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婴幼儿>导航 > 最新信息

立秋小知识(精选15篇)

2025-07-16 16:01: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它像一位温柔的信使,悄悄带来了秋天的讯息。当“立秋”的钟声敲响,暑气渐消,凉风有了丝丝凉意,大自然开始换上沉稳的秋装,万物也在悄然间酝酿着新的变化。以下是©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立秋小知识 篇一

  迎秋

  在古代,立秋被称为立秋节,是很重要的节日。早在周代,每逢立秋日,天子都要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立秋日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

2.立秋小知识 篇二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3.立秋小知识 篇三

  立秋当天下雨好不好?

  这一点估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在立秋节气当天下雨才好。因为在立秋的时候,正是中晚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开花结实的阶段,所以对雨水的需求量大,而这样降雨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就为丰产奠定基础。

  所以在民间就有“立秋雨淋淋,遍地生黄金”,或者是“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和“立秋有雨万人喜,处暑有雨万人愁”和“立秋有雨样样收。”等俗语。

4.立秋小知识 篇四

  秋老虎指的是在立秋以后所出现的持续的高温天气,其一般是发生在八/九月之交,而且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一周,长能能达到一个月以上。

  一般都是在8月20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期间,由于这个期间降水减少,所以在秋老虎期间的天气甚至比大暑期间更加闷热。

5.立秋小知识 篇五

  早立秋和晚立秋如何划分的。

  关于这种说法,在民间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认为是根据立秋在当天的时间早晚,如果是在上午交立秋就是“早秋”,而过了中午立秋就是“晚立秋”。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看立秋在农历的七月前还是后,在七月份立秋就是“晚秋”,而在六月份自然是“早秋”了。在民间有“早秋爽,晚秋凶”,则多数是以这种说法为准。

6.立秋小知识 篇六

  在古代民间把立秋当做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是因为在古代是以“节气法”来划分四季的,即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

  但是目前对四季的划分是采用“气温法”,即按照“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其中一个地区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算是进入秋季。而在立秋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还是处于夏季的,所以天气依然很热。

7.立秋小知识 篇七

  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是把立秋当成是秋季的到来。但是很多人对立秋也有误解,它并不是说秋季到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秋节气的记载是“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意思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农作物就要逐渐成熟了。

  因此立秋节气到了,也就意味着农作物逐渐成熟了,即将要迎来收获。同时还有一点,那就是立秋节气到了,炎热的酷暑逐渐退去,天气逐渐变得凉爽了。

8.立秋小知识 篇八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9.立秋小知识 篇九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所以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立秋过后,空调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0.立秋小知识 篇十

  立秋之后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11.立秋小知识 篇十一

  立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多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寒凉饮食要减少,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饮食营养要加强,立秋后可适当多吃肉食、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12.立秋小知识 篇十二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13.立秋小知识 篇十三

  吃饺子

  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

14.立秋小知识 篇十四

  啃秋

  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一家人一起啃西瓜或者香瓜,大家认为这样既可以预防秋痱子又可避免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这就是“啃秋”。

15.立秋小知识 篇十五

  贴秋膘

  由于夏天天热难免会影响人的食欲,所以会瘦下来。瘦了当然就要补了,人们会选在立秋这一天吃美味佳肴,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吃肉,意在象征着“以肉补膘”,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

婴幼儿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