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一
嘿!告诉你们一个特大新闻:孔子要穿与时空隧道,来给我们当老师啦!
一大早,孔子就来到学校。只见他头上扎着一个高高的发髻,留着一把长长的白胡须,穿着长袍,脚蹬一双黑靴子。他走路非常慢,后面还跟着两个弟子,一个抱着一大捆竹筒,另一个拿着笔、墨和戒尺。孔子一进学校,很是惊讶:怎么满院子有这么多又高又大的“石头怪物”?校长见了,连忙上前迎接,十分热情地说:“哎呀,这不是大思想家孔先生吗?快里面请!”说着就伸出手想和孔子握手,孔子却忙把手往回缩,十分严肃地说:“男女授受不亲,这万万不可呀!”校长只好无奈的把手放下来。领着孔子去教室。一路上,孔子每上一个台阶都要提一下长袍的下摆,走着走着,脚踩住了衣服,孔子就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长叹了一声:“呜呼哀哉!”他又怕别人看见了笑话,连忙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接着走。
终于到了教室,这时的孔子已是鼻青脸肿!他把弟子拿的东西放在讲桌上,看见墙上有一大块黑色的木板,不解的问学生:“这是何物?”我们说:“那是黑板呀!是老师用来写字的。”孔子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似的。开始上课了。孔子打开竹筒,给我们读上面的文章,我们却什么也听不懂。孔子见读学生们听不懂,那就写吧。于是,他就拿出笔墨纸砚,让弟子磨好了墨,他拿起毛笔往黑板上写字,字还没写出来,墨水却洒在了衣服上。我们实在憋不住了,就哈哈大笑起来。整个教室嘈杂得如同戏院里一样。孔子拿起戒尺,装着要打人的样子走下讲台,一迈步,脚又踩住了衣服,幸好一位同学扶住了他。
无奈之下,孔子只好来到校长室,对校长说:“时代发展太快了,我还是回去吧!”说完,穿越时空隧道走了。
2.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二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作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有,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子夏又问:“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疑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他们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之师”。
3.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三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一书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中起着相当大的一个作用,作为治国之本的“论语”被世人所推崇,在数千年之后的现在依然是万人敬仰的圣伟人,因为他的经典儒家思想陶冶了整个中国的核心。简而言之,中国的文化极大地受到了孔圣人的影响。
世上的所有真理都是经历时间的磨砺才站稳脚跟的,正如孔子的儒派思想;并且所有的真理都不张扬,它是慢慢潜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所以朴素的也只有是真理了。主要的,真理其实很普通,正如春耕,秋收,日起月落它不会披上羊皮,迷惑人们,它只是支持着事物根本的本质,而没有半点虚假。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心说虽被天主教支持但终却被日心说压倒一样。孔圣人便是真理的',如果我们去看他的画像的话,很易看出他具备着所有智者和长者的气质,朴素无华,简简单单的衣着,就像个极普通不过的老人,孔子之所以比凡人更高一层次,因为他是安贫乐道之人且早已领悟天地人之道,应该说这就是君子的表现,所注重的是心灵世界,而凡人为名利操劳,图的是物质世界,简而言之:凡人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由此一想,要是没了孔子,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古典文化研究者——于丹在她的著书中这样写道: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论语是人们通向幸福的航标。正是有了孔子的真理,世界变得靓丽了起来。
4.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四
很惭愧的,孔子身为我国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圣人,但我并不了解他什么。一提起孔子,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和,那一句至理名言。
一个晚上,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一块小山坡上,就是这里的黄土啊,深深得埋葬着他的一位故友。皎洁的月光披洒在他满溢的`回忆之中。他的眼神变幻着,仿佛是天上飞舞的云彩,然,却清澈如水。渐渐地,他像悟出什么道理似的,双眸变得像被一层温暖的月光笼罩一般柔和。然,却深不见底。此刻,连徐徐清风也不愿打搅这般静谧。终于,孔子的双颊滑下两滴晶莹的泪珠,悲喜交加,长叹一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就像是汩汩涌动的江水一般,不分昼夜地奔跑,奔跑,永不停止。
但我更宁愿相信他是在上面我所描述的画面中吟出这千古名句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把玩着手中的钢笔,我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在抽屉的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在等待我关切的眼神。看来,不上演一场新的愚公移山已不可能。努力吧,离期考已经没有多少天了。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呀,七路车来了。”我张望了一下。为了赶车,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辆摩托车,它飞速前进,离我越来越近了。我顿了顿。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自己倒在地上,满地都是妖异的红玫瑰,煞是艳红,甚至到了刺眼的地步。此时,摩托车已从我面前掠过,只留给我一阵风,一阵冷彻入骨的风。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许多伟人的笔下时间总充当着无情而强大的角色。那么,对于时间,我们只能把握了。
该奔跑就奔跑吧!该停下来就停下来吧!
