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 )对人体危害。
A.长波
B.中波
C.微波
D.短波
2.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来降低噪声强度的技术是指( )。
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减振
3.( )技术是从噪声传播途径的角度来加以控制的。
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减振
4.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工业区夜间短促鸣笛声的噪声其峰值可以不超过( )。
A.55dB
B.65dB
C.70dB
D.60dB
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1993),工业区应执行( )标准。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答案:
1.C。解析: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与波长有关,长波影响较弱,随波长缩短影响加重微波影响。
2.B。解析:这是吸声降噪的定义。
3.A。
4.C。
5.D。
6.( )是振动引起的疾病。
A.水俣病
B.职业性雷诺氏症
C.痛痛病
D.致癌致畸
7.( )不是噪声的特征。
A.局部性
B.有残剩的污染物质
C.危害是慢性的和间接的
D.是不需要的声音
8.常用的噪声评价量有( )。
A.响度和响度级
B.A声级
C.噪声评价数
D.上述三种
9.下列不属于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危害程度特点的是( )。
A.比电离能越大的辐射核素,内照射的危害性越大
B.半衰期越短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C.滞留于人体内时间越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D.能浓集放射性核素且对辐照敏感的器官,易于遭受破坏
10.下列关于橡胶隔振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耐油污
B.适于高温和低温下使用
C.易老化
D.形状可自由选择
答案:
6.B。
7.B。
8.D。
9.B。解析:半衰期越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10.B。
11.下列可用于有毒有害废物的处置的方法是( )。
A.卫生土地填埋
B.安全土地填埋
C.工业废物土地填埋
D.土地耕作
12.破碎比表示为( )。
A.固体废物压缩后体积减小的程度
B.固体废物在破碎过程中粒度的减小倍数
C.固体废物在破碎过程中粒度的减少量
D.固体废物在压实操作中体积的减少量
13.高炉渣是( )过程中排出的废物。
A.炼钢
B.制纯碱
C.制硫酸
D.冶炼生铁
14.堆肥化按原料发酵状态不同可分为( )两种方法。
A.间歇堆积式和连续堆积式
B.静态发酵法和动态发酵法
C.好氧堆肥法
D.高温堆肥法和中温堆肥法
15.有机厌氧发酵依次经历( )阶段。
A.液化、产甲烷和产酸
B.产酸、液化和产甲烷
C.产甲烷、产酸和液化
D.液化、产酸和产甲烷
答案:
11.B。解析:卫生填埋多应用于处置无须稳定化预处理的废物,对城市垃圾的填埋最为普遍;安全土地填埋实际上是一种改进的卫生土地填埋,主要针对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置;工业废物填埋:用于处置一般工业有害废物,如来自烟气脱硫后的石膏。
12.B。解析: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破碎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少的倍数,即表征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13.D。解析: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物,由矿石中的脉石、燃料中的灰分和助溶剂(石灰石)等炉料中的非挥发组分形成。炼钢过程中排出的是钢渣;制硫酸时产生的废渣是硫铁矿。
14.B。解析:堆肥化系统按堆制方法分为间歇堆积法和连续堆积法;按原料发酵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发酵法和动态发酵法;按堆制过程的需氧程度分为好氧法(高温快速堆肥)和厌氧法。
15.D。解析:厌氧硝化反应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水解和发酵细菌作用下,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利于微生物吸收和利用;第二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上一阶段产物转化成H2、C02和乙酸等;第三阶段,在产甲烷菌作用下,把前阶段产物转化成CH。等。
16.低温破碎的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
A.低温软化
B.低温硬化
C.低温脆化
D.低温熔化
17.污泥调理的目的是( )。
A.改善污泥浓缩和脱水的性能,提高机械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
B.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缩小污泥的体积
C.去除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
D.去除污泥颗粒内的毛细管结合水
18.下列有关热解和焚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焚烧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
B.焚烧是吸热反应
C.热解的主要产物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物质
D.热解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19.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是( )。
A.热处理
B.污泥调理
C.分选
D.压实
20.下列关于筛分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废物中粒径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与粒径大于筛孔尺寸的物料的质量之比
B.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的质量之比
