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审师>导航 > 备考辅导

威海市审计信息化工作取得四项成效

2008-06-17 20:03:00 来源:无忧考网
日前,威海市召开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王德江局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充实专业人才,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去年,局机关及各市区审计局相继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管理中心,分别招收了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各局结合实际,制订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实施和管理考核等做出周密部署,对计算机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及安全保密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工作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二是注重硬件配置,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审计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近三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累计投资300多万元,成为审计机关大的一项投资。在硬件配备上,注重配置机型性能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目前,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共配置台式计算机82台,服务器6台,手提式计算机132台,75%的计算机运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奔腾4处理器,一线审计人员基本达到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全市审计机关相继建成了局域网,实现了网络有效连接,形成了信息传输的快速、畅通。去年,市局在局域网上搭建了“审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中心网站,存录各种文件、资料等信息1000余条。建立了网上法制工作站、信息工作站,实现了审计复核的动态管理。 三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储备了力量。采取自学为主、培训为辅的方式,鼓励干部职工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先后邀请审计署、省厅、潍坊金三利公司、威海会计学校的技术专家,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了集中辅导。对计算机业务骨干,采取送出去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计算机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等形式,进行系统学习深造。1999年,全市审计人员全部通过了国家审计署计算机初级资格考试,2002年全市审计系统45岁以下的审计人员,全部通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考试。
四是重点推进,联合公关,计算机审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1年引进了省厅推广的“建审系统软件”,提高工作效率5倍以上,对工程造价的审减率平均提高了3-5个百分点。2004年,将“审易软件”实际运用,由农业环保科、外资科等在三个项目上进行了试点,拓宽了审计领域,扩大了审计覆盖范围,使审计人员从繁琐复杂的数据计算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荣成审计局在今年地税系统审计中,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审计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内审师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