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接本>导航 > 模拟试题 >河北

2006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

2014-07-11 09:23:00 来源:无忧考网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06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试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单选
1. 运动是( )。
A. 物质的存在方式 B. 思维的存在形式
C. 时间的唇在形式 D. 空间的存在形式
2. 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 )。
A. 完整性 B. 结构性 C. 层次性 D.广延性
3.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 精神性 B. 能动性 C. 物质性 D. 实践性
4.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 )。
A. 对立的关系 B. 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
C. 统一的关系 D. 同一的关系
5. 人的认识过程是( )。
A. 观反映过程 B. 主观感觉过程
C. 反应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D. 单纯推理过程
6. 从起源看,国家是( )。
A. 自然而然产生的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成员订立契约产生的
D. 英雄人物创造的
7. 人的本质是(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一种亲属关系
C. 一种宗教关系 D. 一种师徒关系
8. 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
A.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9. 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要求最终达到( )。
A. 共产主义 B. 小康社会
C. 和谐社会 D. 共同富裕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至少需要( )。
A. 30年 B. 50年 C. 上百年 D. 上千年
11. 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的一个中心是( )。
A. 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政治建设为中心 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核心在…;本质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立党为公
C. 坚持从实际出发 D. 坚持为人民服务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发展经济
C. 保护生态
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4.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体是( )。
A. 发展高新产业 B. 保护环境
C. 经济全球化 D. 和平与发展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分配原则是( )。
A. 效率优先的原则
B. 兼顾公平的原则
C.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算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D. 先富带后富的原则
16.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 政体 B. 国体 C. 检查制度 D.军事制度
17.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
A. 工人阶级 B. 知识分子
C. 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D. 农民
18. 2006年1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讲的科学家是( )。
A. 叶笃正和吴孟超 B. 丘成桐和陈省身
C. 王大衍和李四光 D. 周培源和谈家桢
19.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用的飞船是( )。
A. “神舟”4号 B. “神舟”5号
C. “神舟”6号 D. “神舟”7号
20. 2006年一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 )。
A. 建设小康社会 B. 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建设现代化强国 D. 实现共同富裕
二、多选。
21.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 )。
A. 固有的联系
系 B. 突发的联系
C. 本质的联系 D. 必然的联系
22.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2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
A. 尊重劳动 B. 尊重知识
C. 尊重人才 D. 尊重创造
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个的精髓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发展经济
25. 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有( )。
A. 求真务实的观点 B. 科学发展观
C.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D.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
三、判断。
26.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7.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重大成果。
30.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1. 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依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32.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3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3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四、论述
36. 论述实践为何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7. 论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
38.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及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观点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回答: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
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D 3.C 4.B 5.C
6. B 7.A 8.B 9.D 10.C
11. B 12.A 13.A 14.D 15.C
16. B 17.D 18.A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 ACD 22.ABCD 23.ABCD 24.ABC 25.ABCD
三、判断题
26. F 27.F28.T 29.T 30.T
31.F 32.T 33.T 34.T 35.T
四、论述题
36.论述实践为何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题的标准,是有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2分)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和比较。
单纯的主观认识,或者单纯的客观对象,都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都不可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9分)
(2)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只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能把正确的轮变成现实,从而用实践的结果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9分)
37.论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经济在以劳务为主力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方面,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分)
(2)私营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有利于促进竞争,促使公有制企业向市面上场。(7分)
(3)外资经济有利于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加税收,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7分)
五、材料分析题
38.(1)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理。(5分)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5分)
(2)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那些观点?
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以下观点:
1.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的观点、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前两点给5分)
3.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点。
4.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观点。(后两点给5分)
说明:
表述不同,但意思与标准答案相同的,同样给分;如果某一要点答得全面、深刻、有新意,在该要点上可适当加分,围绕以上标准答案要。。

专接本河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