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小知识 篇一
各行业的祖师爷分别是谁木匠、竹木泥瓦匠:鲁班。
戏曲业:唐玄宗李隆基。
酿酒业:杜康、仪狄。
农业:弃,又名后稷。
旅游业:徐霞客。
教育业:孔子。
2.国学小知识 篇二
什么是“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一共划分为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有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3.国学小知识 篇三
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什么 《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这本书是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由战国时期的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夫各自写出,而后经后人合并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4.国学小知识 篇四
什么是“禅让制度”“禅让制”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袭制度,相传尧年老时,经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于是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按照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
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政治制度,后来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5.国学小知识 篇五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八卦】
乾、震、坎、艮、坤、巽、离、兑
【五音】
宫、商、角、徵、羽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6.国学小知识 篇六
【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辞旧迎新
7.国学小知识 篇七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
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8.国学小知识 篇八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9.国学小知识 篇九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国学小知识 篇十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
河南嵩山(中岳)、山东泰山(东岳)、陕西华山(西岳)、湖南衡山(南岳)、山西恒山(北岳)
【五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1.国学小知识 篇十一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2.国学小知识 篇十二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七大古都】
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四大神兽】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国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
13.国学小知识 篇十三
【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14.国学小知识 篇十四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徽明、周文宾
15.国学小知识 篇十五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岁寒三友】
松、竹、梅
【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6.国学小知识 篇十六
【古代年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
两到三岁:孩提
八到十四岁:总角
十岁以下:黄口
女子十二岁:金钗之年
女子13、14岁:豆蔻年华
女子15岁:及笄年华
女子十六岁:碧玉年华
男孩13至15岁:舞勺之年
男子15岁:束发
男子15至20岁:舞象之年
女子20岁:桃李年华
男子20岁:弱冠之年
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年华
女子30岁:半老徐娘
男子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
60岁: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到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