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鉴赏>导航 > 最新信息

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17篇)

2025-04-07 16:0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夏意渐浓时,小满悄然而至。它不像大暑那般炽热,也不似小雪般清冷,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池塘里,荷叶初圆,蜻蜓轻点水面;田埂边,麦穗微微泛黄,散发着成熟的气息。小满,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生活的启示,告诉我们知足常乐,留有余地。在这小满节气,愿你内心充盈,生活如这节气一般,满而不溢,收获稳稳的幸福 。本篇文章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17篇)》,供大家阅读。



1.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一


  四月

  明·文彭

  我爱江南小满天,鲥鱼初上带冰鲜。

  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

2.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二


  闲居杂兴

  明·薛文炳

  最爱江南小满天,樱桃烂熟海鱼鲜。

  一声布谷啼残雨,松影半帘山日悬。

3.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三


  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明·何吾驺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

  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4.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四


  缫丝曲

  清·陈景钟

  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

  三眠三起近小满,桑葚垂垂叶已稀。

  盼得红蚕齐上箔,更喜同功茧不薄。

  大妇收拾缫丝车,小妇安排汤满镬。

  银丝抽绎比清霜,虚室堆床生白光。

  哑哑轧轧声不绝,绿阴低处新丝香。

  小姑回头笑问嫂,转眼相看织成缟。

  茜红鸭绿染随心,长剪腰裙短裁袄。

  嫂云小姑尔未知,阿哥正苦卖丝迟。

  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粮征比时。

5.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五


  初夏同人散步湘岸

  清·廖树蘅

  条风烟柳绿成堆,沙步轻阴引梦回。

  流水光阴逢小满,扑襟丝雨涴黄梅。

  筠篮香压墟初散,村落农闲鸟尚催。

  未碍江湖成懒散,丛祠箫鼓闹如雷。

6.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六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7.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七


  吴门竹枝词

  清代:王泰偕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8.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八


  夏景

  明代:黄省曾

  江乡临小满,暖气动螽斯。

  竹日阴初合,荷风澹自宜。

  尊前聊共醉,身外本难知。

  物色朝朝变,空然悲素丝。

9.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九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10.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


  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明代:何吾驺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

  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11.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一


  十九弟生日

  宋代:项安世

  西堂旧作春池梦,南国今逢小满天。

  重四巧排黄阁印,百分宜泛紫金船。

  夜闻素月初生涯,晓看丹枝已属贤。

  万种春红都敛避,一庭槐日翠阴圆。

12.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二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3.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三


  石泉开田

  明·吴与弼

  风雨潇潇小满天,四山蓑笠事新田。

  个中会得艰难意,细和豳风七月篇。

14.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四


  晨征

  南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面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15.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五


  小满

  元·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16.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六


  小满日口号

  明·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17.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词 篇十七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中唐·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𦬔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诗词鉴赏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