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一
我就讲一下我家乡春节的习俗吧!我们那儿过春节都要杀整猪吃,还要扫尘和贴倒福。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齐吃团圆饭,有年糕、腊肠、鱼肉、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等等好吃的菜。饭后我们都要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然后换上新衣看春节晚会。我喜欢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因为小品和相声真的很搞笑。等春晚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里宣布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和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观众一齐倒计时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早就买好的鞭炮和烟花,和姐姐一齐去外面畅快一番了。看到满天的五彩的烟花火焰,我别提有多高兴呢!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太兴奋了,不能像家里其他人那样睡个大懒觉。我起床了就开始玩我自我的玩具或是看电视或是看看书,实在无聊,我就找点吃货去叫姐姐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给长辈拜年了。这个我喜欢了,因为能够拿到红包!里面包了多少钱都不重要了,拿到红包就开心,哈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一向要到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奶奶会在上午吃了饭就开始下卤锅,卤很多好吃的菜,猪头,腊肠,莲藕……香香的,那个美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一见奶奶开始卤菜,等不及菜卤好,我就开始跟在奶奶的身后要这个吃要那个吃,我就是个小吃货……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2.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二
在江西老家过年,是非常热闹有趣的。年三十夜,大人们除了贴对联,重要的就是准备年三十的各种美食,其中我爱看他们做的就是炸丸子和打糍粑,这两样都是我爱吃的,所以每次我都美滋滋地在旁边看着。炸丸子很简单,在江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炸丸子,丸子种类很多,有糯米丸子,红薯丸子,多的是炸肉丸子。年三十炸好一盆黄灿灿香喷喷的肉丸子,过年期间可以打火锅吃,也可以做红烧丸子。那圆圆的丸子,象征着一年中生活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更寄托着家人之间美好的愿望与祝福。
但是打糍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糯米需要提前两三天浸泡好,一直泡到手指轻轻一捏糯米粒就断了的程度。浸泡好的糯米放在火上蒸熟,等糯米的香味四溢,而且越来越浓时,就是蒸熟了。妈妈总是随手捏一个糯米饭团塞进我嘴里,我大口大口地嚼起来,那糯米饭团,米粒颗颗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般,瞬间激活了我的味蕾。
大人们将糯米饭倒进粑槽,开始打糍粑了。一人双手紧握粑锤,一人握着粑柄,两人拉锯似的,先将糯米捣碎,然后,握着粑锤开始打起糍粑来。打糍粑可是力气活儿,抡锤的人一边打一边喊着号子,我和旁边围观的孩子们也跟着附和着,好不热闹!咚咚咚,随着着粑锤声声,香香甜甜的糍粑也打好了。
香甜的糍粑,浓浓的年味,成为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3.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三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4.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四
家乡的年俗和很多地方一样,每年春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式特别丰富,有红有绿也有橙。春节这天,亲戚们互相走访,说一些客套话,街上的树上都挂着彩灯,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贴着新对联。如果幸运的话,春节这天会飘走雪花,孩子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大人们便开始放鞭炮,“霹雳啪啦”几声响后,便可以闻到一股火/药味。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收拾得漂漂亮亮的。有,我去表弟家拜年,谁知表弟太淘气了,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让人认为不好的象征,表弟非常害怕,脸痛苦地扭在一起,后还是姑姑解了围,就凭一句——“岁岁平安”就这样,缓解了气氛,这也算是小孩子的优待吧,这天,爸爸妈妈决不会吵孩子,怕冲破喜庆的气氛。
新年这天,我们也会一家人去看烟花,这烟花持续不断,仿佛各家各户都在争谁家的烟花美一样。看够了烟花,我们便去看灯,在认为好看的景点拍起照留作纪念,尽管小脸冻得通红,但却非常的高兴。
而且在今天,一结人也会自动组织一个组,在公园里尽情地歌唱,有时路人听到了,也会加入到她们其中。后,我们小孩子会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赚来的压岁钱就可随意使用。
有时春节这天,也有一家人出去挑个好看的景点为自己画像或者画全家福的。春节这天,其乐融融,这是我家乡的节日,也是中国的节日,有的国外也过春节,春节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啊!