5.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五
大圣人孔子当然是人人皆知,可他是古人,我们怎么会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呢?经过老师的讲解和翻阅书籍,欣赏他的画,我已对他的外貌有了大致的了解。他高高的额头,长长的两眉,一双不大不小的.富有智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身高中等,一副有着博学深思的样子。
孔子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有许多的弟子,如果用金银铜牌来决定孔子喜欢谁,金牌一定是颜回,因为他博学;银牌一定是子路,因为他直爽可爱;铜牌一定是子贡,因为他尊敬孔子。
大家一定有个疑问:孔子是怎样成为圣人的?告诉你们吧:自从在匡被围、伐树于宋、在陈绝粮后,他才被共称为圣人,因为他通过了重重考验。
我现在给你讲一个关于子路和孔子的故事:从前,子路是一个将军,回家时他看到孔子在教书,子路觉得一个有点文化的老头还是挺好欺负的,所以子路拿起剑走到孔子学堂前来回挥舞,孔子见到了不理他。慢慢的,子路被孔子的宽容和大度感化了。当他到学堂请罪时,孔子说话了:你愿意做我的学生吗?子路说:我愿意。从那以后,子路不再是只会舞刀弄剑的匹夫,而是成为了富有学问的学者。
伟大的孔子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孔子的耐心和仁德令我向往,如果世间真有穿越,我愿意回到春秋时代,做孔子的弟子。
6.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六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因为里面的内容十分精彩。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启发特别大。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都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光是这点就十分让我佩服。孔子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学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情调和作者的人品、个性、精神,写曲子时的`情感甚至外貌。
想想看自己,我觉得十分惭愧。有,我在写作业,发现有一道题不会做。突然想起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书上有这道题以及答案。我连忙找出那本书,翻开来,不懂装懂地把答案写了上去。第二天作业本发下来,我感到很骄傲。可是,再翻开本子一看,好像那里多了一个黑点,这个黑点仿佛在问我,“你真的懂了吗?”我越想越觉得惭愧。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了我,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要以良好的态度去面对遇到的困难,并虚心向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础。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正如颜真亲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
7.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七
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岁是父亲离世,十七岁时母亲又离开人间,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我,凭着他受到的教育,开办私塾,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被他所教育过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费教育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孔子的品行优良,他根据学生的性格来不一样的教育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他的谦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展现了他教育学生的方法。
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的人也了解孔子不少,他一生教过多达三千名学生,而的就有七十几个个,他是多么无私。在国外,还创办了许多孔子教育学校,这说明孔子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很大,他是多么伟大。他55岁时率弟子一起周游其他列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介绍给其他列国,可是他们一行人在周游过程中多次被困遇险。
孔子把“任”和“义”视为道德的高原则,“仁”能够将它理解为对人的关心,"义"则是道德,他讲求学生道德好,对他人关心关爱,他的学生把他说的名言名句记录下来,流传至今,这些育人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教师学习。
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使他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中国历重重的画上了一笔,在许多人的心上画上了一笔。
8.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八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人——他的一生坎坷而伟大,他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就是德高望重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被古人称为"天纵之圣""地之木绎"是当时博学者之一,又被后人称为孔圣人。这也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一。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其七十二贤人,在他50岁的时候带着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理想可以得到施展,但在他72岁时,他倒下了。
当每次跟着语文老师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时,我的心中对孔夫子就有一种神圣的感觉。从他的言语中我可以学到很多道理,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从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他的名言有时候也会鼓励我,每当遇到令我头疼的困难时,读一读他的名言就可以从中找到自信,从而战胜困难。
