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15篇

2025-02-21 14:3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清明,似一场温柔的洗礼,落在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落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间。它是二十四节气中诗意与深情的节点,既有着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的蓬勃朝气,又饱含着缅怀先人的无尽思念。®无忧考网精选了15篇手抄报内容,从古老的清明习俗,到感人至深的清明故事,再到意蕴悠长的诗词佳作。每一篇都承载着清明独特的文化内涵,带您深入探寻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感受它跨越时空的魅力。

1.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一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据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争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二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3.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三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四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5.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五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6.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六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七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8.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八

  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常见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于祭祀,到了现在,它也成为了清明节欢迎的美食。这一天吃青团,有生活甜蜜、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9.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九

  放风筝

  清明节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亲人生病,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10.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

  扫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

11.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一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这是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斗鸡活动从清明开始,一直持续到夏至。人们在斗鸡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鸡的勇猛,也体现了人们的竞技精神。

12.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二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秋千的历史悠久,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人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欢声笑语,为清明节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氛。

13.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三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关于插柳的来源,存在多种说法,如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为了驱鬼辟邪、为了纪念介子推等。插柳习俗既是对春天的庆祝,也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14.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四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後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与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15.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精选 篇十五

  拔河

  拔河是清明节的一项传统活动,起源于春秋后期,盛行于军中,后流传于民间。拔河比赛不仅展示了人们的力量,也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