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学课上,老师举着三角板问:“谁能找出黑板上的直角?” 我盯着教室的窗框,数出四个方方正正的角。下课铃响时,组长抱着练习册走来:“你的乘法竖式得了三颗星!” 阳光斜斜地照在作业本上,我发现地砖的格子也是整整齐齐的正方形,原来数学藏在教室里的每个角落。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精选16篇),欢迎大家阅读。
1.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一
我们做算术题时,怕做很复杂的题目,这时,巧算就起到作用了。
现在,我来教你们两种巧算的方法吧。
第1种:如果你遇到“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时,你可以这样巧算:用十位上的数字乘以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例如:5357=?怎么样?想出来了吗?其实很简单,先5+1*5=30,然后再30*100=3000,后3000+(3*7)=3021很简单吧,其实你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第2种:“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你会做了,可你会做“尾同头合十”的题目吗?现在我教你:十位上数字的乘积加上个位数字的和,再乘100,后加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例如:26*86=?哈哈,简单吧,只要你先2*8+6=22,然后再22*100=2200,后2200+(6*6)=2236。
现在你学会了这种方法,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算,怎么样,巧算很有用吧!
2.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二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3.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三
我正和妹妹玩得高兴,奶奶非把我叫去,让我给她算一笔账。
奶奶买了3斤4两的鸡蛋,每斤的价钱是3元5角,奶奶付了12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奶奶的话音刚落,爷爷就说道:"找1角钱!"我不相信爷爷能算得这么快,便用我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单价乘数量=总价;付出的.钱一花的钱=找回的钱,正好与爷爷的得数一样,找1角钱。我问爷爷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原来爷爷把3元5角分成3元+5角,先算3.4乘3=10.2元,再算3.4乘0.5既3.4的一半是17元,所以一共花了11.9元,付出12元,当然一角钱了。爷爷讲完后,我明白了,他原来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可以用到数学。让数学来为我们服务吧!
4.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四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5.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五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在昨天的数学课上。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6.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六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它的用途十分广泛。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专卖店买衣服,他挑中了一条裤子,标价286元。结账时,爸爸用了会员卡可以打8折,这时他微笑着问我:“建树,近你不是学到了小数的乘法了吗?你来算算这条裤子8折的话要付多少元?比原来的.价钱少多少元?我拿起纸和笔飞快地算起来: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于228.8元。比原价少:286减228.8等于57.2元。我抬起头来说:“8折要228.8元,比原价少57.2元,对吗?”爸爸说:“对的,你真聪明!”
我忽然想到:当另一个乘数小于1的时候,它们的积小于第一个乘数。付完钱后,我们又来到了菜场。我们先到了水产区,准备买一条扁鱼,我问阿姨:“扁鱼多少元一斤?”她说:“8元一斤。”我挑了一条中等大小的扁鱼,阿姨称了下1.3斤。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1.3乘8等于10.4元,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又对了!”阿姨收了我们10元,又送了我们几根香葱,付完钱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数的乘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和利用它。
7.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七
这数学考试,我竟然考了100分!还记得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考完了这份卷子。第一堂课下,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白白的纸,我心想:不好!难道是考试卷发下来了吗?我不禁哆嗦起来,翻开一看,原来是大试卷,不是答题卡,我松了一口气。第二堂课开始我就觉得心神不定了,好像将要有一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总之浑身都不安宁。下课了,我来到课桌前,发现又有一张白纸出现在我的课桌上,“这肯定又是大试卷。”
我若其事地翻开那白纸,一看,这不是大试卷,而是真正的答题卡,上面还有一根“火腿肠”和“两颗鸡蛋”正瞪大眼睛望着我呢!我紧张的'心顿时放开了,变成了一颗高兴的不能再高兴的心,这是我人生中第数学考满分。以前都是就差那么几分,所以考满分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个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回到家中,我想给妈妈一惊喜,哭着对她说:“妈妈……我数学……没……没考好……”妈妈担心地问:“怎么会考不好呢?你平时不是很努力的吗?”说完,我擦擦眼泪,忽然变了个脸说:“哈哈!妈妈你上当了!我考了100分,你以为你女儿有这么笨吗?”“唉!你这小丫头,演技到不错,长大了你就去当演员吧!”说完我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8.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八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非常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9.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九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首都北京。早在好久之前,我就听说北京哪儿风光无限,我早就想去了,可不,今天我就要去了!
