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2015-12-18 14:48:00 来源:无忧考网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顶峰的结晶。这部小说的情节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贵族青年涅赫柳多夫在纯真的少年时期爱上了姑妈家的侍女玛斯洛娃,引诱并抛弃了她。天真美丽的少女在被伤害之后走投无路,受尽屈辱和折磨,美好的灵魂被扭曲,从而沦为妓女。八年后在一次法庭审讯中,命运使这两个已遗忘了过去的人偶然重逢。玛斯洛娃被冤枉犯谋杀罪,被判往西伯利亚服苦役。涅赫柳多夫在自责、悔恨而矛盾的心情中积极救助她,为还她清白而努力地在法庭、监狱、教会、政府机关甚至宫廷等上层社会之间奔走、斡旋。在这过程中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涅赫柳多夫身上精神的人性不断战胜兽性的人性,最终精神的人性复活,在爱的哲学中获得了新生。在监狱中,在和流放犯、政治犯等人的交往中,在涅赫柳多夫的帮助下,玛斯洛娃身上的美好人性也得到复归,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马特维·尼基季奇终于来了。那个身体消瘦、颈脖很长、步子歪斜、下嘴唇也歪斜的民事执行吏走进了陪审员议事室。
这位民事执行吏是个实在人,受过大学教育,但是不管什么职位他都保不住,因为他狂饮成癖。三个月以前,他妻子的靠山,一位伯爵夫人,为他谋得这份差使,他至今还保着这份差使,为此他很高兴。
“怎么样,先生们,人到齐了吗?”他说,戴上夹鼻眼镜,从眼镜上方瞧着。
“好像到齐了,”快活的商人说。
“我们来核实一下,”民事执行吏说,他从衣袋里掏出一页纸,开始点名,每点到一人,他或者从眼镜上方,或者透过眼镜朝对方看一眼。
“五等文官尼基福罗夫。”
“是我,”仪表堂堂、熟知各种讼案的先生说。
“退役上校伊万·谢苗诺维奇·伊万诺夫。”
“到,”一个穿着退役军官制服的瘦子应声答道。
“二等商人彼得·巴克拉绍夫。”
“是我,”性情温和的商人咧着大嘴笑吟吟说,“都准备好了!”
“近卫军中尉德米特里·涅赫柳多夫公爵。”
“我是,”涅赫柳多夫应道。
民事执行吏从眼镜上方望着涅赫柳多夫,特别恭敬优雅地朝他鞠了一躬,仿佛对他与众不同。
“上尉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丹琴科,商人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库列绍夫,”等等,等等。
“上尉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丹琴科,商人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库列绍夫,”等等,等等。
除了两人,其他全到了。
“现在,诸位先生,请进入法庭,”民事执行吏以优雅的手势指着门说道。
大家都纷纷起身,互相谦让着走出门,来到走廊上,又从走廊进入法庭。
法庭是一个又大又深的房间。房间的一头是一个高台,台边有三级台阶。高台中央摆着一张桌子,桌上铺着绿呢桌布,桌布边缘饰有深绿色流苏。桌子后边放着三把圈椅,橡木椅背很高,雕刻着各种花纹。圈椅后边的墙上挂着镶金边的镜框,镜框里嵌着一幅色彩鲜明的将军全身肖像。将军穿着军服,佩着绶带,两脚稍息姿势,手扶军刀的刀柄。右边墙角上挂着一个神龛,里边供着头戴荆冠的基督圣像,圣像前摆着一个读经台。右侧还有检察官用的斜面高写字台。与写字台相对的左侧,靠后摆着书记官的一张小桌,靠前离旁听席较近的地方,有一道光滑的橡木栏杆,里边摆着供被告坐的长凳,现在长凳还空着。高台的右边摆着两排供陪审员坐的高背椅子,高台下边的右侧摆着几张供律师用的桌子。法庭被一道栏杆一隔为二,上述所说的都是法庭的前半部。法庭的后半部摆满了一排排长凳,一排比一排高,一直到后墙跟。在法庭后半部的前排几把长凳上坐着四个既像女工又像女仆的妇女,还有两个男人,也是工人。他们显然被法庭豪华摆设的威严所震慑,因此怯生生地低声交谈着。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