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学生作文>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通用15篇)

2025-05-08 11:5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俗,家乡的风俗是岁月沉淀下的珍宝,承载着浓浓的乡情。那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同陈酿的美酒,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家乡的每一种风俗,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次参与其中,都让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更深,下面就讲讲我家乡那些有意思的风俗。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通用15篇),欢迎大家阅读。

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迥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陆河,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开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人们要大扫除一次,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过了初旬,大家更忙,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赶做年夜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处玩耍,爸爸在门外巾对联,我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已经抺好了,刚要贴上云的时候,妈妈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福倒了,福这就应该倒着贴嘛”,听妈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贴,仿佛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贴好了,就要准备年糕、鸡、酒给神拜年,拜完后就直接吃团圆饭,桌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贵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菜到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

  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觉,因为要放开门炮。绚丽多彩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空,仿佛天空长着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谁能说除夕不是最美丽的呢?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家乡的除夕夜。希望你们能来我的家乡玩,我也乐意当你们的向导!


2.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奇怪的风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贴五毒之类的。不过我不是个心细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我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粽子。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小时候的我,每到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做粽子,妈妈磨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总是无奈的系上围裙,宠溺的说我是个小馋猫。在粽子下锅后,妈妈都要抱着我与我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屈原大诗人遭*人陷害,对当时朝廷充满了失望,然后就跳江x杀了,人们到江打捞他的尸体时并没有x到。于是,人们就将粽子投入江中,喂江中的鱼虾,希望他们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忙碌没有包粽子,我特别不高兴,故意在吃饭时把碗弄得直响。妈妈有些无奈的看着我,忽然对我说:“想吃粽子,就去买材料自己包!”说罢,就起身开门走了。回来后将材料都一一处理好,和我一同坐在客厅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两片大小相似的粽叶弄成一个小漏斗的样子,不过底部不可以留有孔。再把水浸泡过糯米缓缓倒入其中,不过这一步还真不好弄,动不动就是粽叶松了或是压不实糯米,让人恼火得紧。我只好找来回形针把粽叶固定好后再压入糯米。接下来便是要更加小心的把粽子包成一个紧紧的立体三棱体,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我只好请妈妈帮我弄好。看着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但还是把它压了下去。找来针和线,开始进行最后的'步骤,小心翼翼的将粽叶固定住后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锅中。不一会,那记忆中的粽叶清香便扑面而来,我的眼睛也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这就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家乡的风俗,吃粽子!


3.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三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4.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四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可有些还是有区别的。

  临近春节的时候,马路上,树上,商店前都张灯结彩;时不时还会响起一阵阵的鞭炮声。各个超市里大人们老人们都在办置自家的年货,把超市挤得个“水泄不通”。而孩子们则在外面成堆成堆地玩,好不热闹!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就甭想睡好觉了,从晚上到早上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放鞭炮,都没有消停会儿。真正到了春节这一天,一定要早早的'起床吃饺子,在每次吃饺子时,姥爷总是会跑下去放上一挂鞭炮才会上来。这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工作飞鸿腾达。

  吃完饺子后,便是我们小孩子兴的时刻了,那就是发压岁钱!姥姥姥爷坐在沙发上,而我们小孩子跪成一排各磕一个响头,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疑惑地看着他们,没有得到答案,这时姥姥姥爷拿出了红包,我们笑着接了过来放到口袋里。接到钱包的那一刻,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接着我们就出去拜年了。出了门,就会看到地上都是红纸屑,看得眼花缭乱啊!遇见认识的老人就说“新年好啊,*姥姥!”转到时间差不多时便回家了。

  回到家便看到大人都在包饺子,我们也不甘示弱。先洗了把手,再把袖子撸起来,戴上围裙,坐到椅子上,有模有样地向大人们学了起来。我拿着擀面杖笨拙地擀皮儿。刚开始擀地是奇形怪状的,但是慢慢地就圆一些了。干完后就觉得好有成就感,但不幸的是我已经“面部全非”了。

  我们吃饺子时,我竟意外地觉得这次的饺子异常的好吃,我吃了很多,弄得我还老打嗝。晚上,我们开始放烟花,在夜空下放出的烟花光彩夺目,包含着我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

  想来想去春节便是我最想过而且过的最快乐的节日了!


