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江苏 >镇江

2025年江苏镇江第十七届运动会实施方案公告

2025-04-11 17:00:00 来源:镇江市人民政府

导语】2025年江苏镇江第十七届运动会实施方案已公布,©无忧考网现将原公告公布如下:


screenshot_2025-04-11_16-57-23.png
  各市、区人民政府,镇江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每四年一届的镇江市运动会是全市文化体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竞赛制度规定,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将于2025年举行。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0日

  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江苏省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广泛参与的办赛模式,积极推动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集中展现我市在体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贴近群众。以满足广大市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运会展现全市上下良好精气神。挖掘并选拔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推动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打造贴近基层、惠及百姓、选拔人才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助推实现全民健康、运动的目标。在筹备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承办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各具特色的赛事方案,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赛事,参加比赛,持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坚持社会办赛。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办赛的热情,积极拓展办赛思路,创新办赛模式。秉持“体育+”的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动员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办比赛,充分调动办赛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丰富运动会的赛事项目与内容,增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供给主体,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三)坚持安全办赛。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将安全办赛理念贯穿于市运会筹备与举办全过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并确保有效实施。同时,加强运动会开闭幕式以及比赛场馆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赛事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安保应急预案,全方位确保市运会安全、有序、顺利地进行。

  (四)坚持节俭办赛。通过赛事推介、公开招标等形式向社会招募办赛单位,强化市场化运作手段,减少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合理安排赛事时间和场地、精简大型活动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既勤俭节约,也推动本届运动会不仅成为一场体育盛宴,更成为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三、活动名称

  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

  四、主题口号

  活力市运奔跑镇江

  五、活动时间、地点

  2025年4月-10月举行,主赛场安排在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

  六、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镇江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各市(区)人民政府、镇江经开区管委会、镇江高新区管委会、市体育总会。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组委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副市长武鸣担任组委会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体育局、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市体产公司和各市(区)人民政府、镇江经开区管委会、镇江高新区管委会等27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

  七、工作安排

  (一)前期筹备阶段(1月-4月)。成立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组委会,搭建组织架构,设立办公室、竞赛部、大型活动部、后勤保障部、市场推广部、赛风赛纪监察部等部门,分别召开组委会工作会议和各部别联络员及各地联络员会议,制定印发《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确定各项赛事承办单位、举办时间、举办地点;通过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确定赛事承办单位;建立各项竞赛规章制度,制定有关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全面开展筹备工作;完成市运会会徽、主题口号征集工作;启动开闭幕式筹办工作;启动市场开发和招商工作;做好竞赛筹备工作,制定印发各单项比赛规程、竞赛组织、赛风赛纪等文件;启动市运会报名工作;完成市运会奖杯、奖牌、证书证件的统计、设计、制作工作。

  (二)比赛阶段(4月-10月)。根据《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组建工作机构,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按照《实施方案》和《规程总则》组织好各项竞赛工作,部分项目安排在开幕式之前举行;做好安保、医疗救护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加大新闻宣传,设立第十七届市运会专栏,定期发布赛事信息,全方位对市运会进行宣传报道。

  (三)开幕式(10月中旬)。开幕式本着“精彩、共享、安全、节俭”的总体思路,以全民健身展演、开幕仪式、文体演出的形式充分展现广大市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总结提升阶段(10月下旬)。举行市运会闭幕式,进行赛后总结,收集整理各类文件资料,建立专项档案。

  八、主要任务

  (一)竞赛工作

  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分设青少年部、高校部、群体部、老年部共4个竞赛部别,分部别组织各项赛事活动。

  1.青少年部(共18项)

  (1)小学、初中组(13项):小学、初中以各市(区)、镇江经开区为参赛单位。小学、初中(分年龄组)比赛项目设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游泳、网球、武术(套路)、跆拳道、街舞、中国象棋共13项。

  (2)高中组(5项):高中(普高、职高)以学校为参赛单位,高中(普高、职高)比赛项目设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啦啦操共5项。

  2.高校部(共5项)

  以各驻镇高校为参赛单位,比赛项目设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共5项。

  3.群体部(共15项)

  以个人、乡镇、街道、社区、俱乐部、机关事业、企业(含驻镇国企)等为参赛单位,比赛项目设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木兰拳、轮滑、航空模型、魔方、桥牌、体育舞蹈、钓鱼共15项。

  4.老年部(共5项)

  以各地、市直单位、单位会员为参赛单位,比赛项目设乒乓球、气排球、健身气功、桌上冰壶球、钓鱼共5项。

  (二)运动员资格

  青少年部、高校部、群体部、老年部参赛运动员资格具体按照《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执行。

  (三)奖励办法

  1.获得青少年部、高校部、群体部、老年部各项目比赛前三名的,分别颁发金、银、铜牌和获奖证书,获得其他名次者颁发获奖证书。

  2.奖励青少年部(小学、初中组)各市(区)以及镇江经开区代表团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前六名单位。

  3.奖励青少年部(高中组)团体总分前八名单位。

  4.奖励高校部团体总分前六名单位。

  5.青少年部设运动员输送奖,按2021-2024年间各市(区)以及镇江经开区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人数之和排列名次,设一、二、三等奖。

  6.各部别比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赛区”,有关办法另定。

  (四)大型活动

  1.开幕式。开幕式由全民健身展演、开幕仪式、文体演出三部分组成。全民健身展演是由各市(区)、镇江经开区、镇江高新区和有关单位选送特色健身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开幕仪式是由入场、升旗、致辞、宣誓、宣布开幕等环节组成;文体演出是由相关单位选定编排具有时代特征、镇江特色和体育特点的节目。

  2.闭幕式。对本届运动会进行总结。

  3.向社会公开征集本届市运会会徽、主题口号。2月份启动向社会征集,4月上旬公布结果。

  4.体育摄影展览。向社会征集,开幕式期间布展。

  (五)办赛地点

  比赛地点根据项目特点安排在各市(区)、镇江经开区相关场地,赛场分布全市各地,形成“市市有比赛、区区有活动、人人可参与、全市办市运”格局。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行组委会领导下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市运会组委会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度,根据各部门、单位职责,将各项组织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明确负责人,加强日常工作的联系沟通,确保信息通畅、指挥有力。各市(区)、镇江经开区、镇江高新区成立相应代表团和承办委员会,落实好参赛和办赛的各项工作任务。根据筹办工作进程,组委会适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比赛期间实行组委会垂直领导和部门负责制。

  (二)安全保障

  认真细致做好市运会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安保总体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责任制;各单项赛事承办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比赛场地、接待宾馆的安全检查、食品安全监控等,制定相应的单项赛事应急预案,加强赛事医疗救护,维护良好赛场秩序;建立健全纪律监督、举报受理机制,加强体育道德、赛风赛纪宣传教育;落实反兴奋剂责任制,营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活动举办过程中,确保参加人员、观赛人员有序,赛区交通组织科学合理,确保运动会安全平稳有序。

  (三)经费保障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导向,坚持以财政保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积极做好市场资源开发,坚持勤俭节约办会,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资金和设施器材、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四)新闻宣传

  紧扣市运会各项比赛的筹备组织、首项赛事、开闭幕式以及赛事活动亮点等关键节点,开展全流程、立体式的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精心组织好新闻宣传。适时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运动会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制定好应急预案。在市体育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设立市运会专栏,做好实时宣传报道工作。

教育江苏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