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证>导航 > 模拟试题 >山东

201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卷二(4)

2011-08-13 13:39:00 来源:帮考网综合报道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_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具有特定的_________。

3._________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4.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_________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5.________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6.________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________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________的过程。

8.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这种课程是________课程。

9.社会学者将社会职业划分为两类:即________和________。

10.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________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11.教育包括教学,________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12.地方课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属________。

1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集中体现在他们的________。

1 4.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由此决定了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学,首要任务是教学任务。

15.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________。

16.人的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17.古代埃及也是大约在四千年前达到教育的鼎盛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________的场所。

18.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________,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9.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1)动机作用;(2)方向作用;(3)________。

20.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________和________。
教师资格证山东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