5.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五


  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春节风俗,正因为它们不一样,才让年更有味儿。

  我的老家在安徽安庆,我们家乡的春节风俗多彩多样。

  过完小年,家家户户都要拿着祭品,去祭拜老祖先。这祭品可就很有讲究了。要用烧了个半熟的猪头、猪脚和猪尾巴来祭祖,当然还少不了一只大公鸡和一条连一片鱼鳞也不能少的鲤鱼。这个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对先辈的尊敬。

  除夕晚上,关上大门,一家人品尝着丰盛而又美味的年夜饭,享受着温馨的时光,所有人都会忘记这一年的伤心难过,用快乐和喜悦的心情迎来新的一年。这顿饭要吃的越慢越好,老辈说,这就是守岁。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就听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大家用这响亮的炮声迎来新的一年,也是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初一这天拜年问好,到处热热闹闹的。

  初二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就是不扫地。很多人问,这是什么风俗?因为一年到头,家家都要用扫把扫地,而这一天是扫把的生日,要让它好好休息一天。

  初五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习惯叫“老鼠嫁女”。因为以前在农村,到处都有老鼠的踪迹,它们无恶不作,偷吃粮食,乱咬家具,而且它们繁殖能力强,祖辈们气得怒发冲冠。可赶又赶不走,便想到了一个“自己哄自己”的方法。这天晚上,大家把房间的灯亮着,早早睡觉,生怕惊扰了老鼠嫁女儿。大人心里想,老鼠应该把女儿嫁出去了,还偷着乐呢。其实谁也不知道老鼠到底出来没有,到底有没有把女儿嫁出去?或许没有嫁出去,还偷了点东西又回洞里去了。你猜为什么是老鼠嫁出去而不是结婚呢?因为嫁出去说通俗点儿就是老鼠走了,结婚就意味着又搬来了一只新的老鼠。哈哈,我们的祖先可真会想办法,眼不见,心不烦,给自己一点心灵的安慰。

  初七这天,大家用稻草编制一个假的黄鼠狼。在黄昏时,让鸡亲眼看着村民把黄鼠狼送走了,从此鸡也就不再害怕黄鼠狼了。

  你瞧,我们老家的春节风俗有趣奇特吧!


6.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六


  一百英里不同于风,一千英里不同于习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数千万的风俗习惯,但我最喜欢的是她的——春节,一个家庭团聚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习俗,也是成千上万中国人流传下来的一个好节日。

  春节,每年新年的第一天,每个家庭都开心地贴春联,燃放鞭炮,开心地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新年的'第一天,山里都会有一个叫“年”的怪物,他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子里吃牲畜。不仅如此,就连人们也不会放手。所以人们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战斗,但是他们永远地走了。有一次,一个男人躲在家里用竹子取暖。突然,竹子爆裂了,发出很大的声音,震惊了外面的世界。当人们看到这一幕时,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点燃竹子,最后成功地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音,在新年的第一天燃放鞭炮。从那以后,它在新年期间从未受到任何攻击。这一天,人们聚在一起,燃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元旦,也庆祝春节。

  在除夕夜,春节的前一天,大人会挂上对联和灯笼。他们买了对联,贴在门口的台阶上。妇女们打扫了房子,扫除了一年的灰尘。孩子们帮助成年人当助手。这一天,每个人都很忙,一家人在晚上围坐在一起:在外面努力工作的父母回来了,在外面学习的孩子回来了,一些一年没见的亲戚回来了,只是为了在这一天吃一顿团圆饭,表达他们对家人一年的爱。今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着电视坐着,笑着,动着……“星星跟着月亮,终于迎来了我们最希望的一天。春节的早上,孩子们向大人致敬,并说了一些吉利的话。大人给了孩子们压岁钱。孩子们欣喜若狂。在这一天,鞭炮不断爆炸,非常热闹。中午,每个家庭都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欢笑,分享一年的成果和收获。下午,老人聚在一起打牌,大人陪孩子玩……春节是最热闹、最快乐的节日。虽然1993年只是一个传说,但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待和无限的梦想。


7.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七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当天,会举行一场精彩激烈的赛龙舟比赛,这个习俗从很久之前就流传下来了,而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想必大家都听过屈原的传说吧,赛龙舟其实最早是为了划船救屈原,他们追到洞庭湖时,屈原的身影消失不见了,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还能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屈原的身体被吃掉。所以人们在划龙舟时十分卖力,热火朝天。

