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顾问>导航 > 模拟试题

2007-2011企业法律顾问考试模拟试题

2014-05-23 17:15:00 来源:无忧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中属于( )。(2011年)

  A.综合资源法 B.资源行业法

  C.专项资源法 D.资源保护法

  答案:B

  解析: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主要由四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所构成。(1)首先是综合资源法。如国土整治法、水土保持法等。(2)其次是资源行业法。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等。(3)再次是专项资源法。如土地法、水法。(4)后是资源保护法。如自然保护区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适用( )。(2011年)

  A.《中华人民共利国水污染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答案:D

  解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同时,还规定除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外,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也适用该法。但是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该法,而是相应地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3.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 )。(2010年)

  A.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公共用地

  B.农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用地

  C.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D.农用地、工业用地和未利用地

  答案:C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残保护。选项C正确。

  4.根据《土地管理法》,征收基本农田以外耕地超过( )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2010年)

  A.35

  B.30

  C.25

  D.20

  答案:A

  解析:《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或者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征收上述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选项A正确。

  5.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2010年)

  A.山岭

  B.矿藏

  C.森林

  D.荒地

  答案:B

  解析:《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选项B正确。

  6.自然资源许可证可以分为资源开发许可证、资源利用许可证和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三类。这一分类的标准是( )。(2009年)

  A.自然资源的特点

  B.实施管理的目的

  C.实施管理的范围

  D.自然资源的开发进程

  答案:C

  解析:自然资源许可证的分类标准,自然资源许可证,从对其实施管理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资源开发许可证,如林木采伐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野生植物采集证等;二是资源利用许可证,如土地使用证、草原使用证、养殖使用证;三是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如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等。选项C正确。

  7.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2009年)

  A.缴纳耕地开垦费

  B.收回土地使用权

  C.缴纳土地闲置费

  D.征收土地使用费

  答案:C

  解析:《闲置土地处理办法》第4条规定,“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选项C正确。

  8.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我国设立的奖项是( )。(2009年)

  A.国家科学技术奖

  B.国家发明创造奖

  C.国家科学技术合作奖

  D.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答案:D

  解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二条规定: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 国家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选项D正确。

  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以上。(2009年)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选项C正确。

  10.野生植物采集证属于( )许可证。(2008年)

  A.资源开发

  B.资源利用

  C.资源交易

  D.资源探测

  答案:A
解析:从实施管理的范围来看,自然资源许可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资源开发许可证,如林木采伐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野生植物采集证等;二是资源利用许可证,如土地使用证、草原使用证、养殖使用证等;三是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如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等。按照上述分类,本题中的野生植物采集证属于自然资源许可证中的资源开发许可证。选项A正确。

  11.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般为( )年,长不超过10年。(2008年)

  A.1

  B.2

  C.4

  D.5

  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水法》的规定,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般为5年,长不超过10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期限届满45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延续的决定。选项D正确。转自中国企业法律顾问教育网

  12.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实行( )原则。(2008年)

  A.强带

  B.自愿

  C.激励

  D.保护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节能产品认证实行自愿原则。节能产品认证标志必须真实、有效。选项B正确。

  13.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69公顷,应由( )批准。(2008年)

  A.省级人民政府

  B.地级市人民政府

  C.县级市人民政府

  D.国务院

  答案:D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与此同时,该条第2款规定:“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选项D正确。

  1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批准。(2007年)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土资源部

  答案:C

  解析: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1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可见,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应报国务院批准。选项C正确。

  15.我国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由()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2007年)

  A.国土资源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答案:D

  解析:我国《矿产资源法》第3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可见,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是由国务院来行使的。选项D正确。

  16.经济林的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但不得将经济林的林地改为( )。(2007年)

  A. 薪炭林地

  B. 非林地

  C. 用材林地

  D. 竹林地

  答案:B

  解析:《森林法》第15条规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可见,经济林的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经济林属于林地,其使用权可以转让、入股,但不得改为非林地。选项B正确。

  17.野生植物采集证属于自然资源许可证中( )许可证。(2007年)

  A.资源开发

  B.资源利用

  C.资源交易

  D.资源保护

  答案:A

  解析:从实施管理的范围来看,自然资源许可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资源开发许可证,如林木采伐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野生植物采集证等;二是资源利用许可证,如土地使用证、草原使用证、养殖使用证等;三是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如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等。按照上述分类,本题中的野生植物采集证属于自然资源许可证中的资源开发许可证。选项A正确。

