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能否结合报考岗位,在基层做到三个坚持有机统一。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三个坚持”自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到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2.进一步阐释“三个坚持”的含义以及重要性。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扬人民民主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3.联系实际:结合基层岗位特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有机统一。
2、习近平主席在某地考察,会见失业农民时,对一个村官说,基层工作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请结合你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习近平主席这句话提出的背景以及具体含义的理解,能否结合报考岗位,认识到情商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作中提高情商,做好工作。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习近平主席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广大基层干部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智商,更要具有较高的情商,情商对于我们做好工作至关重要。
2.阐明原因:一个人的情商决定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在现实工作中,智商再高,不懂人情世故,就会时常碰壁。通常高情商的人能够尊重他人,对自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目标明确,自信而不自满,乐观,幽默,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3.联系实际:结合基层岗位特征,努力提升自己的情商,并在工作中有所体现。
3、农村两户农民因为宅基地闹起了纠纷,村主任让你这个大学生村官去处理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题型】情境应变
【考察能力】应变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紧急情况的判断、处理能力。
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尽快处理村民之间的纠纷。
(1)赶赴现场,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了解相关情况。(2)分开纠纷双方,亮明身份,安抚情绪并承诺会帮其解决纠纷。(3)了解事情原由,找出纠纷矛盾点。(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判断,若不能及时解决,会帮助其寻找法律援助。
在村子里加强关于宅基地法律法规的宣传,也要努力缓和两村民之间的关系。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结合报考岗位,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2.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以及重要性。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指的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3.联系实际:在以后的审判工作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谈谈你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理解,结合报考岗位,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追求司法公正。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司法公正要求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缺一不可。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最终目的。
2.进一步阐释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重要性。做到程序公正能够有效地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达到实体公正的目标。
3.联系实际:在以后的审判工作中,努力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3、你如何理解“法官职业道德”?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官职业道德的理解。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法官职业道德是调节法官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官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评价法官职业行为的善恶和荣辱的标准,对法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法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律尊严至关重要。
2.进一步阐释法官职业道德的具体含义以及重要性。法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公正、廉洁、文明、忠诚、独立、严谨、勤奋等等,成为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3.联系实际:但对于法官来说,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独立与公正的司法理念,并时刻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鞭策自己,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