  那你们见过这热火朝天的情景吗?没见过也没关系,让我来带你看这情景。

  龙舟上分为两种不同身份的人:1、打鼓的人,给团队加油助威,2、划龙舟的人。让龙舟前进。

  你看,随着开始的枪响。大家都热烈的划船,场内有击鼓者在大声加油,场外还有亲人朋友的助威。让这些本来就卖力的人更是拼了命的划。

  船员们一个个用尽了全力,伴着一二的节奏,滑动船桨。一条金龙遥遥,但上面几乎清一色的女生,让人难以想象他们怎么能划的那么快。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后面一条红龙追了上来,上面的人憋红了脸。双手用出了超前的力气,连船旁边的水花数量都远超其他的。红龙慢慢追上来了。金龙不甘示弱,船员们争先恐后。龙舟也一样,终于两条龙一起越过了终点线,群众里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欢呼。获胜的船员们与亲友拥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胜利的喜悦。

  怎么样,赛龙舟是不是又惊险又刺激?也正是因为他的纪念故人的初衷和惊险刺激的趣味,这才使人尽皆知。有这么个赛龙舟,但是那些不被人知道的节日呢?他们不是我中国的传统吗?我们要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扬我国风!


8.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八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大型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除旧岁,迎新春。其中还有一项流传千年的活动一一包饺子。

  传说在古代,正值严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良医张仲景在街上看见行人耳生冻疮。张仲景思索良久,将x皮包以猪肉、祛寒中药以及青菜,下锅煮熟后分与众人食用,治疗冻耳效果甚好。这便是饺子的起源。

  今日便是除夕,一家人当然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我们的分工早已明确:妈妈和面,爸爸拌馅,我包饺子。

  妈妈在瓷盆中加入许多面,边加水边搅拌,不一会儿就成了许多面疙瘩,而这些面疙瘩随着水的一点点继续加入,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渐渐变成了一个大面团。

  接下来该爸爸登场了,他拿出一块五花肉放在案板上,双手握双刀,快速地在案板上剁来剁去,“咚咚咚”的声音像跳跃的音符,不到-刻钟的时间,整块的五花肉就成了细碎的肉沫。接下来加入跺碎的粉条、韭菜与调味酱料,混合后朝一个方向搅拌,饺子馅的那个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厨房。我闻到之后,口水都流了三尺长了!

  下面就该我大展身手了。我娴熟地拿起一张擀好的饺子皮,挖起一匙饺子馅填在饺子皮中间,对折、捏褶、压实,一个漂亮的饺子就诞生了。

  饺子下锅了,一个个饺子在锅里浮动、翻滚,一会儿就煮熟了。它们一个个鼓着圆圆的肚皮,像是在向我们炫耀:“看我圆鼓鼓的不但漂亮还好吃呢!”我们一家人围坐在-起,话着家常,品着饺子,别提多香了。

  春节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热闹的事情,不管是哪一种都值得我们去回味。


9.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九


  周六,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那调皮又可爱的弟弟一起去吃水席。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洛阳水席园。为了感受一下这个特色美食,我充分做好了心里准备,因为妈妈说会有点辣哦。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牡丹燕菜终于上桌了。因为今天是周末,所以等了好久啊,我都已经饥肠辘辘了。提前还吃了两个面包垫底,好吧,因为妈妈说了,“好饭不怕晚”。

  牡丹燕菜端上桌以后,我迫不及待的就吃了一口,妈呀,快被辣死了!而且一点也看不到辣椒的模样,我又看了看那萝卜丝,几乎跟头发一样细。看着牡丹燕菜那诱人的样子,我不敢再吃了,太辣了……妈妈说这个辣是胡椒粉的辣,酸辣是洛阳水席的特色。

  虽然不太适合我们小孩子吃,可是我知道了牡丹燕菜原来是由中国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赐名,后经周总理的夸赞才有了今天这个响亮的名字。我环顾大堂四周,几乎每个桌子上都有这道菜。

  相传在武则天时代,洛阳郊区的农田里长出了一个三十多斤重的大萝卜,农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萝卜,于是就把萝卜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认为这是个吉祥的征兆,于是很高兴,就命令御厨将此萝卜做成一道菜。后来他把萝卜切成了很细的丝。拌上粉芡,经过九蒸九晒,再加上鲜美的高汤,终于做成一道菜进献女皇,女皇吃罢,赞不绝口,说道,不是燕窝胜似燕窝,故赐名燕菜。