早晨,我从家里9:10分出发,9:30乘公交车去机场,一路上,我傻呆呆地望着窗外,盼着早点到机场。10:30分,终于到机场了,爸爸问我:“文文,这一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嘻嘻,当然是一小时喽!”爸爸一心想刁难我,就说:“摆出个算式,试试?”我也不示弱,急忙回答说:“这个简单!先把30—30=0,再把10—9=1,就是一小时,但是,对我来说可以直接说出来!”爸爸没辙了,只好放我去玩。
原本飞机是11:15出发,可是空姐突然在广播中说:“亲爱的`旅客,对不起,空中航班较多,会误机,请您耐心等等,谢谢合作!”听到这一切,妈妈突然崩溃了,无奈地说:“本来安排好的一切,就因为误机,全给打乱了!还不知道会误多少时间,唉!”将近过了25分钟,终于起飞了,是在11:40分起飞,在飞机上,我望着天上的朵朵白云,看着看着自己就和白云平行了,又过了一会儿,看不见地面了,一朵朵白云掩盖着地面,好像是在给大地披上一层薄纱。
没过一会儿,就到北京啦!这时是:2:10分,爸爸又开始问了,他问:“从温州到北京开始起飞到目的地飞了多少时间?”我不耐烦地说:“当然是两个半小时啦!”爸爸说:“嗯,不错不错啊!”
哎呀,我不多说了,我还得上车呢!
10.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
寒假时,我的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我的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3.8=19平方米。
我自豪地告诉我的妈妈,买19平方米的地砖就够了。我的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我的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我的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约等于52.78,那我的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买53片就行了。”
我的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我的`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我的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我的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近我们的生活。
11.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一
我的外公是个关心国家的好公民。今天,他带我去郊外考察,多认识些动、植物。
他一时兴起,问我:“我这里有个等式,你看看吧?!”
我的心一下子被外公这个神秘的等式吸引住了,连连点头,说:“YES!”(是的)。
外公被我的话逗笑了,说:“小丫头,告诉你吧,1=10∶0000!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心里别提多纳闷儿了:这个等式真怪呀!1和10∶0000可有天壤之别呀,1怎么会=10∶0000呢!不可能,外公可能是在唬我,我偏不上当,看他拿我怎么样?于是,我漫不经心地问:“到底为什么呀?真难懂,您还是快点告诉我吧!”
外公听了,耐心地给我讲解:“其实这很简单!1表示1年,10∶0000表示10∶0000人。”
我半信半疑地又问:“这虽然简单,可为什么1年会等于10∶0000人呢?我又不明白了,再给我好好说说看!”
外公笑了笑,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一天,人们能砍好几十棵树,一年就能砍好几万棵树,也就是说四、五年过去了,可能树林就没了一些,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了破杯,使土质松散了。如果一年发好几次大水,那将会牺牲十万多人;如果树多了,人也没必要牺牲那么多!难道居居几万棵树能抵过所有在灾难中丧生的人们吗!所以我说的.等式的意思就是说一年砍几万棵树,会徒增十万多的牺牲人员!”
我听了,羞愧地说:“我以后会多种树,种花,为地球妈妈做‘美容,为保护地球妈妈做出贡献!”在此,我也要郑重地告诫人们:“不要再毁坏大自然,不要再毁坏动物的家园,更不要再毁坏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园!”
