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老师在黑板上出了5道不同的计算题,让小明任意计算其中的4题,小刚一共有( )不同的选法。答案:5。
解析:让学生利用组合的知识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方法,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5题中任选4题,其实就是有1题不做,所以共有5种选法。
2.三(3)班有孙志明、朱亮、唐强、沙启刚四位同学参加4×100米接力赛,沙启刚的冲刺能力,王老师已经把他定在第四棒,那么这次接力赛一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
答案:6。
解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的现象,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意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来代替人名来解决,进一步渗透符号化
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二
1.小明家的面积大约是90()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2.一张单人床的床面面积大约是2()。
A.平方分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米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和质量单位大小的认识,计量小明家的面积,因为数据是90,应用“平方米”做单位,是90平方米。
2.C
【解析】
根据生活实际,单人床的长大约为2米,宽大约为1米,所以面积大约为2平方米。
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
1.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A.平方分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米
2.电脑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
A.平方分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米
参考答案:
1.B
2.B
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
1.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0000平方厘米。()
3.小东家客厅面积大约是30平方分米。()
参考答案: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5.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1.20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A.晚上10时
B.上午10时
C.晚上8时
D.晚上20时
2.0时也是()
A.夜里12时
B.凌晨1时
C.中午12时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一般要分为:小于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0时-5时),上午(6时-12时);大于12时,用时间先减去12,然后再在时间前加上下午(12时-6时),晚上(7时-12时)。由题意可知道是晚上8时。
2.A
【解析】
0时是夜里12时,凌晨1时是1时,中午12时是12时,由此知道是A。
6.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1.甲乙两数平均数是50,丙数是8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答案:
【解析】
(50×2+80)÷3=(100+80)÷3=180÷3=60;
所以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
2.小亚从家走到车站走了4次,分别走了16分钟、15分钟、18分钟、15分钟.小亚从家走到车站平均一次要走______分钟。
答案:
【解析】
(16+15+18+15)÷4=64÷4=16(分钟)
所以小亚从家走到车站平均一次要走16分钟。
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七
1.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是每天晚上7:10-9:30播出,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段时间是()A.20:10~22:30
B.19:10~21:30
C.19:10~22:30
2.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A.7:00
B.19:00
C.19小时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
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表示分钟的数不改变。新闻联播是晚上七点,用24时计时法师7+12=19点。
8.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答案:东,西,北,南。
解析:太阳从东方升起,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情况判定。
2.1.20元读作:()元,就是()元()角()分。
答案:一点二零,1,2,0。
解析:注意小数部分0的读法及小数的实际意义。
9.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九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答案:三,四;三,两。
解析:通过举例,可以得出结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12×12=144,32×60=19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例如450÷3=150,450÷9=50。
2.一个正方形鱼池,周长是8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答案:400。
解析:正方形边长=周长÷4,面积=边长×边长。
10.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
1.2014年的上半年有()天。A.181
B.182
C.183
答案:A。
解析:2014年是平年,根据“1月、3月、5月是31天,平年2月是28天,4月和6月30天”可以计算出,2014年上半年有181天。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面积大
B.一样大
C.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无法比较。
1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一
1.15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0。A.1
B.2
C.3
答案:B,C。
解析:通过计算可以直接获得答案,150×50的计算结果是7500,150×60的结果是9000。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与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相比,周长(),面积()。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答案:C,A。
1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二
1.气象小组在一天的2点、8点、14点、20点测得温度分别是13℃、16℃、25℃、18℃。请问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方块内应填()A.72
B.22
C.19
D.18
答案:D
【解析】
平均数为:(13+16+25+18)÷4=18,所以平均气温是18度。
2.调查某小组5名同学的体重如下∶48千克,50千克,52千克,52千克,53千克。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A.50千克
B.51千克
C.52千克
答案:B
【解析】
平均数为:(48+50+52+52+53)÷5=51,所以5位同学的平均体重为51千克。
1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三
1.三年级一班学生单元测试成绩:第一组2人共186分;第二组3人共264分;第三组2人共166分,这个班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A.88分
B.90分
C.91分
D.92分
答案:A
【解析】
由题目分析得:(186+264+166)÷(2+3+2)=618÷7=88,所以平均成绩是88分。
2.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50人。其中一班有48人,二班有52人,三班有()
A.50人
B.49人
C.51人
答案:A
【解析】
因为三个班平均有50个人,所以三个班一共有50×3=150人,一班有48人,二班有52人,则三班有150-48-52=50,所以三班有50人。
1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四
1.有5箱梨,平均每箱梨重18千克,这5箱梨的质量可能()A.都比18千克重
B.都比18千克轻
C.有的比18千克重,有的比18千克轻
答案:C
【解析】
因为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总体的情况,所以5箱梨的质量可能比平均数18大也可能比平均数18小。
2.参加某小组女生和男生人数分别为2个人,4个人,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2分
B.86分
C.87分
D.88分
答案:B
【解析】
平均成绩是82,所以女生的成绩为总成绩减去男生的成绩再求平均成绩,(82×6-80×4)÷2=86分,所以女生的成绩为86分。
15.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篇十五
1.小李散步,第一次走79分钟,第二次走81分钟,第三次走80分钟,他平均每次散步大约走______分钟。答案:【解析】
(79+81+80)÷3=240÷3=80分钟
所以小明平均散步80分钟。
2.都会小学有一幢4层楼房,每层有6个教室,在这些教室里一共放了144盆花,平均每层放了______盆,平均每个教室放了______盆。
答案:36,6
【解析】
由题意知,
144÷4=36(盆),所以平均每层36盆。
36÷6=6(盆),所以平均每个教室放6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