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税收信息采集力求准确。在全县构建协护税网络,同财政、国税、统计、发改委等部门建立了长期信息互换机制,将与税收相关的部门纳入网络,定期获得相关经济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有效获取相关涉税经济统计信息,作为分析税收收入必要的参考依据,力求从多个角度更准确地掌握税收变动的因素。
二是定期分析通报力求深入。每月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要求各征收单位对辖区内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逐个汇报,对阶段性组织收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阶段组织收入工作专题部署,掌握税源发展的整体状况,正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查找征管薄弱环节,探寻税源发展的不合理、不协调原因,进一步提高税源控管的针对性。
三是信息服务力求到位。按月编制《税收信息分析专报》,将分税种、分行业、分产业、重点税源、减免税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单位通报,为上级各领导指导地税工作提供必要信息。
四是税源控管力求把握重点。组织干部深入企业开展税源排查,对重点税源税负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加强对铝矿、煤矿、烟草等重点税源税负情况的调研分析,查看财务报表,掌握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在宏观经济增长与重点企业税负对比中寻找税收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