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导航 > 最新信息 >黑龙江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2025年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

2025-07-02 16:3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2025年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已出炉,这篇关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2025年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的文章,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


  义务教育学校暑假时间为7月16日至8月31日,普通高中暑假时间为7月18日至8月20日,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参照普通高中暑假起始时间。

2.暑假安全教育攻略


  一、严防溺水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家长务必要高度警惕!

  1.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七不两会”:

  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陪伴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防护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发现险情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教育孩子发现有人落水,应及时大声呼救,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切不可贸然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

  2.孩子外出时,家长务必做到“四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返回。

  家长务必及时掌握孩子行踪,杜绝孩子长时间脱离安全监护。

  3.当孩子正在水中或水周围时,家长要做到专心、不间断、近距离,有效看护,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泳池或开放性水源边。

  4.若无法陪伴孩子时,家长请务必委托并叮嘱其他监护人尽到看护责任;同时,通过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

  二、交通安全

  1.教育孩子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同时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切记不可在马路上玩耍、嬉笑打闹或突然猛跑横冲直撞过马路。

  2.提醒孩子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边走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玩滑板、骑平衡车时,应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且禁止上路行驶。

  3.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乘电动自行车,都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且注意不得逆行、超员、扶肩并行、攀扶其它车辆。

  4.教育孩子认识车辆盲区,并提醒孩子无论是玩耍还是走路都要远离车辆,尤其是远离停车场、小区出入口等车辆来往频繁的位置。

  5.教育孩子不坐无牌照车辆,不乘坐改装车、拼装车、农用车、三轮车、报废车、载货车、拖拉机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不在公路、铁路上游玩,假期玩耍远离铁路,做到“四不”要求,即:不上铁路、不摆障、不拆卸铁路设施设备、不击打列车。

  6.教育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自觉遵守地铁、公交车、长途大巴车等乘车规范,待车停稳后,有序上下车;上车后坐稳扶好,不在车上吃食物或喝饮料;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

  7.私家车出行时,不要让孩子坐副驾驶位,4岁以下儿童须坐儿童安全座椅;天气炎热,家长切勿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三、食品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注意用眼卫生,不长时间看电子设备,不用脏手擦眼睛,不躺着看书。

  3.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4.三餐吃饱,少吃零食,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运动习惯。

  5.外出游玩时,不在野外采摘不清楚情况的果实或菌类食用,以免发生食物中毒。也不得未经允许采摘别人种植的瓜果蔬菜食用。

  四、消防安全

  1.高温天气极易发生火灾,造成安全事故,家长要向孩子讲明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教育孩子不玩火,并加强防电、防火、防爆教育,提高孩子消防安全意识,若发生火灾要及时拨打119报警,学生不得独自参与救火。

  2.注意家用电器不得超负荷运转,不私拉乱接电线,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并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线路等,确保无安全隐患。

  4.使用蚊香时,放在金属托盘内,远离窗帘、蚊帐等易燃物。

  5.严防电动车火灾,家长要注意不在疏散通道、楼梯间、架空层、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充电,不将电池带回家充电。

  6.提高孩子的自护自救能力,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消防演练,学会正确逃生。

  7.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教育孩子遇雷雨天气时不要外出,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多学习一些防雷击的知识,以免发生雷击事故。

  8.学生、家长要相互学习、交流,加强对森林防火的认识,明确防火的责任和失火应承担的后果。家长要教育好孩子不在野外用火、玩火、玩爆炸物(包括燃放烟花)等,严禁子女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学生要劝告家长不烧秸秆、烧田埂,不要在林区吸烟、烤火、用火把照明,更不能毁林烧木炭等。

  9.不在建筑物、禁火场所等区域玩火,严防因孩子失手引起火灾。

  五、居家安全

  1.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2.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

  3.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

  4.勿让孩子独自在家,严防因家长外出造成“小火亡人”事故,并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六、出游安全

  1.外出时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天气、道路交通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关注出行安全提示信息,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避开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2.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

