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一
眼中钉【释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由来】
后唐明宗时期,宋州节度使叫赵在礼,他是皇亲国戚,又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便无法无天,到处搜刮民财,欺压百姓。宋州的人民吃尽了苦头,对他恨之入骨。
赵在礼在宋州做了几年官之后,发现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于是上下打点去更富裕的地方做官。
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互相奔走相告:“赵在礼走了,真是咱们老百姓的福气,好像拔掉了眼中的一颗钉子”。
赵在礼听到这话可气坏了,于是竟又留了下来。他让宋州老百姓每人交一千大钱作为“拔钉费”,不让就押去官府做大牢。
老百姓们只能在心里怨恨这个“眼中钉”,但钱还是得交。
2.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二
鬼画符【释义】画符,指道士用来“驱鬼招神”或“治病延年”的图形或线条。
比喻虚伪的话或骗人的伎俩,也比喻胡乱做事。
【由来】
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游记》二二回:“莫说此全没用,也有三分鬼画符。明日须则设个计策儿去拿他。”
3.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三
阿堵物【释义】代指钱。
【由来】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古人把钱当成俗物而不愿直言。尤其是文人,自视清高,更不愿因提到“钱”字而沾上“铜臭味”。
古时有个叫王夷甫的人,从不提“钱”字,遇“钱”字便以“阿堵物”代称。(《世说新语》)
“阿堵”,意即“这个”,六朝口语,“阿堵物”,即“这个东西”,后用以婉称钱。
4.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四
半瓶醋【释义】指才华不多却又喜欢炫耀的人。
【由来】
元·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5.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五
附骥尾【释义】指依附他人而成名。骥,指千里马。
【由来】
汉代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说:“附骥尾则涉千里。”
苍蝇虻虫,它不用自己飞,只是趴在快马的尾巴上,就能抵达千里之外。
这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形容,就像我们说这个蚊子好厉害,扒着电梯就上了三十几层楼。
6.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六
佼佼者【释义】指美好、突出的人物。
【由来】
东汉末年,赤眉军首领樊崇得知光武帝刘秀不杀降将的消息后,就率领傀儡皇帝刘盆子和丞相徐宣等30万人前来投降。
刘秀宽待他们,赏给他们饭菜吃,并询问他们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归顺。
刘秀对徐宣说:“你算是铁中的钢,铮铮有声,与一般人比较,你还是较有才能的(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后来,就用“佼佼者”称赞才能出众的人。
7.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七
墙头草: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人。吝啬鬼:过分爱惜财物而不用的人。
和事佬:调停争端的人。
马后炮:事后才提出办法或意见的人。
书呆子: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8.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八
万金油: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不擅长的人。包打听:爱打听消息的人。
愣头青:莽撞冒失的人。
直肠子:性格直爽的人。
马*精:阿谀奉承的人。
9.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九
势利眼:待人势利的人。小心眼:气量狭小的人。
旱鸭子:不会游泳的人。
二百五:做事莽撞、傻气的人。
胆小鬼:胆量小的人。
10.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
败家子:挥霍家产的人。书生气:有读书人的气质和风度。
书虫子:喜欢读书的人。
书篓子:读过很多书的人。
领头羊: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11.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一
应声虫: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母老虎:凶悍的女人,这里可理解为像母老虎一样凶猛的动物形象。
夜猫子:喜欢熬夜的人或动物形象。
糊涂虫:不明事理的人,这里可理解为像糊涂虫一样迷糊的动物形象。
小馋猫:嘴馋的人或动物形象。
12.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二
狐狸精:善于迷惑人的女人,这里可理解为像狐狸精一样狡猾的动物形象。白眼狼:忘恩负义的人,这里可理解为像白眼狼一样无情的动物形象。
变色龙:善于变化的人或动物形象。
癞皮狗:耍赖皮的人或动物形象。
小绵羊:温顺的人或动物形象。
13.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三
伪君子:表面正派,实际上卑鄙无耻的人。老古董:思想守旧的人。
千里马:才能出众的人。
老黄牛:踏实肯干的人。
哈巴狗:谄媚逢迎的人。
14.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四
替罪羊:代人受过的人。纸老虎: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
地头蛇:在当地横行霸道的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人,前面人物类已有,此处可理解为像铁公鸡一样吝啬的动物形象。
笑面虎:可类比为表面和善,内心凶狠的动物形象。
15.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篇十五
落水狗:失势的坏人。中山狼:恩将仇报的人。
三脚猫:技艺不精的人。
老狐狸:狡猾的人或动物形象。
及时雨:来得非常及时的雨水,常比喻在关键时刻能解救危难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