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释义: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释义: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释义: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释义: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释义: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释义:同高的相比显得不够,与低的相比显得有超过之处。指处于中等状态。
2.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二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蜡烛越烧越短,装饰着云母的屏风上的烛影越来越暗了。天将破晓了,银河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经下沉。
嫦娥回忆往事时,应该后悔当初偷吃了长生不死的灵药,独自飞进这冷寂的月宫吧。如今她空对碧海青天,每晚都感到无比寂寞。
3.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三
观潮(背诵第3~4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四
走月亮(背诵第4自然段)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5.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五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空旷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照进树林深处,又照在一片青苔上。
注释:
鹿柴中的“柴”读作(zhài)。柴:同“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jǐng):夕阳,傍晚的阳光。景,日光。
复:又。
6.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六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夕阳洒下光辉,在江面上铺散开来。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似一颗颗珍珠,皎洁的月亮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这里指珍珠。
7.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七
*题西林壁(背诵与默写)【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的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样子都各不相同。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样子,只是因为自己置身于这庐山之中啊!
注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缘:因为。
8.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八
*雪梅【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与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都不肯服输。诗人难以评判梅花与雪花的高下,只能放下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9.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九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木枝和石头,用来填塞东海。
注释: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为:化为,成为。
堙(yīn):填塞。
10.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明月依旧像秦汉时代那样照着秦汉时代的边关,可是征战万里的将士还未归来。倘若飞将军李广依然健在,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11.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一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我端起斟满醇厚的葡萄酒的夜光杯,正要畅饮时,却听到马上弹起的催战的琵琶声。
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出征的战士又有几人能平安归来呢?
注释:
凉州词:唐代曲名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威武)一带。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12.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二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项羽:秦朝末年,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13.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三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笼罩着天空,天昏地暗。北风呼呼地吹着,送走了大雁,又吹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旅途中没有知心的朋友,普天之下还有谁不认识您呢?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唐代琴师。
曛:日色昏暗,即太阳暗淡无光。
不识君:不认识您。君,对人的尊称。
14.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四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注释: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
尝:曾经。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信然:的确如此。
15.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五
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四字成语眉清日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
16.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六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释义: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释义: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释义: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释义: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知识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17.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篇十七
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