  3.家长应为儿童选择正规、安全的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了解活动场所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安全标识和必需的救护设备和器材等。

  4.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一定不能缺席。除了帮助孩子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穿救生衣等防护措施,还要注意看好孩子,以防发生突发事故。

  5.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尽量避免前往。如果要去,做好应对措施,比如可以使用牵引绳、给孩子佩戴有定位功能的电话手表等,同时,给孩子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在人群中容易辨别。

  6.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无人岛、海滩等地玩耍,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

  7.入住宾馆时,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主动了解和掌握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险知识,遇突发、紧急情况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和指挥。

  七、网络安全

  1.为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及时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防范孩子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2.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随意注册不熟悉的网站账号,不痴迷游戏,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3.当前网络诈骗频发,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4.特别注意防范冒充警察和公检法人员、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5.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八、心理安全

  1.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好时机,家长应该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2.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与孩子一起参与居家、户外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孩子在假期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应该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与父母交流;遇到困难时,也可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家长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时,要及时引导,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5.针对高考、中考毕业的孩子,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无节制玩乐、紧张焦虑、悲观自责等不良考后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注意打工安全、旅行安全,不私自结伴出行,保持科学的作息时间。

  九、防欺凌、防性侵

  (一)防范欺凌和暴力

  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主要由家长或监护人负责。家长和老师应对孩子进行安全提示,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他们遭受欺凌。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安全提示:

  1.避免前往杂乱场所,如网吧、酒吧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2.不与行为不端的社会人员交往,避免与其发生联系。

  3.如有欺凌自己的同学约见,预见到有危险时,应避免前去,及时告知家长,并报警。

  (二)避免冲突和保护自己

  1.不做受害者:不携带贵重物品,尽量结伴而行,与同学友好相处,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不做欺凌者: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等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3.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预防性侵,教育孩子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帮助孩子了解身体发育特点,提高性认识,教会孩子面对性侵犯时,坚决说“不”。

  2.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隐私部位不能碰,衣服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不许别人看、不许别人触摸。

  3.结伴而行不落单。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过街天桥隧道、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4.小恩小惠不能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5.教育孩子警惕网络交友,不要添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不和网友私下见面。遇到网络骚扰,及时向家长和有关部门反映。

  6.加强对孩子的陪伴,沟通交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护权益。

  十一、预防极端天气

  (一)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和各级相关部门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的预防指引,同时密切关注班主任发布的班群信息。

  (二)加强防汛安全教育

  1.教育孩子避免恶劣天气出行和户外活动,不在树下、电杆下避雨,不到河塘临水区域玩水,不到地势低洼处活动,不在过水路面骑车、行走,不靠近路边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和户外供电设备,防止触电或跌入下水道造成伤害。

  2.教育孩子在上学或放学途中突遇暴雨灾害天气,应及时到安全区域躲避;在家时,不要在窗户边玩耍,并注意用电安全。

  3.帮助孩子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增强对暴雨、山洪、道路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险情的识别,提高紧急避险和遇险逃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4.汛期阶段,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请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要,需有成人陪同。

  (三)汛期居家安全

  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3.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的物品,将家中贵重物品放到高处。 

  5.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置沙袋。 

  6.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7.注意防雷,要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8.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 

  9.在雷雨天,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四)防雷安全小知识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2.碰上雷雨天气,在室内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科学稳妥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接地。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4.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十二、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1.请各位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制定暑期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加强亲子共读,在阅读中与孩子一起感受文字魅力。

  3.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身体素质。

  4.家长可为孩子安排适量家务劳动,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假期生活,增强实践能力。

  十三、其他安全

  1.教育孩子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铁路沿线等危险场所玩耍。

  2.告诫孩子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玩耍;不与行为不良人交往,更不能吸烟、喝酒和参与打架或欺凌事件。

  3.教育孩子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尽量结伴而行,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跟踪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低年级孩子外出,家长一定要亲自接送。

  4.如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游学、研学旅行等暑期活动,要认真了解主办机构相关资质,签订有效合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校园黑龙江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