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精选18篇)

2025-05-13 14:2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穿越千年时光长河,文言文以凝练的文字记录着古人的智慧、情感与哲思,®无忧考网精选了18篇文言文名句,涵盖历史典故、治国之道、修身之法,每一句都蕴含着跨越时空的力量。搭配精准翻译,既能助你突破语言壁垒,轻松应对学习与考试,也能让你透过文字,与先贤展开对话,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与魅力,感受文言之美在现代社会的鲜活生命力。

1.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一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解释:熙熙、攘攘:盛、多。全句译文: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

  解释: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很快就过完一生了。

  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自《论语·子罕篇》

  解释: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迂腐,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2.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二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释义: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自《论语·子路篇》

  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3.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三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释义: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释义:颊骨和牙床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释义: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4.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四

  1、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摘自《小窗幽记·集醒篇》

  译文:把巧捷包藏在朴拙中,用隐晦的手法做光明正大的事,在混浊的世态中寄托清廉的作为,以委屈求全作为日后发展的手段。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译文: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3、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摘自《菜根谭·概论》

  译文:一个人如果心地光明磊落,即使处在漆黑的屋子之中,也如同站在万里晴空之下;一个人如果有邪/恶之念,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会遇见厉鬼。

5.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五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释义: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释义: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摘自《韩非子·喻老》

  解释: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

6.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六

  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释义:推荐人才,在外,不避开自己的仇人,在内,不避开自己的亲人。

  2.“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释义: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绩。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释义:节俭是一切美德中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的恶。

7.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七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摘自《论语·八佾篇》

  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2、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尚书》论事,明白得就像太阳、月亮交替发光一样,清楚得就像参星依次出现一样。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从前的往事再多,到昨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8.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八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自《论语·微子篇》

  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摘自《庄子·外篇·秋水》

  解释: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有仁德的人像山一样稳健安静,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

9.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九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10.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

  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文】千里大堤,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1.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2.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二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文】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3.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三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译文】学习知识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文】聪明的人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4.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四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文】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文】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文】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15.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五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文】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16.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六

  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译文】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晞

  【译文】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3.博观而约取,厚职而薄发。——苏轼

  【译文】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师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7.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七

  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8.经典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篇十八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