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至,夏意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思念也随着粽香愈发浓烈。它是家人围坐共享美食的温馨时刻,是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与祝福,也是对逝去先贤的深切缅怀。端午,承载着太多的情感,让我们在这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里,传递爱与思念,感受生活的美好。本文《1~2年级端午节古诗(20首)》由©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1.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一
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2.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二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3.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三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4.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四
谢人送粽
唐·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5.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五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6.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六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7.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七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8.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八
后端午行
宋代:叶适
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
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
喜公与民还旧观,楼前一笑沧波远。
日昏停棹各自归,黄瓜苦菜夸甘肥。
9.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九
端午词·御阁
宋代:晏殊
乍结香茅祈福寿,更缠金缕贡芳新。
丹台素有延生录,岁岁迎祥在此辰。
10.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1.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一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12.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二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13.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三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4.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四
端午后顿热
宋代:杨万里
只今新暑已歊然,作么禁当六月天。
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
15.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五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6.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六
端午东湖观竞渡
宋代: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17.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七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18.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八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宋代:魏了翁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19.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十九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宋代:秦观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复登窣堵波,环回瞩嶔崟。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
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
尘想澹清涟,牢愁洗芳斟。
挥箑订往古,援毫示来今。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20.1~2年级端午节古诗 篇二十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