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一
春节: 又称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2.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二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
3.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三
清明节: 时间为公历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4.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四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5.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五
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少女节、七巧节、七姐诞等,时间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乞巧活动,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以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6.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六
中秋节: 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7.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七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饮酒赏菊、食重阳糕、开展敬老活动等传统习俗。
8.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八
重阳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九
清明节古诗: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0.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朝代】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1.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一
除夕节古诗:除夜
【作者】崔涂
【朝代】唐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12.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二
中秋节古诗: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3.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三
端午节古诗:端午
【作者】文秀
【朝代】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4.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四
七夕节古诗:七夕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5.小学一年级关于传统节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篇十五
春节古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