  后来在1973年10月14日,敬爱的周恩来爷爷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华访洛,在品尝洛阳水席时,厨师特地精心雕刻了一朵牡丹花摆放于燕菜中央,使此菜显得雍容华贵,周总理见后风趣的说道:自古洛阳牡丹甲天下,没想道菜里也能开出牡丹花。于是,洛阳燕菜更名为牡丹燕菜。

  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既品尝了美食,又学到了美食文化。


10.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


  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我生活于潮汕地区,那里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俗,这些不同的风俗构成了我独特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春节时各位都吃一些什么呢?相信许多小伙伴都会脱口而出,年糕!大家脑中的年糕是否都是雪白雪白,粘着白糖的呢?而我家乡的年糕却恰恰相反,是棕偏黑的。听爸爸说这个年糕的工序和可比普通的年糕要复杂多了,但具体怎么做出来的我却不知道。这种手工制作出来的年糕粘性并不强,不会黏嘴巴。表面上没有任何修饰过的痕迹,有一种古朴的美。样子美内里更美,一大口下去,吃得满嘴都是年糕的香味。这就是我记忆中家乡过年的味道。

  在吃的方面,我们家乡还有另外一道美食,那就是的潮汕擂茶。里面放入芹菜、香菜、茶叶和花生,再用一根又长又粗的棍子放入牙钵中,通过不断地搅拌捣碎,冲入煮沸的开水,然后主人将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有咸茶的碗中,热气腾腾的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团团围坐在客厅中,边饮边嚼,边扯家常,别有一番情趣。我听家中的老一辈说,在以前,由于擂茶工序复杂,需要的食材多,因此只有在重大节日来临之前才会制作。到了现在科技发展了,人们使用机器也可以制作。擂茶制作好后,起初是十分浓稠的,需要用开水冲泡10分钟,才算制作成功。它的香味十分浓,有茶叶的味,也有花生的味,味道可口,喝着让人神清气爽。

  家乡的不同习俗,象征着地方文化的多样性。这些美味的食物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是我对家乡浓浓的思念。


1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一


  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向来是热闹的,逛灯会,看花灯,猜灯谜……在我的家乡,每逢元宵还有一项特定的活动,那就是——吃元宵。

  我查资料得知,元宵以前叫“汤圆”或“汤团”,因其是元宵节的特供美食,便逐渐被称作“元宵”了,至今不少地区还叫“汤圆”呢!“汤圆”或“汤团”都有“团圆”的意思,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自古就有,寓意美美满满、阖家团圆。

  元宵节的下午,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自己动手做元宵。香喷喷的芝麻糖馅早已准备好了,元宵的馅花样很多,但我们家最喜欢包的还是芝麻糖馅,奶奶总说芝麻糖馅又香又甜,吃了这日子啊也是甜甜蜜蜜的。雪白的糯米粉已被揉成了一大团,像个大而结实的棉花糖,惹得在一旁看着的我,饶有兴趣的去帮忙。

  只见奶奶先把一小团米粉搓圆,再慢慢的旋转着捏成一只小碗的形状,然后舀一勺馅放进“小碗”里去。接着奶奶转着“小碗”十指翻飞,眨眼之间一个圆圆的元宵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小团米粉,搓圆、捏成碗状、放馅儿、封口,一个小小的元宵就成型了,只是没那么圆。看着我的“作品”,奶奶一边给我展示她前面那一小排圆滚滚的“白玉球”,一边传授经验:“一定要搓圆,这样才能团团圆圆嘛!”

  忙活了一下午,夜幕降临时,热腾腾的元宵也上桌了。白白的、软软的,一颗颗晶莹剔亮,隐约可见里头的芝麻馅。我舀起一个汤圆,轻轻一咬,哇,那又香又甜的芝麻便涌了出来,在口中慢慢化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汤圆,说着笑着,窗外亮起了花灯,屋子里洋溢的满是温馨,团团圆圆,团团圆圆……


12.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按照每年春节的习俗,大年三十清晨家家都会放爆竹,杂样的儿,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噼里啪啦……”声声映入我的耳帘,我揉揉迷离的睡眼从爆竹声中惊醒。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腊肉香肠,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的过程所成的加工品,而香肠是把肉搅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外婆会把腊肉香肠挂在灶台上,挂个数月,到过年我们回到四川故乡,外婆便会把它们摘下来招待我们。