5.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放爆竹和吃团圆饭。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不一样,藏族人跳神舞,北方人吃饺子,而南方人吃团圆饭。土家人吃团圆饭时要关着门,不让外人进来,半夜的时候才开始吃,一直吃到天亮,预示来年越来越旺。
而我们家乡的春节过得可有意义了。年三十爷爷写春联、写福字,爸爸忙着贴春联和福字,妈妈和奶奶忙着做米粿。许多人家还做米羹,说其它,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你们知道米羹怎么做的吗?让我来说说吧!把浸泡过一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浆,再加入干菜和肉类,后煮成一锅,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我能吃上好几碗。整个下午,大人们都忙着准备年夜饭。到了傍晚,放过鞭炮以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正月初一,我们早早的起了床,打开门放了新年的开门炮,随着鞭炮声的响起,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我们穿上了新衣服,早上吃上一碗长寿面,意味着来年的长寿,长命百岁。早饭后,我们再去祠堂祭拜“老爷”。我们拿着猪头、黄豆、大米等,给老爷祭供。在头一年,人们把猪养得肥肥的,这是对老爷的尊重。
正月初二,我们带上礼品去走亲戚、看望长辈。大人们聊聊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新的一年计划,说说小孩的学习成绩。小孩们可以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游戏和放火炮。
家乡的春节过得特别甜,不管出门在外的人有多远,每年都要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6.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六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少不了要吃粽子。会包粽子了,因为奶奶包的种子特别好吃,所以我们每年吃的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的。包粽子首先要准好包粽子的食材: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晚上泡好,再准备好包粽子用的粽叶和猪肉、泡好的绿豆等一些。食材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叠在一起,放上一层拌好酱油的糯米,再放一层绿豆和腌过的猪肉,后放上一层糯米盖上猪肉,就可以把粽叶包成一个长方形和或者是三角形的,再用包粽子用的绳子把它绑紧,就大功告成了,一家人围在一起跟着奶奶学包粽子,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被奶奶送进了高温蒸笼里,当粽子蒸到五分熟时,我在院子里都能闻到厨房飘出的粽香,芳香浓郁。这时,我就会跑到厨房里一个劲的问:奶奶粽子熟了没有?奶奶笑着说:你这个小馋,再等一会就可以了。我又跑去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奶奶就喊我吃粽子了。我赶忙连走带跑的进了厨房,拿上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那红红糯糯的粽肉,看着就馋,轻轻地咬上一口,细细的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插艾草也是一大特色。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窗户上面都会插上艾草,因为艾草可以杀菌驱蚊和消除病毒,起到辟邪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艾草在我们当地可是个好东西呢!可以用来做食物、做药材等等。
这就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你也来感受一下我家乡的习俗吧,我们欢迎你哦!
7.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七
过年喽!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都是特别的。在我们家,我们的大年初一,是在路上,山上,家里度过的。大年初一的前一晚,没错就是除夕夜,在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晚上睡觉是有讲究的,鼠年就要午夜一点才能睡觉。
第二天,初一早上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山上,所以我就早早地起来上山拜神仙了;我们准备满满一车的东西:鞭炮,百度的贡品,黄池,香和蜡烛。爸爸告诉我上了山必须要恭恭敬敬的,不能大吵大闹,玩火,准备去的鞭炮不能乱玩,哪里的房子是木头做的很容易会烧毁,烧了神仙的家园,神仙会来惩罚你的。爸爸说着转眼间就到了王母娘娘鱼玉皇大帝的灵位,两尊神像是菩萨的灵位还有哪咤三太子的'灵位。爸爸把香全点燃,分了三根给我,我跪在垫子上,拿着香拜了三拜心里想:“希望今年家里人身体健康,事业学业顺顺利利”拜完第一屋的神仙还有第二屋的女娲娘娘,端立在大厅正中央,我感觉女娲娘娘的眉间有一种不与世争的样子,很美丽。接下来就是很多人都想见到的神仙“财神爷爷”,他给我们带来金钱与好运,是人们都很喜欢的神仙。当然这座庙里还有:东海龙王,灶神,佛祖和太上老君等等。
有了这些习俗,自然会好奇为什么要去拜这么的神仙呢?因为,奶奶告诉我,只有四世同堂的家庭才能去,为的就是感谢这些神仙们!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好!