我认为孔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可以经受2000年的洗礼。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孔子的身体已经老去,但他的灵魂永存于世。
9.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九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凭你叱咤风云,终究逃不掉历史的烟尘湮灭。可有一个人物,却完全不一样,不仅没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反而越来越深的影响着后人,他就是我们的儒学大家——孔子。
孔子,生长于乱世,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处处碰壁,可他永不言弃,让自己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今天,我们重读历史,孔子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更是永不磨灭。
今天,我们不仅随处可见孔子的雕像,更是连初中乃至小学的.小朋友都拿着孔子的书籍津津有味的品读着,何等欣慰。我的学生周明、吴铖钰在得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杂志社举办这次以孔子为内容的作文大赛时,何等高兴,急切地要把他们对孔子的感受写到纸上。冲着这股劲,我事先安排他俩先仔细阅读有关孔子的著作,充分了解孔子的经历生平,认识孔子的相关思想,然后再慢慢行文。两位小作者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大作”——《走近孔子》。文章虽然浅显幼稚,可也无需我做改动,全是他们的真实之感。文章虽不足以达到较高的参赛水准,可全凭他对国学的这份热情,我们何尝不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呢?带着这种情感,我给两位学生投了稿。或许,这就是我的初衷吧。
走近国学,走近孔子。我们不仅要把它作为一个口号,更要向两位同学一样,付诸实践,把自己的体会活跃于纸上。
走近国学,走近孔子,更是我们每个华人的义务与责任。
10.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令我们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有《论语》一书。《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首先,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我们也知道,孔子有许多的"导师"。有的导师小到《两小儿辩日》中的孩童。从两个孩童的辩论中,孔子也明白了许多道理,甚至向两个孩童请教。从此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耻下问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孔子是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国,他可"毁三都",为国,他可亲自率兵,可鲁国君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孔夫子赶出鲁国。不过幸而孔夫子并未放弃,并和弟子在漂泊途中,依旧努力宣传。有许多次差点因此丢去性命。可这并不会阻挡孔子宣传仁、义、礼、智、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为国堪忧,强大无畏。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也是孔子爱人,爱己,为国分忧,无私无畏的特点。就像古人说的"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而他的弟子也将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东方圣贤!
11.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一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了孔子的故事,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一样的孔子。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个好学,谦虚的人。
这说到好学,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孔子自身也做到了发愤忘食的境界。的确,孔子这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孔子曾向鲁国的`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连学了十几天,师襄满意地说:"弹得不错。"让孔子另学一首新曲,孔子却摇头说,曲调虽然掌握了,但技巧应用很不娴熟,又过了几日,孔子已弹的行云流水般动听,却仍不满意,因为曲子的蕴含道理还没有领会,直到有一天,孔子领会到曲子的作者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时,他才兴高采烈地认为自己学好了一首曲子。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明白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明白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心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等到,可是历史铭记着他。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一个好学谦虚,一个坚定的关怀天下的圣人!
12.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二
我是孔子的弟子,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师兄弟们都非常尊敬他。
有我和平常一样去学堂,可是老师突然把我叫到了一边:“陈一琪,你近上完课有和师兄师弟们一起嬉戏吗?”老师,有啊!”我不以为然道。“那你近有忘记了什么事吗?咦?老师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他不会已经知道我失约于师兄的那场算数比赛吧?
“没没有啊!”“陈一琪,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师兄已曾报告于我,你失信于他,这是怎么一回事?老师平时是怎么教育教育你的?”