12.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二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13.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三
今天我研究了有关校车收入的情况。我们学校有5辆校车,每辆校车从上车门到下车门之间有两排坐位,每排有4个坐位,一共有8个坐位,12+8=20(个)坐位,从下车门到车尾,有3排坐位,每排有4个坐位也就是有3*4=12(个)。
其中有一个是售票员的坐位其它还剩下19坐位,在车上还有4个拉环,也就是说车上总共载23个乘客。票价每人一元。现在让我们来算一下校车的`基本收入,就是24元/辆。校车每天早上6点钟开出第一辆车,23点钟发出后一班车,每隔15分钟就开出一辆,一天总共有68班车。假定每辆车平均载30名乘客(每辆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有超载现象)一辆车一趟可以收入30元,每天开出68班次,一天收入2000元每个星期可以收入14280元,每个月收入57120元,每年收入685440元。
14.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四
同学们,在生活中,数学带给了我们很多好处,比如在买菜的时候可以快速算账,在数东西的时候可以快速合计。
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会碰到一些有趣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几个我的发现。
你会口算吗?下面我来教你几种巧妙的计算方法,第一种:如果你要算500乘以多位数时,只要把500扩大2倍再乘以被乘数,然后再把积除以2就可以了。比如算500×448628,先把500×2=1000,再把448628×1000=448628000,后把448628000除以2=224314000。第2种:如果你遇到“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时,你可以这样巧算:用十位上的数字乘以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例如:53×57=?怎么样?想出来了吗?其实很简单,先算(5+1)×5=30,然后再算30×100=3000,后3000+3×7=3021,你掌握了这个小窍门了吗?
数学真的太奇妙了!我要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掌握更多的技巧。
15.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五
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存在着数学。这不,快过年了,我们一家一起去大润发买东西,碰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在大润发里走着走着看到了脑白金,脑白金的上面竖着一个子,上面写着两个大大的数字和一个小小的`文字:“6.5折”。我妈妈只知道6.5折是打折的意思,便宜一些,可她却不知怎么算,这一直让她很苦恼。嘿嘿,这可巧了,我这个学期正好在学这个知识,这下我可以在老妈面前炫耀一下了,哈哈!“老妈,你知道6.5折怎么算么?”我笑嘻嘻地问道。“哦?我不知道。”妈妈迷茫地说。“嘿嘿,我来教你吧!”
“其实6.5折就是按这件物品原价的65%来算的,比如一盒脑白金100元,那打下来就是65元。”“原来是这样,”妈妈点了点头,可她又问“那如果不是100元,这样不就不好算了吗?”“没事,你也可以把6.5折化成小数0.65,然后用原价乘0.65,这样打折的价钱就出来了。”我真像一个老师在教育学生,嘻嘻!妈妈拍拍我的头,高兴地说:“真棒!”我听了心里喜滋滋的。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玩又有趣的数学知识,大家一起去发现吧!
16.数学日记四年级上册 篇十六
陆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数学小游戏——————抢“30”。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就是比谁先说到“30”。每个人多说三个数,少说一个数,按照顺序从1开始玩,说到30的人就获胜。
这个游戏看上去简单,玩起来就不一样了。我们和老师玩了好几次,都是老师赢了,我们很不服气,还想再来比,老师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老师问我们:“谁觉得自己能赢的举手。”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高高的举起手来。又过了几轮后,还是老师赢,老师问我们:“你们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呢?”我想了想说:“只要谁先说到26,谁就必胜无疑。”老师笑了笑问:“有没有更简单的?”老师见我们班里鸦雀无声,就说:“你们要想抢到26,就要先抢22。而要想抢到22,就要先抢到18,以此类推,就是要抢261014182226这些数字。”老师还问:“你们觉得先玩赢的几率大,还是后万赢的几率大呢?”我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先玩,有的说后玩。老师拍了拍讲台说:“我觉得先玩赢的几率大,因为先玩一开始就可以抢到2,所以是先玩。”
我听了老师的讲解,瞬间恍然大悟。
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也会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