8.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八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除夕这一天是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9.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九
我美丽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我们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我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没到除夕之夜的时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过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10.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
我的家乡在晋江,这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过年也有我们自己的风俗。三十晚上,我们跟别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多了一个跳火堆而已。因为我们这边比较信佛,所以我们初一到初七是这样的……
初一凌晨,一家大小纷纷起床,先刷牙洗脸,换新衣,然后,在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香点烛,敬拜“天公”,燃放鞭炮。
初一早餐,大家都给吃面线,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信佛吧。亲友之间互相走访,拜年贺新年。客来人往,请甜、吃甜、饮甜,以示有个甜蜜的开头。初一的禁忌甚多,如:不能动刀切东西,不能扫地,不能打骂吵架,不能打破家中器皿……凡此种种均。寓有吉利绵长、聚财纳福、和睦美满、年余岁丰、喜庆如意等……意在新年伊始,取个吉兆,有个好的“彩头”。
初二是“女儿日”,嫁出的女儿常偕女婿、孩子回娘家省亲。初三经常是团体活动的日子。初四旧俗称“散正”,表示春节结束。初五就是工厂开工的日子了。
初七是“人日”,也称“众人生日”,一般各家各户都合家吃“七宝羹”即线面为主,另加猪肉、鱿鱼干、蚝、蒜等调品的线面饭。既祈求长寿,又表祝福。初九为天帝,俗称天公的诞辰,家家户户事前杀鸡、炊糕、炊甜粿,并备办“三牲”、“五果”、“六斋”、清茶、红酒等于当天凌晨,搭“天公桌”,点“天公灯”,行香跪拜。
这些就是我们这边过年的风俗了,可真多啊!
11.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一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尤为喜欢的节日,这天是月圆之夜,更是团聚之夜,在这天没有什么繁琐的过程,重要的是全家在一起,坐在门前,迎着小风,吃着月饼,赏着月亮。意境颇为优美,这天在外的游子们,除非万不得已的,无论多忙,看到已经有卖月饼的,定会买上一包再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来到亲人身边,团聚在一起,这便是其一——团聚。
家家都是如此,更让人欣喜的是天一黑,全家围坐在圆桌边吃着饭,唠着家常,祈求幸福、平安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刚吃哪够呀,还需要赏月,乡下的拿出小马扎,带着月饼来到门前,边吃边赏月。城里也就没那意境了,我与家人在阳台上,透过玻璃看月亮,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这话属实不错。
天上的圆月完美无瑕,闪着淡淡的光,似一枚雪球镶嵌在墨蓝的夜空上。旁边的群星被比得暗淡无光。月亮洒下无限的清辉,仿佛是巨大的天河,一泻千里,一股股美好的月光正直泻而下。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象着月亮上的事情。多想置身在朦胧的田园里,山影重重,萤光点点,让一条狗在我的身边,一盏孤灯伴我左右,赏着月圆。这便是其二——赏月。
赏月乐趣无限,但却也单调,伟大的古人还发明出了月饼。黄澄澄的外皮,香甜可口的馅,一并吃进嘴中,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这就是其三——吃月饼。
中秋节我国传统节日,其中的风俗更是让人喜爱,赏月,吃月饼,团聚,朴素简单的习俗,却丰富,美好。这是我喜爱的中秋节习俗。
12.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的家乡在运城,运城的晋糕,拌菜,甚至是笑话都是出了名的。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运城的旺火。旺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以前,人们用大块的煤炭垒成塔状来点旺火,而现在呢,我们运城有些地方换成了柏树枝。传说,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太上老君大怒,辱骂了孙悟空,孙悟空不服,一棒打碎了太上老君用的八卦炉,其碎片洒向人间,所落之后,燃起熊熊大火,玉皇大帝派托塔天王拯救人间,天王将他的宝物玲珑宝塔化作无数小塔飞落人间,将烈火及浓烟统统收回。人们为纪念此事,便在每年除夕或初一点起塔状烈火,即称旺火。
每年过年,我们回到家乡,爷爷早已准备好了柏树枝。除夕晚12点整,我们全家人都要围在柏树枝堆前,由爷爷来点。先点燃一张纸或其中一根柏树枝,将其塞入柏树枝堆中,尽量引燃柏树枝堆,然后来回翻动,挑动,将所有柏树枝都点燃,全部点燃后,所有人可围着旺火席地而坐,为新的一年中的自己祝愿,也可围着旺火放一圈鞭炮、烟花。跳动的火光在绚丽的烟花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显得格外美丽、明亮。这熊熊燃烧的旺火,寓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运气会一年旺盛。家业、事业会兴旺发达,福气东来!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民风民俗,如贴门神,挂灯笼等。知道了我家乡的民风民俗,你家乡的民风民俗又有哪些呢?快来说一说吧!