  18.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2007年)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我国《土地管理法》第37条第1、第3款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簧、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选项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2011年)

  A.海水 B.地下水

  C.经过工程调节的供水 D.经过开发利用的商品水

  答案:BCD

  解析:我国水法的调整范围既包括水资源,也包括经过开发利用的商品水和经过工程调节的供水。其中的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冰川等地表水资源。海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不属于水法的调整范围。综上所述,选项BCD正确。

  2.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清洁生产鼓励措施包括( )。(2011年)

  A.国家建立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清洁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B.在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C.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企业,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营业税

  D.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答案:ABD

  解析:本题清洁生产鼓励措施。(1)《清洁生产促进法》第32条规定:国家建立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清洁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选项A正确。(2)《清洁生产促进法》第34条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选项B正确。(3)《清洁生产促进法》第35条规定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选项C错误。(4)《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三十六条 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选项ABD正确。

  3.根据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合同未作约定的,办理原则应当是( )。(2011年)

  A.在合作转化中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新发明创造的权益归该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享有

  B.在合作转化中无新的发明创造的,科技成果的权益归合作各方共有

  C.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权利

  D.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转让该科技成果应经合作各方同意

  答案:CD

  解析: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由合同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合同优先)。合同未作约定的,按照下列原则办理:(1)在合作转化中无新的发明创造的,该科技成果的权益,归该科技成果完成单位;(2)在合作转化中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该新发明创造的权益归合作各方共有;(3)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权利,转让该科技成果应经合作各方同意。选项CD正确。

  3.根据我因《节约能源法》,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 )。(2010年)

  A.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

  B.向本单位职工低价提供能源

  C.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D.对能源消费实行协价

  答案:AC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煤、电。、天然气等能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向职工提供免费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情况。无偿使用能源或者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无限量使用能源,导致能源使用者缺少经济约束,造成能源浪费。因此,《节约能源法》禁止向职工无偿提供能源和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选项AC正确。

  4.关于我国节约能源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

  A.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企业不得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C.节能产品认证实行自愿原则

  D.生产者、销售者和运输者应当对产品上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的准确性负责

  答案:AC

  解析:《节约能源法》第4条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国企业法律顾问教育网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九条规定,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源效率标识,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节能产品认证实行自愿原则。选项AC正确。

  5.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2010年)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治理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C.公众参与原则

  D.污染者付费原则

  答案:ACD

  解析: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污染者付费(负担)原则。选项ACD正确。

  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2009年)

  A.同时设计

  B.同时检测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使用

  答案:ACD

  解析:根据《环境保护法》第26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参照上述规定可知B内容不属于此要求内容。选项ACD正确。

  7.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的法律原则有( )。(2009年)

  A.促进科技进步原则

  B.科学研究自由原则

  C.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科学技术共享原则

  答案:ABC

  解析: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第三条“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第十条“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国企业法律顾问教育网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依法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参照上述规定可知D内容混淆了,交流与共享的含义。选项ABC正确。

  8.可能属于国家所有,也可能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 )。(2008年)

  A.城市土地

  B.农村土地

  C.城市郊区土地

  D.宅基地

  答案:BC

  解析:我国《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对于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如被依法没收、征收、征购的为国有。选项BC正确。

  9.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 )。(2008年)

  A.鉴定标准

  B.鉴别方法

  c.识别标志

  D.识别方法

  答案:ABC

  解析:根据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选项ABC正确。

  10.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当遵循( )的原则。(2008年)

  A.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设

  B.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C.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D.责权利相结合

  答案:ABC

  解析:根据我国《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法》的规定,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具体原则包括: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选项ABC正确。

  11.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属于“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有( )。(2007年)

  A.致使幼树死亡1500株以上

  B.致使公私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

  C.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

  D.致使基本农田5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

  答案:CD

  解析:2006年7月21日《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下情形属于“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选项CD正确。

  12.甲单位新建一处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必须( )。(2007年)

  A.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B.执行“三同时”制度

  C.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D.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答案:BCD

  解析: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实施排污许可的,还要申请大气排污许可证。选项BCD正确。

法律顾问试题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