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后,自主选拔录取就进行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笔试。目前,笔试的组织形式,有联盟测试和单独测试两种。联盟测试是由几所高校联合组织笔试,测试科目和内容由各高校共同组成的命题委员会制定;单独测试则由高校单独命题进行。对于笔试,有的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获得面试的资格;有的高校将笔试和面试成绩折合计算。因此,要想取得自主选拔录取的合格证,拿下笔试尤为重要。
笔试:展现知识的积累
自主选拔笔试部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题多、面广,且变化大。题多是指题量大,相对答题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面广则指的是试题所考查的除了知识性的题目外,还有一些是考查考生理解、认识、观点的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观点清晰、逻辑分明并言之有理即可。这类型试题在自主选拔录取笔试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语文科目的阅读分析题、写作题,文综科目在材料分析题都是这种。2012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的语文试题中,有一题是让考生根据散文《生命的滋味》作者提到的“自杀是人生中最深刻的哲学问题”, 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写感悟;“华约”则有一道要求考生对比分析俄罗斯作家的小说《马车夫彼得》和鲁迅的《一件小事》。变化则是指自主选拔录取笔试题不会像高考题一样有固定的分值与题型,每年的分数分配与题型都会有变化甚至是很大的变化,因此要做好自主选拔录取题,就必须要理解到题目本身以外的精神内涵。
下面我就以最为了解的“北约”(注:指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组成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俗称“北约”。)试题为例,分科目列举一些2012年的笔试题来谈谈我的看法。
“北约”理科测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科则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各测试科目满分为100分,上午举行语文、数学考试,下午举行英语和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考试。因为是文科生,物理和化学我直接跳过了,在此就不作评价,据理科同学说物理考得很琐碎,化学不是很难。
关于语文,是因出题人不同而难度、题型最不定的一科。目前见过最难但也玩的是北大教授孔庆东出的题,比如让考生写四字词,要求每字偏旁一样,如“江河湖海”“魑魅魍魉”“琴瑟琵琶”, 还有要求让考生模仿贪官的口吻写一封认罪书,要求表现其虚情假意的一面。
2012年作文题为《暖》,要求700~800字,文体不限。还有一些选择题,的确没有办法准备,只能靠语感来做。现代文是《生命的滋味》,还有文言文翻译,这两道题与高中语文有相通之处。语文题量大,所以要做得快一些以免浪费时间。
北约的英语题首先有很大的题量,含有一篇完形填空,5篇阅读1篇改错以及20个汉译英的题目,印象深刻的是改错题,内容是伊朗核问题,相当得难,很多生词,我认识的许多高考英语成绩130分甚至140分左右的同学都说看不懂。所以英语真的很需要词汇量,但我觉得为了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而花费很多时间背单词的确没有必要,在做题的时候发挥对英语的感觉,尽量用理性思维排除,应该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数学题难易分明,有相对简单的题目,难度类似于高考的倒数第二道题,只要数学成绩较好不会动不了笔。难题则于数学奥赛题相似,有一定奥赛基础的同学会相对容易拿分。但是,实际上,参加自招的考生中有奥数基础的少之又少,那么怎样才能取得优势呢? 我觉得可以找一点往年的题研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然后找一点类似的奥赛题做一做,不在多在精。考场上在答难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空,就算完全不会也要按照往年的答案类型写出相应的步骤,尽量表现自己的思路,因为大学老师看重的不是结果,哪怕你是错的,只要体现了思考方式,应该不至于0分。
历史题包含8个选择题,一般是多选,没有正确答案,但四个选项有分值区别,选项4分,其它选项降分或无分,因此看待历史问题的眼光要多元,要全面,千万不能单一、绝对。还有两道论述大题。其中一道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中国三大宗教的所有事情,另一道是论述秦汉至明清中国版图的变化和形成过程。论述题应该是比较好拿分的。个人认为这种题切忌毫无思路的乱答, 如果对题目内容没有深刻、详细的了解,大可按照高中历史论述题的格式,从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内容(可包括多方面),影响等大方面展开,虽然不算新颖但至少有思路和条理。如果运气好碰到特别熟的题目,在时间允许下可以重新组织思路,比如按照共同点与不同点来比较,如果做得好分会更高。
政治有一道题3个小问,考查的是关于文化艺术品的看法。这道题实际与高考方向有一些重合,文化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由此可以知道在备考自主选拔录取考试的时候要结合高考的热点,从新的视角看待这些热点。
以上列举仅是我较为熟悉的北约考题。对于参加笔试,与身边同学交流后,有一些小建议:
1. 适当准备还是有效果的。自主选拔录取笔试没有考纲,每年变化大,一般不建议准备。但我与身边的同学都觉得准备还是有用的。但这里所指的准备并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书本外的知识要有所涉猎;平时要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除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外,还有心理上的准备。许多同学准备了很久结果还是铩羽而归,所以要正确对待,免得患得患失影响接下来的复习。所以,不要觉得自主选拔录取太多变准备起来没有用,准备其实是很有效果的。
2. 考试时间真的非常紧凑,战线太长,精力高度集中,所以吃好早饭睡好觉准备好身体很重要。有同学说最后考英语的时候眼睛已经花了,后悔没带眼药水…… 所以可以按习惯准备类似眼药水等用品。
3. 卷子上多写点总是没有错的。数学、物理、化学等不会做的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写出一些步骤,这样即使不能给出正确答案,也能表现自己的思维方式;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则不能是简单的陈述,还要有充分的阐释,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
笔试看点
1.测试科目
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笔试试题的科目设置与难易情况都有所不同。目前高中阶段划分文、理科,因此
大多数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也围绕文理科学习科目来设置。文科一般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理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测试科目,有些高校是单独进行,比如“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上午进行语文、数学考试,下午举行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考试(文理科分列);有些高校则是将某些相近科目融合成一堂考试,如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五所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内容为学科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
在考查学科能力之外,还有些高校根据考查选拔人才所具备的条件而设置较为独特的笔试内容,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笔试,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外,还设有电视节目分析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由于通过自主选拔后将进入电视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或编辑出版学(新媒体编辑方向)学习;北京中医药大学笔试由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测试组成,以选拔出对中医药学科有浓厚兴趣,并在中医药学科方面有独特见解与领悟能力的考生。
2.测试时间
自主选拔录取的笔试时间,前几年是置于寒假前进行。由于寒假前大多数中学都在进行复习,为了避免打乱参考学生的复习进程,从2012年开始自主选拔录取笔试的时间均置于寒假后进行。
此外,有些高校针对部分生源还尝试了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时间置于高考后,如东北大学针对辽宁省考生的自主选拔录取即在高考后进行。
3.加试
有些高校在自主选拔录取中会招收一些对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学科感兴趣,并希望进行大学后在相应学科、专业进行学习的考生。考虑到部分专业有特殊的要求,高校为了测试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是否具备学习该学科、专业的能力,会在笔试后加试。如北京林业大学针对报考园林、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的考生,在笔试后还将进行铅笔素描风景画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