
31.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铁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国共两党争夺抗战的主导权 B.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全面游击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于一致
32.1921年《学艺杂志》之《文学与国家关系》一文中写到:“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数典而忘祖,舍田而耘,立见其败。”这段话反映了作者
A.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固思想 B.全盘否定西方文化的价值
C.反对中西文化的调和 D.没有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
33.受内外因素的作用,1933年7月《申报月刊》发起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讨论,共收到3篇短论和16篇专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倾向,完全赞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导致这一倾向形成的国际因素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上取得良好效果
B.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卓越
C.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质疑
D.罗斯福新政中对劳工权益的保障
34.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6美分,利润为99.4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美元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C.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35.有科学家曾预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不剩下。”这位科学家
A.提出的理论能正确解释潮汐的成因 B.提出的理论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D.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l60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5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 一 ) 必考题(共135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应统制的是人民的什么经济行为呢?据我的愚见,政府(指国民政 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四、统制人口,不使过庶,并限制劣种之传殖。五、统制大规模工业,创造国家资本。六、统制国民消费,使之 合理化。
——李权时《统制经济的前瞻与后顾》(1934年8月15日)
材料二 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货币主义代表)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才能实现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1)概括材料一中李权时的经济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主张做简要评价。(1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弗里德曼的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与李权时的统制经济思想相比,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主张是什么?(9分)
41.(12分)某经济史研究学者根据生产力演进方向和经济体制演进方向绘制出下列的坐标图,阅读图示,回答问题。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4)四个象限中任选三个经济类型进行说明。(说明:对所选每个经济类型从经济体制演进方向和生产力演进方向两个维度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选修部分)
张澜先生是中国近代的民主人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 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 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 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权力机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的思想主张。(6分)
(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云南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4-35.DBBAC ADBDB CB
二.非选择题
40.(1)概括:李权时的统制经济思想主张国家对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包括生产、消费、金融、贸易等方面)。(5分)
评价:李全时的统制经济思想反映了当时国人希望本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上发挥重大作用,使国民经济在各个方面得以独立健康有序的发展。(5分)
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市场的调节配置作用丧失,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当时中国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主权仍然不能完全独立,国民政府在各方面不得不受制于外国侵略势力,是不可能达到全面独立管控国民经济的。(6分)
(2)背景: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涨现象;国家干预效率低下,凯恩斯主义失灵。(6分)
比较:与李权时的经济主张相比,弗里德曼着重强调自由的市场经济。(3分)
41.答案提示;
(1)古代自然经济是一种手工劳动条件下的封闭体制经济。(2分)
如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为手工劳动,且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很大的封闭性。(2分)
(2)原始工业经济是一种手工劳动条件下的开放体制经济。(2分)
如中国宋代,生产力仍然属于手工劳动阶段,但海洋贸易发达,体制开放性很强。(2分)
(3)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机器生产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2分)
如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仅生产力已经进入机器大
生产阶段,而且非常重视对外开放。(2分)
(4)计划经济是一种机器生产条件下的封闭体制经济。(2分)
如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虽然在生产力上已经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但是在经济发展、管理上具有很强的封闭或半封闭性。(2分)
45.(1)关注民生;普及教育;公平公正;反对革命;主张改良。(3分)
(2)变化:赞同民主集中制;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主张人民主权。(3分)
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制,镇压民主运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张澜对民主政治的追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