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一
英国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2.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二
达尔文小的时候,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妈妈生的。”“那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甚至忘记了危险。有,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突然一脚踩空,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头脑还在思考。3.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三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4.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四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 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 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 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5.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五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合适做电灯丝的材料,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发明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他们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六
【牛顿的故事】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陷入了进去:为什么苹果会落到了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终牛顿发现的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7.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七
钱学森,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的科学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令人瞩目。然而,他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在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他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科学研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祖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科学巨匠的世界,感受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8.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八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童年时期便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然而,正是这些苦难与挑战,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高中毕业后,他面临了家人的期望与自己的梦想之间的抉择。尽管父亲希望他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但他却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终,他选择了报考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并毕业后来到湖南农校任教。在那里,他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探索之旅。面对世界性的难题和外界的质疑,他坚信中国人能够成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观察,他终于找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并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突破。9.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九
钱三强,这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他荣获了“法国科学院”的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这一奖项充分肯定了他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钱三强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矢志报国的决心,他吃苦耐劳,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0.科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 篇十
孙家栋,这位杰出的航天科学家,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重要推动者。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的航天事业,用50多年的时间证明了矢志不渝的重要性。孙家栋院士为人正直,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航天工程实践,精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他曾坦言:“1967年国家决定发展人造卫星时,我们缺乏卫星领域的人才,我个人的条件也十分有限。然而,正是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搭建了舞台,成就了今天的自己。”