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谜及答案 篇一
从前有位连试落第的秀才,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一位少时同窗完婚,托人悄来四句诗:“自西走到东连停,娥眉月上挂三星,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
布衣秀才见是“一心奉请”四字,忙说:“盛情难却,非去不可”。
于是到邻居钱子敬家去借驴。
钱子敬见秀才来借驴,取过笔墨,在纸上写道:“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三十。”
写毕搁笔,给了秀才。
秀才一愣,接过纸条一看,拱手称谢,说:“多蒙相助,明早我就来。”说罢高高兴兴地出了钱家大门。
你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谜底:那段文字的意思是“正月没初一”,即为“肯”字。
2.故事谜及答案 篇二
杭州吴山,有一术士在大街上摆摊,出售秘法三条:一是持家必发;二是饮酒不醉;三是生虱断根。秘法之“秘”,用厚纸密封,郑重其事地摆着,每包标价铜钱三百。买者拿回家中拆开一看,里面写着六个大字。
个个哭笑不得,大呼上当。
你能猜出是六个什么字吗?
谜底:勤俭、早散、勤捉。
3.故事谜及答案 篇三
相传某年元宵,汴市百城书店门口谜灯上悬有一“尔”字,射《三字经》句二。谜条注明:“中者以狐腿皮裘一件相赠。”
有位常猜谜的老学究见后笑着说:“此乃店老板之‘看家虎’也,恐无人能射。”
有位研究谜道多年的落魄举人说:“不见得。”说罢返身而去。
那举人回到收屋,连续三夜对灯苦思,不时查对《三字经》仍不得其解。
你能猜出这谜底吗?
谜底:“尔”为《孟子》第七篇最末尾一个字。射<三字经》“孟子者七篇止”。
4.故事谜及答案 篇四
从前有位浪荡公子名叫金志鹏,从小好吃懒做。父亲死后,恶性不改,很快就把遗产花了个一干二净,成了个穷少爷。
一年除夕,这穷少年过年连夜米也没有。
于是他自嘲地写了副对子:“行节俭事,过淡泊年”,贴于门口。
是夜,舅父买了两斤肉,背了十斤米过来,见门前春联,感慨成端,便对外甥说:“你这对联的头上,还应各加一个字!”说完挥笔写了一副门联。
穷少年一看,羞愧不已,从此改邪归正,自力谋生,成了个回头浪子。
你知道那好心舅父在对联头上各加了一个什么字吗?
谜底: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5.故事谜及答案 篇五
从前有位七品县令,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联,忽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的春联与众不同,只见那:上联:数一道二门户下联:惊天动地人家,横额:先斩后奏县官心想:此户如此气魄,定是朝廷大官,于是赶紧备了一份厚礼,叩门拜访。
县官问主人:“贵府哪位大人在京都奉职?”
主人一听,莫名其妙,自称兄弟三人皆是穷苦小民。
县官一愣,忙问:“那门口贴的对联?”
主人答道:“啊,原来如此。”
他接着解释说:“要说那幅对联,倒是一点不假。”
于是将自己三兄弟的职业陈述了番。
县官听后,方知自己拍错马*,只好丢下礼物,扫兴而去。
你能猜出这平民三兄弟各是什么职业吗?
谜底:主人介绍到:三兄弟是卖烧饼的,烧饼要一个一个数给顾客,故曰“数一道二”;二弟是做爆竹的,放起炮来“惊天动地”;老大是个屠夫,杀猪不用衙门核准,所以叫“先斩后奏”。
6.故事谜及答案 篇六
从前,有人在地里挖到一只金属盒子,盒子没有锁,却怎么也打不开。细看盒盖上的圆形字盘,上面刻着二十个字:春生此国物多君豆愿红;枝来采发南几最相撷思。
此人颇识诗书,知道这是用一首古诗级成的密码。
他依着诗句顺序,终于把盒子打开,得到了盒内的珍宝。
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古诗吗?
谜底: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故事谜及答案 篇七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
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项橐立起问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夫子听后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
项橐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
孔夫子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你知道项橐说的是哪四物吗?
谜底: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化没有枝。
8.故事谜及答案 篇八
孔子有七十弟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古时候,字都刻在竹板上,颜回读了许多书,也学会了作文章,很想帮助老师着书立说,但他书刻得太慢,就请来当时有名的木匠鲁班替他刻。鲁班手艺高超,他一边听颜回念,一边用凿子刻,又快又好,不一会儿就把竹板都刻完了。
书刻完了,鲁班说:“孔子好是好,就是不爱劳动,种田做工的事都不行,因此,我不太赞成他!”颜回说:“孔子学问很高,他每天讲学,根本没空做工……”鲁班说:“孔子学问高,我刻个字他若认得,我也拜他为师。”颜回说:“已经没有竹板了,你就说怎么动凿子就行,说不定我都认得!”鲁班说:“竖凿六下横凿九下。”颜回听了目瞪口呆,想了半天也没答出来,就去请教孔子。
孔子说:“鲁班要答案给没给期限?”颜回说:“他临走时只伸了3个指头。”孔子问:“3年?”颜回摇摇头说:“不能这么长吧!”“那么3个月吧?”“也太长吧!”孔子说:“那他是叫我们在3日内回答他吧!”
第3天,鲁班问颜回:“孔子猜到没有?”颜回把他同孔子的对答从头至尾讲了一遍。鲁班说:“他到底学问高,猜对了。”可颜回仍然蒙在鼓里。
请您猜猜鲁班要刻的是什么字?