“老师,四日前我一时冲动与师兄约定三日后来一场算数比赛。可是师兄的算术在众师兄弟中是出类拔萃的,我怕比不过他,受到大家的'嘲笑,才会失信于他。”
这时,子路师兄站了起来,笑眯眯地看着我:“原来如此,师妹比赛总有输赢的,就算输了,我们也不会嘲笑你的。”
老师看了看我:“陈一琪,一定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失信的话别人今后就不会再信任你了。再说了,比赛讲究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讲信用,明白了吗?”
“老师,弟子明白了,以后谨记老师的教导。”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使我刻骨铭心,我一定要做一个像老师一样守信用的人。
13.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三
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却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
纵观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领略的警句中他的这句话让我感悟极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我认为孔子的这句话说得非常的好,他正适合于我们,可以告诫我们读书不能读死,要善于去灵活应用开动脑筋,在念读的同时要反复地思考,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它的'好处在哪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当然只思考也不行,也要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课本当中反复的推敲之后就会有所得。
我就有过亲身体会以前我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父母也给我报了许多补习班,但是终究没有太大的效果,后来,在上课时学了《论语十则》后,就对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就躺在床上仔细体会这句话的用意,子经过几天的推敲后就发现了自己学习成绩提不高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善于思考的习惯,后来在每次上好课后我总会在下课时思考关于上课时的一些问题,在补习班里就将没有思考出来的问题问问老师,成就因此有了进步。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自己只把自己当成浩瀚的宇宙中一颗没有光亮的小行星,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
14.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四
认识了你,我才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
认识了你,我才感悟到“温故而知新”的真谛。
认识了你,我才明白了“富贵如浮云”的真理。
不幸如你,三岁丧父,十七葬母;寂寞如你,几番奔走,终无定成;孤独如你,弟子三千,知己惟有颜渊,却英年早逝。但你更是乐观的,沂水春风,各言其志。但你更是执著的,遭遇一个个君王的拒绝,却依然要克己复礼。但你更是成功的,悠悠几千年文化的沉淀,你依然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教育着一代有一代的人。
在个人的修养上,你是位智者,乐水,活跃,快乐。你在《君子之风》中提到君子的要求:道、德仁艺义礼逊信。你也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我们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你还做到了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
在政治家眼中,你是位仁者,乐山,沉静,长寿。在季氏将伐颛臾时你就严肃地批评他,并冷静地告诉他不该伐,不能伐,不需伐的道理,坚持着你的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在教育家心目中,你是位长者,言传身教。你是那么的喜欢谦虚的颜回,“贤哉,回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出人总是要有那么点精神。而你为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就算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你的有教无类,让你的学生遍布各地,更是把多才能的你传播地更远,让更多的.人学习你的思想,学习你的道理。
你说你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确,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但差距可以激起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15.有关于孔子的初中作文 篇十五
在我心中,孔子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小巧的嘴巴,有特点的是他那头发和胡子,好像长在了一起,让人不知道这里是头发还是胡子。他戴着一个黑色和红色组成的帽子。穿一身青色的衣服,袖子很大很大。
孔子有很多学生。他喜欢的是颜渊,不喜欢的人是子路。因为子路很大胆,有时我也很大胆。我和朋友玩的时候,有些楼梯他们可以跳下去,我就会想我也可以。学了《论语》后,我后来又想到了子路因为太莽撞不怕死,反而被砍成肉酱的事。所以我没有去逞能。
孔子活到70多岁,他16岁时,母亲就死了。19岁时结了婚,后来孔子有个儿子,也死了,他本来想把学问传给他的,但是他死了,他又想把学问传给颜回,可颜回后来也死了,孔子大哭起来。孔子死后,他的另一位学生曾子和孔子的孙子子思,编了《论语》,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还有一位学生,他也很喜欢,就是子贡,因为孔子死后子贡在他的坟前造了一座简陋的草房子,每天陪着他,像儿子一样守了三年。后来子贡也死了,他的坟葬在了孔子旁边。
孔子虽然离开了,但是《论语》一直受人欢迎。《论语》里的`学问一直得到传承。北湖公园的石柱上刻着孔子的话;在九思桥旁边,也有孔子的话;在人们的心中,也有孔子的话。
孔子的话珍藏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