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婴幼儿>导航 > 最新信息

谷雨节气小知识大全(精选16篇)

2025-04-14 17:1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当布谷鸟的啼鸣唤醒暮春清晨,枝头的新绿已浸透谷雨的温润。®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十六篇知识,翻开它,仿若步入烟雨朦胧的田园画卷,既能读懂桑叶舒展的韵律,也能触摸到民俗传承的温度,让这个春天在物候更迭中更显诗意绵长。

1.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一

  什么是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2.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二

  谷雨三候

  在古代,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

  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后,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声声鸣叫,在田野里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进而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3.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三

  谷雨气候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夏天将至了。

4.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四

  祭仓颉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

5.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五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祭海

  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祈祷海神保佑。

6.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六

  喝谷雨茶

  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一般人们都会在谷雨这天摘新茶回来喝。

  食香椿

  “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香椿鲜嫩醇香,营养价值高。故谷雨有采摘、食用香椿的习俗。

  贴谷雨贴

  谷雨贴,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7.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七

  1不去

  不去潮湿的地方。谷雨时段的身体正处于阳气生发的阶段,太潮湿的地方待久了容易湿邪入体,容易关节疼、困倦乏力等不适。所以还是去通风好还干爽的地方为好,身体舒适,利于健康。

  2不碰

  不碰柳絮。北方的柳絮飞扬,外出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触碰,很有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反应。带着孩子外出的时候,更不要因为落地堆落的柳絮轻盈好玩,而放任孩子玩耍,以免进入眼睛或者引入鼻子。

  不碰不熟悉的昆虫。遇到不熟悉的昆虫不要轻易去触碰它,因为这些昆虫很有可能携带病毒或者寄生虫,接触之后容易传播疾病。此外,一些昆虫还会叮咬,会导致疼痒、红肿。

8.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八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此时,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形象地阐述了谷雨与农事播种的紧密联系。

  从气候特点来看,谷雨时节,我国南方地区往往细雨绵绵,空气湿度较大;而北方地区气温回升迅速,降水虽相对南方较少,但也比之前有所增加,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9.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九

  “上午谷雨冷飕飕,下午谷雨热死牛”的含义

  这句农谚蕴含着劳动人民长期观察自然得出的经验。“上午谷雨冷飕飕”,是因为如果在上午迎来谷雨,那么后面还是比较冷的,气温不会马上上升。

  而如果是在下午的时候交谷雨节气,即中午12点钟之后,这样预示着后面的气温上升很快,天气马上就要热起来了,连劳作的耕牛都难以忍受酷热。

10.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

  谷雨节气下雨好,还是天晴好?

  在民间,谷雨下雨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说法,其中就有“谷雨宜雨不宜晴”的说法,即认为谷雨节气下雨才好。

  从农事角度来说,“谷雨有雨好种棉”、“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对于棉花种植而言,谷雨时节充足的雨水能为棉种发芽和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

  而且如果谷雨有雨,往往预示着后续降水较为充沛,这对于整个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水分供应至关重要。

  反之,如果谷雨时节没有降雨,可能意味着后续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事安排。

  在文化传统中,谷雨下雨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谷雨的雨水是上天赐予的恩泽,能滋润万物,带来丰收的希望。毕竟谷雨节气就是“雨生百谷”,谷雨下雨就认为顺应了节气。

11.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一

  谷雨前后,一些地方中午的气温已经接近30度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吃冰激凌、喝冷饮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快捷,但是并不可取,这是因为气温虽然回升,但人体的脾胃功能仍然较弱,吃冰凉的东西,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12.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二

  谷雨节气,很多地方都有“走谷雨”的风俗,走谷雨就是在这一天到室外走一走、转一转,融入到自然当中去。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春光明媚,早晨大家可以早起半个小时,进行慢跑、散步等运动方式,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3.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三

  老话讲:春吃一草,百岁不显老!这种草指的就是艾草,谷雨前后正值艾草最鲜嫩的时候,这个时候艾草香味浓郁,食用价值非常高!艾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钾、铁等营养成分,春季适当的吃些艾草可以祛湿寒、理气血!

14.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四

  老辈人常说的"谷雨三怕",其实是祖先们用经验总结出的生存智慧:

  1.怕倒春寒:就像春天突然翻脸,一场冷空气能让抽穗的麦子"冻哭",农谚说"谷雨一场霜,麦子一包糠"。

  2.怕干热风:热浪突袭+大风套餐,小麦会被"烤"得提前成熟,粒粒干瘪,堪称庄稼界的"早衰危机"。

  3.怕连阴雨:雨水本该是喜事,但十天半月不见太阳,庄稼烂根、人生霉斑,古代医书记载这种天气最易诱发风湿病。

15.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五

  春雨绵绵是谷雨节气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入谷雨节气,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流域基本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谷雨是“终霜”的象征,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没停止,很多地方会出现初雷。

16.谷雨节气小知识 篇十六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婴幼儿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