13.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三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去旧岁,迎来新年,这让我对自己家乡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那儿的风景特别美丽。走进去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等等。但我喜欢的还是家乡的扭秧歌了。
傍晚时,村委会广播里就会召集村里的男女老少到广场上扭秧歌。不一会儿工夫,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广场上,广场上顿时便成了人的海洋。这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些小贩们在人群周边支起了小摊床,准备买一些小孩子们喜欢的零食、烧烤、玩具,应有尽有。
听!那边的锣鼓敲起来了,人们也跳起来了。铿锵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多么和谐美丽的一幅图啊!队伍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看一边唠着家事,自在悠闲。唢呐不时变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跟着变换着……
现在,秧歌已经成了这个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为止,秧歌已经在方圆十几里的村子里出了名,还会有一些人千里迢迢来观看呢!啊!家乡的大秧歌,那就像陈年的美酒。
我爱我的家乡!当然,我更喜爱家乡的大秧歌!
14.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四
时间飞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在记忆的深处。回望前年的端午节,再看看此刻,任谁都会发出出于肺腑的话:“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离端午节还有那么两三天,奶奶家早就忙开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场,买齐了包粽子所要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一一洗净,一一摆放在奶奶家的门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还学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学了一点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那么摇一下,你就会看见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来。外强内干罢了!
噢!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不明白明年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一天天长大的我,有一天会不再期待这端午节把。可是我依然坚信,无论如何这会是我童年中一个完美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身处去家中,正想着该如何将这篇作文写下去。而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加油声…令我无法再静下心来!一年的划龙舟呵!要是从前的我,我想此刻早就已经跑出去了把。然而,此刻我正被这一堆堆的作业所牵绊着。无法控制自我想看的冲动,终还是探出了头。河边早已经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龙舟上,一个个壮年男子都在用着力,总期望自我的龙舟能赛过别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真不明白下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貌的呢感觉上有点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节!年复一年,然而欢乐是不是也要年复一年呢?
15.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篇十五
我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承载着悠长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鲜明、独特的节日风俗。而我喜欢的还要属春节了。每年春节,我们都要穿上新的衣服,姥姥也换上了大红毛衣,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姥姥一边帮我拿新衣服一边说:“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不是每人都有新衣服穿的,但也要有个新气象,于是就有了‘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的顺口溜。”
去年春节,我回姥姥家过年。到了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姥姥端出一盆和好的面,一大盆肉馅,一碗干面粉和一根擀面杖。“姥姥,这是要干什么呀”我问道。“包饺子呀。这可是我们北方的习俗呀。”姥姥笑呵呵地答道。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晚会,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了。姥姥揪面团儿,我来擀皮儿,爸爸妈妈包饺子,之后姥姥嫌我擀得慢,就让我也包饺子,她自我擀皮。我包的饺子简直是四不像,有的甚至露馅儿了呢,赢得大家哈哈大笑。姥姥趁着煮饺子的时候,给我讲了关于饺子的由来。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所以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吃它,象征着来年有好运气,平平安安的。
过了十几分钟后,姥姥把饺子端上来了。我吃着自我的劳动成果,觉得异常鲜美。吃完饺子,我就给长辈拜年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姥姥笑着给我个红包。欢笑声、祝愿声、鞭炮声响彻云霄。
春节施我喜欢的节日,真期望天天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