  从腊月三十开始,铺户们就陆续地上架春联、鞭炮、花灯、孔明灯,这都是只在这个节日出现的。在街巷里,吆喝声似乎也比平常多了些,也复杂了些,“卖糍粑喽!香蓬蓬的糍粑,新鲜出炉喽!”“冰粉!酸辣粉!凉皮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喽!”“来两个叶儿粑,再加个糍粑嘛”“好嘞,等起……”这一声声吆喝声,叫得小孩口水直流。我来到一家卖红糖糍粑的店,脚步不自觉得停了下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铺上刚做好冒着热气的红糖糍粑,红糖汁从那白洁的糍粑上流下来,看得我口水直流,“外婆,外婆,我想吃……”我拽了拽外婆的衣裳,但眼神从未从那糍粑上转移下来,好似我一转眼,它就会被别人买走似的,外婆笑了笑,刮了刮我的鼻尖。“老张给我乖孙女儿来两个”“好嘞!”我笑嘻嘻的吃着糍粑,感到心满意足,”小馋猫,这么好吃嘛,汁都吃得满嘴都是。”外婆边拿纸给我擦嘴边说,我笑盈盈不语。来来回回,大街小街,逛来逛去,不亦乐乎。“嗝-”终于手里东西提满了,肚子也填饱了,“小馋猫,不早喽!回家喽!”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手里提满了年货,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13.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小孩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元宵到临,又一个x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14.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四


  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城市没有的风味,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圆谱圆祠堂便是我们的大事儿一件。

  从开始造祠堂的那一天起,便要放鞭炮庆祝开工。造完了祠堂,那更是热闹。第一天早晨,礼数繁多。先是宰猪宰羊,把猪和羊分别绑在两张凳子上,再用红色的红菱把它们的头绑住,端端正正地放在祠堂的左右两边,像两个守门神一般。更是有人用轿子抬着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后面跟着许多乐手,围绕着村子走一圈。所到之处,就有许多人围观,不知有多热闹。等这些全部结束后,又得放鞭炮。中午,祠堂周围大摆宴席,邀请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人去吃午饭。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不绝,到处都摆满了小摊小位。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趁着这几天,买一些好吃好玩的,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玩,父母们也都不会责骂。

  夜幕降临,祠堂的大戏台上,先表演的是我们村里的阿姨们精心排练的节目——锣鼓。结束后,便是戏班子上台表演,咿咿呀呀,吹拉弹唱,是老爷爷和老奶奶最喜欢的'节目。他们总是早早地搬来椅子,选好合适的位置,就算看上一天一夜也都不会感到乏味。尽管祠堂很大,但还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孩子就喜欢在祠堂跑来跑去玩游戏。

  这些仅仅是第一日的场景。一般来说,这样的盛事至少要持续三天,并且连续三年。这几天,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总会叫来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最多的人家,可能要叫上三十几桌呢,真是热闹非凡。造祠堂的钱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多的达80万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只要捐献超过2000元的人家,都会获得一本古色古香的族谱。

  造祠堂圆谱不仅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象征着一个姓氏的繁荣与传承!


15.小学生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 篇十五


  我的家乡在常德,那是个美丽的地方。风儿一吹过,花儿便绽开了笑容。鸟儿在枝头一唱,万物复苏了。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们常德的春节风俗吧。

  我最盼望的节日便是春节,在春节里,要装上灯笼,贴上对联。那一个个的大灯笼,仿佛在为新年的.到来欢迎,还有那对红红的对联,还有贴上倒过来的“福”。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红红火火。当然,过年哪少的了压岁钱,对着长辈们大声说祝福:“新年快乐!”你便会得到许多红包。孩子们也会在外面玩得快乐,穿上过年的新衣,举着灯笼。不过,小孩们也会玩各种各样的鞭炮。

  我们常德有在腊月除尘之俗,一旦是腊月初八,十八,二八,家家户户可要忙着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以旧换新。这可是传统的卫生节。

  除夕时,家家都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当然,我会买一些小小的鞭炮来放。在十二点的时候,烟花响了起来,我们站在那里观看着,美丽极了。嗨哟啊等着财神爷的到来,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把门打开。对于我来说,除夕最热闹。后面的几天,小孩都要去买小鞭炮和零食,以免过年饿肚子。

  大年三十,是吃团圆饭,全家围在一起,便有了年的味道,菜也是丰富多彩,大鱼大肉,有鸡、鸭、鱼、青菜、海带、肉丸、香肠等。味道好极了,特别是在喝上一杯葡萄酒,那就更美味了。全家其乐融融。

  这就是常德春节的风俗!

小学生作文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