C.废物中粒径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与入选废物的质量之比
D.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
答案:
16.C。解析:低温破碎是对常温下难以破碎而在低温下容易变脆的固废(如汽车轮胎、包覆电线、家用电器等)进行破碎的技术。
17.A。解析:污泥调理是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的性能,提高机械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
18.C。解析:焚烧是用加热氧化作用使有机物转化为无机废物,同时减少废物体积。热解是在缺氧的气氛中进行的热处理过程。经过热解的有机化合物发生降解,产生多种次级产物形成可燃物,包括可燃气体、有机液体和固体残渣等。
19.B。解析:污泥调理是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的性能,提高机械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
20.B。解析:筛分效率是指筛下的产品重量与固体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颗粒的重量之比。
21.下列技术中,( )不属于重力分选技术。
A.风选技术
B.重介质分选技术
C.跳汰分选
D.磁选技术
22.在垃圾填埋的酸化阶段,渗滤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COD和有机酸浓度较低,但逐渐升高
B.COD和有机酸浓度都很高
C.COD和有机酸浓度都很低,pH值介于6.5~7.5之间
D.COD很低,有激素浓度很高
23.某城市日产生活垃圾800t。分选回收废品后剩余生活垃圾720t/d,采用厌氧硝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处理产生的沼气收集后采用蒸汽锅炉进行发电利用。对分选后垃圾进行分析得出:干物质占40.5%,可生物降解的干物质占干物质的74.1%,1kg可生物降解的干物质产沼气为0.667m3,试计算该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发电功率是( )MW。
A.7
B.8
C.9
D.10
24.测定固体废物易燃性是测定固体废物的( )。
A.燃烧热
B.闪点
C.熔点
D.燃点
25.废计算机填埋处置时的主要污染来源于( )。
A.酸溶液和重金属的释放
B.有机溴的释放
C.重金属的释放
D.有机澳和重金属的释放
答案:
21.D。解析:重力分选包括风力分选、惯性分选、重介质分选、跳汰分选等。
22.B。解析:水解酸化阶段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如HAC)等。
23.B。解析:产气量=720×0.405×0.746×1000X0.667m3=145094.91m3发电功率=145094.91×18000×0.3MW=8.0MW
24.B。
25.D。解析:计算机是由各种金属、玻璃以及塑料制成的。显示器的污染较大,废显示器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显像管中含有大量的铅及钡等;主机中各种板卡含有锡、镉、汞、砷、铬等重金属及PVC(聚氯乙烯)、酚醛等塑料盒溴化阻燃剂等物质;机壳、鼠标、打印机外壳、键盘是由 ABS、改性PS等塑料制成,涂有卤烃类的防火材料;中央处理器(CPU)、散热器、主板与硬盘等含银、金等贵金属及铜、铝等,中央处理器上的锌片和磁盘驱动器含有汞和铬;半导体器件、SMD芯片电阻和紫外线探测器中含有镉;开关和位置传感器含有汞;机箱含有铬;电池含有镍、锂、镉等;电线、电缆外皮为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26.喷雾焙烧法可回收的废酸种类为( )。
A.硝酸
B.硫酸
C.盐酸
D.硝酸和硫酸
27.垃圾转运站主体设施是( )。
A.供配电设施
B.给水排水设施
C.停车场设施
D.道路设施
28.固废湿法破碎兼具的功能是( )。
A.均质
B.同时高效破碎常温下难以破碎而在低温下容易变脆的固废
C.选择性
D.筛分
29.下列属于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措施的是( )。
A.设置缓冲区
B.场地周围修筑围墙
C.设置缓冲台阶
D.设置集水坑
30.限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热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
A.蒸汽压力
B.过热器温度
C.汽轮机效率
D.垃圾热值
31.某厂原使用可燃分为63%的煤作为燃料,现改用精选的可燃分为70%的煤,两种煤的可燃分热值相同,估计其炉渣产生量下降的百分比约为( )。
A.25%
B.31%
C.37%
D.43%
32.污泥含水量为80%,要调到含水量为65%,加含水率15%的稻草质量占污泥量的百分比为( )。
A.30%
B.25%
C.10%
D.60%
答案:
26.C。解析:喷雾焙烧法是直接焙烧法的派生方法,直接焙烧法处理废酸是将废酸在高温条件下氧化水解亚铁盐,并将水蒸发,得到氧化铁和再生酸,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直接焙烧法依照加热形式的不同,派生出喷雾焙烧法和流化床焙烧法两种。由以上分析可知,喷雾焙烧法可以回收处理盐酸,而硫酸和硝酸氧化性较强,不适合用此法回收。
27.A。解析:城市垃圾的转运就是指利用中转站将各分散收集点较小的收集车清运的垃圾,转装到大型运输工具并将其远距离运输到垃圾处理利用设施或处置场的过程。转运站宜设置垃圾压缩机械。大型垃圾转运站转运工艺如下:垃圾清洁车在高货位上的卸料台卸料,倾人低货位的大料槽储存,推料装置将垃圾推人到压缩机漏斗内,然后压缩机将垃圾封闭压人大载重量的运输工具内,满载后由机动车辆运输。因此,垃圾转运站的主体设施应为供配电设施,从而保证转运顺利进行。
28.A。解析:湿式破碎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可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湿式破碎具有以下优点:使含纸垃圾变成均质浆状物,可按流体处理;不孳生蚊蝇、无恶臭、卫生条件好;噪声低、无发热、无爆炸、无粉尘等危害;适用于回收垃圾中的纸类、玻璃及金属材料等。
29.C。解析:设置缓冲区、场地周围修筑围墙是为了确保周围居民的安全,以防无关人员进入场地。设置集水坑是为了收集垃圾浸出液,属于浸出液收集系统的一部分。设置缓冲台阶(也叫多级台阶)是为了保证填埋场的边坡稳定性。
30.D。解析:影响垃圾焚烧发电的主要因素有焚烧锅炉效率、蒸汽参数、汽轮机型和热力系统等。
31.A。
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