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童故事>导航 > 最新信息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5篇)

2025-03-04 16:5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一

  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个十分贤惠懂事理的妇女。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然而过了一年,乐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问:“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乐羊子说:“我在外面待时间长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赶回来看望一下。”妻子听后,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织布机旁,说:“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再通过织布机织成,是一根丝一根丝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现在如果把这匹丝绸剪断,以前的劳动就会白费。你在外求学也要日积月累,要通过不断钻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会前功尽弃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随即又外出继续求学。七年之后乐羊子学成归来,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后来人们就用“半途而废”来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2.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二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非常的音乐家叫公明仪。公明仪极善弹琴,优美的琴声从他手下流出,听众便会如痴如醉。

  一年春天,公明仪带着琴去田野散步。春风柔和,送来青草阵阵芬芳,公明仪心旷神怡,不由得四处环顾。他发现远处有一头牛正在吃草,对他的到来不闻不问。他忽然有了奇思妙想。过去,他弹琴给人听,得到了不少赞誉,如果给这头牛弹上一曲,它也会听得进去吗?这样想着,他架好琴,拨动琴弦,便在田野里弹奏起来。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十分高雅,叫作《清角之操曲》。

  这样美妙的琴声,如果被人听见,肯定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然而田野中的这头牛,却依然低头吃草,时不时还甩动一下尾巴,根本不理会公明仪的个人音乐会,更谈不上领会曲子中的美妙意境了。

  公明仪尽心尽力,一曲奏完,看到眼前这头牛如此无动于衷,实在无奈。他想了想,又有了新主意。于是,他再次拨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的杂乱的声音,一会儿像苍蝇在嗡嗡乱飞,一会儿又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下子倒吸引了牛的注意,它居然停止了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认真地倾听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有人评价说话者在“对牛弹琴”,那么这话的重点就不是在说听话的人愚蠢或者外行,而是在讥讽说话者不看对象了。

3.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三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时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了饱学之士。

  今天先分享这三个关于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古人尚且能够如此,作为传承人的我们,是否也能够将这些美好的品质一直传承下去呢?希望看了这三个故事能够给您带去一些思考和想法,让您懂得勤学的重要性。

4.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四

  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他每天都很勤劳地在地里耕作,但收成总是勉强糊口。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时,突然一只兔子飞奔而来,撞在田边的树根上死了。他毫不费力地捡起了这只兔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而是整天守在树根旁,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然而,兔子再也没有来过,他的田地也荒芜了。

5.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五

  井底之蛙

  有一只青蛙住在一口浅井里,它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一天,一只东海来的大鳖路过,青蛙便向它夸耀自己的快乐。鳖告诉青蛙,海比井大得多,深得多,即使遇上十年九涝或八年七旱,海水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减。青蛙听了非常惊讶,它才知道自己的眼界是多么狭小。

6.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六

  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有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散步时,看到一只大雁飞得很低很慢。更赢说:“我能不用箭就把这只大雁射下来。”说着,他就拉弓搭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大雁果然应声落地。原来,这只大雁曾经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声就吓得心惊胆战,结果从天上掉了下来。

7.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七

  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淳于髡的人,口才很好。当时齐国的威王即位后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淳于髡便用隐语劝谏威王,说宫中有一只大鸟,既不飞也不叫。威王听后明白了淳于髡的意思,于是开始整顿朝政,励精图治。后来齐国变得强大起来,各国诸侯都感到震惊。

8.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八

  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9.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九

  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10.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

  无价之宝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11.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一

  朝三暮四

  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话,因此,他更加的疼爱这些能通人语的小动物,经常缩减家中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

  有一年,村子里闹了饥荒,狙公不得不缩减猴子的食粮,但他怕猴子们不高兴,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他说:“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果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猴子们听说他们的食粮减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

  狙公看了,马上就改口说:“这样好了,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够吃了吧!”猴子们听说早上己经从三颗变成了四颗,以为食粮已经增加了,都高兴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闹了。以后的人就从这则的寓言说,狙公所说的话,加以引申,凡是见到有人反复不定,刚才说过的话不算数;或是做事的时候常变更,刚决定的事情,不一会儿又改变了,我们就说他是“朝三暮四”。

12.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二

  大材小用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和爱国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权*的排挤,最终被罢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很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朋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十分叹息。

  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使用不当,浪费材料;后也用以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13.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三

  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呆,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14.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四

  东山再起

  在东晋的时候,有个人叫谢安,他才华出众,年轻的时候在朝做官,但不久谢安就向皇帝辞官回家了。

  谢安在东山下住了下来,他常常邀请名士到他家饮酒作诗,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前秦百万大军压境,国家随时被灭亡。为了国家,谢安出山当了宰相。他面对强敌从容镇定的指挥作战,淝水之战,以少数击败多数,大胜前秦苻坚,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他为此东山再起。

15.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篇十五

  差强人意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从此以后,吴汉帮刘秀打了许多次胜仗,立下不少功劳。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回,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它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儿童故事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