谜底:“晶”字。
9.故事谜及答案 篇九
宋金时期,有个名叫施宜生的福建人,在金国做官。有一年,他以金国翰林学士的身份来宋庆贺节日。当时,南宋虽然已得到谍报人员的消息,说金主完颜亮正积极造船调兵准备攻打南宋,但是仍不相信金兵真会来攻打,所以毫无准备。南宋尚书张焘奉皇帝之命在宾馆招待施宜生,施宜生见随从人员不在身旁,便用隐语对张焘说:“今日北风甚劲!”意思是形势紧张,金的力量很强。然后又拿起桌上的笔轻轻地扣了几下,说:“笔来!”
施宜生回去后,这件事被金主知道了,就以泄露机密罪烹了施宜生。施宜生是怎么惹来这场杀身之祸的呢?
“笔来”、“必来”谐音,暗示金兵必来。
10.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
汉献帝年间,京都洛阳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据说,董卓覆灭的前一夜,有十几个孩子在郊外唱这首童谣。歌声随风飘进董卓帐中,董卓听得格外清楚,便问谋士李肃:“童谣主凶还是主吉?”李肃顺口答道:“是表示刘氏当灭,董氏当兴。”
其实,这首童谣是在诅咒董卓。你知道这首童谣是什么意思吗?
“千里”“草”合为“董”字,“十日卜”合如“卓”字,“不得生”则当死。意思是“董卓当死”。
11.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一
猜谜晚会快要结束了,那些悬挂着使人眼花缭乱的一条条谜语,都被人们一一猜中了,最后只剩下三张没有写字的白纸条。工作人员说:“这三张白纸条,是猜一句成语,看谁猜中!”人们立刻围过来,苦思苦想,可谁也答不上来。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一个走上去,伸手撕下这三张白纸条,转身到领奖处领奖品去了。工作人员笑着说:“他猜中了。”
请问这个人猜中的是哪一条成语?
谜底:三思(撕)而后行
12.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二
从前,有个人从小就好吃懒做,长大以后仍然恶习不改,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逛。后来,他把父亲的遗产都糟蹋得干干净净,连吃饭都没辙了。就这样,他还宁可饿着肚皮,也懒得去干活。有一天,他听人家说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这种树,用手一摇,那钱就哗哗往下掉。懒汉心想:我一定要找到摇钱树,找到它,这辈子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于是,他见人就打听:“摇钱树在哪儿?你们这儿长摇钱树吗?”人们被问得莫名其妙,都以为碰到神经病人了,谁也不搭理他。
就这样他问了九十九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但他还是不死心。
到了第一百天头上,他见到了一位精神饱满的老农夫在田里干活,就拱手问道:“老大爷,您知道哪儿有摇钱树吗?”老人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笑着对他说:“你要找的这摇钱树啊,到处都有。”懒汉一听,急忙说:“老大爷,您赶紧带我去找一棵。”老人家一摆手,说:“你先别着急,让我把摇钱树的样子告诉你,你自己就可以找到它了。你听着: “摇钱树,两枝杈,两枝杈,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柴米油盐全靠它。” 懒汉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向老人道谢。
从此以后,他按照老人的指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你们说,老人说的摇钱树是什么呢?懒汉后来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了?
谜底:老人说的“摇钱树”就是“双手”。
13.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三
唐伯虎的画很有名,人们愿意出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画。于是,他就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画廊。这一天,画廊里又挂出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了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可是谁要是猜错了,罚10两银子!”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并把画取下来,送给了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谜底:“伏”字。
14.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四
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到妹妹苏小妹家去作客。饭后,妹夫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苏轼看见书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
苏小妹听了,也进书房,问道:“什么东西如此之妙?”俯身看罢,也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妙极!”
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你能猜出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吗?
谜底:“鲜”字
15.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五
某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在县衙门口贴出了一副对联:
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可他上台没几天便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原形毕露。
于是有位才子在他的对联每句话后面添了两个小字,使原对联的思相反。
聪明的你,能猜出才子添的是哪些字吗?
谜底: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16.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六
这年春天,李白因想念朋友杜甫,就跋山涉水来到成都看他。这天,两人在花间小酌,酒过三巡,李白面对桌上的小菜,酒兴盎然,随即吟道:“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杜甫听后说:“李兄之作是一谜面,我也用同底谜面答之:两头尖尖像只棱,钻进泥里扎个窝,有人说它心眼少,有人说它心眼多。”
杜甫吟完,两人相视而笑。几天后,李白要走了,杜甫满屋瞅瞅,想找点礼物送给朋友,最后想了想,找出文房四宝,写道:左十八来右十一,十八十一在一起,左边给你柴火烧,右边给你粮食吃。杜甫写完,说:“这诗是一字谜,打一字,李兄若想我,就看看这首诗吧。”
这两个谜语的谜底究竟是什么?
谜底:前两个谜面的谜底是“藕”。后为杜甫的“杜”字。
17.故事谜及答案 篇十七
王冕是元朝的画家和诗人,十岁时替财主放牛,财主要他订个合同:一年内干得好,才发工钱。一年期满,财主出题:“从前有伙穷人挖到一块壁玉,都说是宝贝,他们砸碎壁玉,每人分到了一块,可是这个价值连城的壁玉却分文不值了,结果这伙穷人还是穷,这个故事谜,猜一个字。”谜底: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